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点及对策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与石油相关的各项科研工作已经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石油类专业研究生的大量需要。与此同时,社会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各石油高校的综合性发展,进而研究生就业群体不断壮大,而在社会供求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石油高校研究生的就业路也越来越不平坦。进而对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已考势在必行。
  关键字:石油高校;就业;难点;对策
  
  日前,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石油类专业毕业生十分“火热”,而随着与石油相关的科研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对石油类专业研究生的需求也急剧上升,这使石油类专业研究生就业已不成问题。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给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少问题,即便是皇帝的女儿也忧虑满腹了。同样,作为紧俏专业的石油类专业研究生也同样面临诸如此类的问题,加之各石油高校的综合性发展,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早已提到了日程上来。因此,分析和探讨石油高校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和丞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国内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及难点
  
  1.1国内石油高校研究生培养结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综合性大学成为众多高校的发展目标,石油高校同样如此。在专业设置上石油高校以石油主干专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开设非石油类专业的通用专业。这在我国各大石油高校表现得已十分明显。以下是对我国几所石油高校近一两年研究生院系设置的统计表,从这些石油高校的院系设置来看,石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结构特点就显而易见了。
  


  1.2国内石油高校研究生人才相对过剩
  随着近年来石油工业的逐年走俏,石油类专业研究生也在逐年扩招,与此同时,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各石油高校的非石油类专业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在逐年完善,并使之向着综合性大学逐步迈进。这严重造成石油高校研究生的剧增现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石油高校研究生已经严重过剩了,但我们也亲眼目睹过,在校园招聘或是人才招聘市场上,研究生们为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你争我夺的激励竞争场面,这不禁使我们感到石油高校研究生人才的过剩。但是,就近几年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研究生依然处于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同样的岗位,用人单位更青睐招聘学历更高的人。因此,这种所谓的过剩是相对的[1]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社会对研究生的年需求量是很大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一般不存在难就业的问题。这也充分表明国家对石油高校主干及非主干专业的人才总需求仍属于上升趋势,石油高校研究生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1.3国内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合理
  从就业流向上看,研究生的地区流向很不平衡。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展开,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是研究生就业却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就业地区一直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域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2001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东就业者占42.47%,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研究生明显较少。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也存在这样的状况,但从总体来看还不是十分明显。
  石油高校基于自身的特点及与各石油公司形成的长期的依赖关系,使石油高校的大多数毕业研究生(无论是石油类专业、还是非石油专业的研究生)把目光投向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几大石油公司或与石油相关的行业和部门,而这几家石油公司的分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四川、重庆、山东、辽宁、新疆、河北、河南等省市,各石油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石油高校的研究生在就业时主要考虑单位的发展前景,及能够提供给个人的发展空间,而单位的所在地是否是大城市、沿海城市,当然也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合理。
  
  2 国内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点分析
  
  2.1外在因素——社会发展趋势所迫,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多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而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性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几大石油高校在此社会背景下,也积极地加入到了综合性发展的队伍中来。当然,在这样宏大目标的感召和影响下,石油高校的教育结构体系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学科、综合性发展成为各大石油高校的主流发展方向。经过仅仅几年或是十几年的建设,各大石油高校已经具备了现代化的多学科的教育结构体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石油高校教育结构体系的迅速发展无不令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更让我们对其培育出来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产生质疑。
  在就业时,研究生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就业发展机会,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以及社会、人文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较之中西部地区要多得多,并且大城市对人才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高校研究生就业趋向于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于石油高校的研究生来讲,他们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各大石油公司的分公司及相关行业和部门,这使得他们就业时首要考虑的是该石油分公司的发展状况、前景及能够提供给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在发展情况及前景相近的各石油分公司中,当然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及环境成为了必要的选择因素,而且也不乏只关注后者的研究生,故各地区石油分公司的发展状况、前景及城市发展状况成为影响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区域流向的重要因素。对西南石油大学2006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的地区流向情况进行的统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西南石油大学2006届毕业研究生中到中石油各分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1.3%,到中石化各分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5.4%,到中海油各分公司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6.2%,这些公司遍布全国各地,而大多数研究生选择了四川、重庆、山东、北京、广州、辽宁等较为发达的城市,而较偏远的地区如新疆、海南、云南等地区多数研究生望而却步。
  石油高校教育结构体系的迅速发展使得主干、非主干专业研究生数量同时急剧上升,尽管我国石油高校研究生人才相对过剩,但这对于研究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合理的就业现状来说,同样是雪上加霜。
  2.2内在因素——人才素质有待提高,就业观念有待改变
  人才是21世纪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而研究生作为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的高身价现象。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研究生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付出的更多,就业时要求较高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研究生提高身价的同时,我们不免会思考,这样的提高身价真的是“名副其实”吗?
  近年来,石油高校研究生数量大幅度的增加,给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从而影响了研究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这也就使得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开始令人担忧了。据社会上普遍反应,近年来研究生已经不再是稀有资源了,并且人们对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素质、技能也表现出不满的事实。同样,石油高校也存在这样严峻的社会现象。激烈的竞争中若没有真正的技术实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保证,就业只能是难上加难。
  社会发展中物欲横流的事实更加剧了研究生就业的难度。面对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广大研究生也难以把持物欲对自己的吸引。向着更好、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是所有研究生的共同心声,而这正是研究生就业时大多倾心于大企业,大城市的根本原因。石油高校的研究生也与其殊途同归,就业观念的狭隘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欠缺,是造成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需要正确的就业指导,各大石油高校尽管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介绍,但能够真正有效地对研究生进行就业观念指导及辅导少之又少。因此,就业指导的欠缺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狭隘,进而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
  
  3 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对策
  
  3.1思想教育到位,加强师生沟通
  重视心理辅导,帮助研究生调适、解决心理问题[2]。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客观环境,确保研究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石油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应当不断完善,以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辅导,党团组织、导师也应当通过讲座、座谈、个别交流等途径,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引导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化解心理矛盾,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
  3.2专业设置、培养合理,突出特色
  主干与非主干专业设置、培养突出石油特色。石油高校主干专业研究生在对独具特色的石油类专业进行研究的同时,加强科研力度,在石油科研方面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而非主干专业研究生,在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深入、完善过程中,注重本校的石油特色,拓展在石油方面的相关知识,以达到自身素质综合发展的目的,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3.3就业指导及时、有效
  加强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态度决定一切,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能够正确引导研究生适时的调整择业心态,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因而就业心理辅导是顺利开展就业工作的首要前提,应该有计划系统的开展,并且指导的视角要拓宽,要联系社会的现实引导学生的实时心态。同时,就业心理指导应与生涯发展辅导相结合[3]。
  长期以来石油高校研究生就业形势较好,进而石油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即使没有指导,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随着近年就业压力的增大,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就业指导也显得越加重要。研究生就业是研究生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关键环节,是研究生在经历了学习生涯后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必然阶段。石油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认真分析目前研究生就业的社会现状,深人探讨研究生就业的特点及存在困难,通过开展就业心理讲座和指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规划,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总之,研究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就业心理相对本科生也有着必然的差别,因此,研究生的全程就业指导也存在着群体的特殊性。石油高校的研究生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思考,开展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调整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缓解其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何理想.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N],高层次人才培养、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27(4)
  [2] 于淑华,王雪鹏. 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现状与对策分析[N],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06,4(54)
  [3] 张俊燕,刘晓杰. 研究生群体全程化就业指导特点解析与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作者通讯地址: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成都 61050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大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财政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大有可为。本文主要从财政视角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阐述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的意义,继而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在
期刊
摘 要:金融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再次分析了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沈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空间、金融服务基础和丰富的金融资源,但其金融中心地位尚未确立,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在部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不够充分
期刊
摘 要: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新型工业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市场驱动力,市场驱动力决定了产业规模和技术的持续研发。本文运用国际周期理论和技术金字塔模型说明:全球的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其基本规律是必然形成规模化的企业,许多情况下会形成产业集群,否则任何技术创新意义不大。因此,企业直接的技术创就能够适时地进行产业化。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新型工业化    1.1、技术创新的产业规模  中共
期刊
摘 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欺诈时寻求加倍赔偿的法律依据。适用该条规定时,正确理解其中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及“增加赔偿”等术语至关重要。“欺诈行为”应是主观上有过错。“消费者”应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概念。该条中关于增加赔偿”的规定用语含糊,应增加尊重当事人的约定的规定。  关键词:消费者;欺诈;加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
期刊
一、引言:大学生的学习与职业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它是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学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择业、就业的计划和打算。其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按照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许多价值信息得不到反映,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受到了不断挑战。基于此,本文从资本保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资本保全观念与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逻辑关系及现代企业资本保全观念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冲击。最后,针对财务报告体系重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资本保全;财务报告;价值增值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企业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也就是要定期进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转移支付作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虽然规模巨大,却在均等化方面收效甚微。本文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出发,研究我国转移支付在城乡间均等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提出通过转移支付结构的优化和提高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期刊
摘 要: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处税境的现行税法,按照税收国际惯例,在尊重、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针对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或内容,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1]税务筹划是纳税人节约成本、增加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税收至上和税收法定的原则下,税务筹划关系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纳税人始终处在不利的地位。如果纳税人把税务筹划单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企业文化的渊源、概念始作阐述,着力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的凝聚、先导、教化、整合和激励的作用,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突现“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根,更是企业奋进的动力之源,关乎企业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与发展,是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作用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丛林中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述了市场营销学的起源及理论观念,由此引起了企业经营思想的一次革命。借鉴其理念融会于当前医院经营管理现状,粗略总结出医院经营管理中存有的几点营销误区即:观念性误区、价格误区、吸引病人误区、处理病人投诉的误区。且论述了引起各类误区的原因,与此同时阐述了如何消除误区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医院;经营;管理;营销;误区;服务    市场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在总结了西方企业(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