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再次分析了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沈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空间、金融服务基础和丰富的金融资源,但其金融中心地位尚未确立,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在部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不够充分,这集中的表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沈阳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促成沈阳金融中心地位的建立,构建多层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沈阳;金融服务业 金融中心;中小企业 农村金融
现代金融是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贷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从事资源配置业务的综合体系。金融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沈阳经济的良好发展也就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因此,如何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沈阳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全面快速地发展就成了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 金融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金融服务业本身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增长的行业,其本身的发展本身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构建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根据英国经济学家Ross·Levine(Ross·Levine,1997)的研究[1],金融服务通过以下五种路径促进经济增长。(1)促进商品和劳务的交换;(2)优化资源配置;(3)动员储蓄,提高储蓄率;(4)促进风险的交易、规避和分散;(5)监督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其中,每一种路径都可以通过促进资本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如图)。
二、 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利因素
首先,沈阳金融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空间。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振兴东北、发展老工业基地”域经济发展政策。而沈阳作为“共和国的长子”,集中了东北地区的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是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成为东北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当之无愧得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因此,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定会以沈阳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东北大发展,此时,发展沈阳金融服务业促进沈阳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带动东北地区发展从而改变我国整体地区差距,符合我国经济的长远战略规划,因此可以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支持。其次,沈阳地区有着良好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沈阳在金融设施、机构数量、交易规模、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初具规模。在 1992 年成立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是我国除上海陆家嘴外唯一的金融商贸开发区,提供了发展金融服务业的良好的空间条件。并且,在入区的近 1400 家各类中外服务类企业中,金融机构达 30 多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在开发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一些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已在该区落户,如韩国韩亚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等。最后,沈阳地区有着丰富的金融资源,为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提供了资源准备。沈阳金融资源存量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在14个副省级城市中,沈阳市银行业的存款、贷款数额都排名第六;沈阳市货币回笼多年来一直比较快,这表明沈阳市经贸大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埠外资金流入沈阳渠道畅通;沈阳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票据中心,早在“八五”末期,沈阳就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票据清分系统,极大提高了票据清分能力,为扩大区域性票据交换业务打下了基础;沈阳的股票市场活跃,股民占比远高于东北三省其他城市,市内设有证券公司及兼营机构 37 家,证券交易部 82个,证券交易额位居东北地区前列[2]。
(二)沈阳金融服务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沈阳金融服务业有已经良好的条件,但仍然有不足之处。首先,沈阳作为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尚未确立。从东北地区看,沈阳及其周边的沈阳经济区已经是东北地区人流、物流、经贸往来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和通道,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东北经济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全国视角看,沈阳以南为广阔的祖国腹地,向北则是东北经济区,恰好位于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从世界经济的视角看,沈阳经济群处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东邻太平洋,是环太平洋经济区的重要结点,已经是东北亚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群,这说明沈阳完全可以成为在东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从而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随着沈阳地区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多,外资经济日益发展,这也客观上要求沈阳确立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加速发展相关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而沈阳现有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远未达到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准。其次,沈阳金融服务业体系不够完善,在部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不够充分,这集中的表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沈阳地区经济主体地位的是大型的装备制造的国有企业,这部分国有企业规模大、风险小、信誉高和易于监督,因此与国有银行系统合作密切且历史悠久,因此占有了沈阳市的大部分银行贷款,加之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且从可抵押资产少,贷款金额较小,缺乏有效担保和信用评级,风险大而达不到银行贷款要求,这客观上造成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的局面。我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期,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沈阳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构成沈阳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沈阳地区村金融服务业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相反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村保险、担保等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并未在农村建立;其次,沈阳市国有银行的农村信贷审批权和发放权的上收,并且基层网点减少,有逐步淡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趋势,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单一发放的局面,整体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再次,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社会信用失信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再次,随着农村邮政储蓄网点的不断延伸,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但由于其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造成农村资金流到城市,减少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
三、 发展沈阳金融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一) 抓住历史机遇促成沈阳金融中心的建设
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的大好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政策空间,依托沈阳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金融资源,利用沈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乃至东北亚经济区的特殊地位,力争把沈阳打造成东北亚的金融中心。这要求明确沈阳金融中心的定位,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在沈阳发展[3],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大力改善基础设施,降低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加强沈阳信息网络的建设的力度,为沈阳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完善沈阳的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维护体系,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信息库,健全失信惩罚和守信奖励机制,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适当的政府管制,为把沈阳打造成地区金融中心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 建立沈阳多层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首先,构建完善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做大做强现有的担保公司,引进各类资本,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完善沈阳市现有的国有担保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运作体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备金,用于冲抵代偿支出和弥补呆账、坏账损失;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拓展资金来源,积极争取亚行贷款、上级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等,加强自身资金实力;以财政资金加强引导和鼓励民间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性的担保机构,明晰产权,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减少担保风险。其次,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引导的民间资本进入,逐步放松对民营风险投资的限制,出台风险投资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并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最后,构建有效的直接融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帮助成长性好且科技含量高的股份制公司进入中小企业板市场融资,发展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市场,鼓励资本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三) 健全沈阳农村金融服务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深化农村信用改革,加强诚信宣传力度,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农户信用制度,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农村信用社资金的支农力度;其次,允许和鼓励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创新[4],重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结合起来,探索适合沈阳地区的任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按照民主管理、合作互助、社区化服务等原则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闲散资本广泛参与金融活动,支持和鼓励建立乡镇银行等小型银行并对其加强引导和管理;最后,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尝试允许建立县一级法人地位、以合作保险为主体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Ross Levin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35, No. 2 (Jun., 1997), pp. 688-726。
[2] 沈阳金融网:《我国东北振兴中的金融中心建设问题》,http://www.syjrw.com/info/jrzt/jrzxjs/2006/12/06121410485368179JH0I1896I0HA1.htm
[3]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辽宁日报》2005年8月20日。
[4] 宋锐:“农村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习论坛》2006年第10期第55页。
(作者通讯地址: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部 110016)
关键词: 沈阳;金融服务业 金融中心;中小企业 农村金融
现代金融是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贷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从事资源配置业务的综合体系。金融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沈阳经济的良好发展也就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因此,如何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沈阳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全面快速地发展就成了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 金融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金融服务业本身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增长的行业,其本身的发展本身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构建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根据英国经济学家Ross·Levine(Ross·Levine,1997)的研究[1],金融服务通过以下五种路径促进经济增长。(1)促进商品和劳务的交换;(2)优化资源配置;(3)动员储蓄,提高储蓄率;(4)促进风险的交易、规避和分散;(5)监督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其中,每一种路径都可以通过促进资本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如图)。
二、 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沈阳金融服务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利因素
首先,沈阳金融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空间。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振兴东北、发展老工业基地”域经济发展政策。而沈阳作为“共和国的长子”,集中了东北地区的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是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成为东北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当之无愧得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因此,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定会以沈阳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东北大发展,此时,发展沈阳金融服务业促进沈阳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带动东北地区发展从而改变我国整体地区差距,符合我国经济的长远战略规划,因此可以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支持。其次,沈阳地区有着良好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沈阳在金融设施、机构数量、交易规模、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初具规模。在 1992 年成立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是我国除上海陆家嘴外唯一的金融商贸开发区,提供了发展金融服务业的良好的空间条件。并且,在入区的近 1400 家各类中外服务类企业中,金融机构达 30 多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在开发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一些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已在该区落户,如韩国韩亚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等。最后,沈阳地区有着丰富的金融资源,为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提供了资源准备。沈阳金融资源存量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在14个副省级城市中,沈阳市银行业的存款、贷款数额都排名第六;沈阳市货币回笼多年来一直比较快,这表明沈阳市经贸大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埠外资金流入沈阳渠道畅通;沈阳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票据中心,早在“八五”末期,沈阳就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票据清分系统,极大提高了票据清分能力,为扩大区域性票据交换业务打下了基础;沈阳的股票市场活跃,股民占比远高于东北三省其他城市,市内设有证券公司及兼营机构 37 家,证券交易部 82个,证券交易额位居东北地区前列[2]。
(二)沈阳金融服务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沈阳金融服务业有已经良好的条件,但仍然有不足之处。首先,沈阳作为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尚未确立。从东北地区看,沈阳及其周边的沈阳经济区已经是东北地区人流、物流、经贸往来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和通道,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东北经济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全国视角看,沈阳以南为广阔的祖国腹地,向北则是东北经济区,恰好位于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从世界经济的视角看,沈阳经济群处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东邻太平洋,是环太平洋经济区的重要结点,已经是东北亚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群,这说明沈阳完全可以成为在东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从而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随着沈阳地区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多,外资经济日益发展,这也客观上要求沈阳确立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加速发展相关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而沈阳现有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远未达到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准。其次,沈阳金融服务业体系不够完善,在部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不够充分,这集中的表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沈阳地区经济主体地位的是大型的装备制造的国有企业,这部分国有企业规模大、风险小、信誉高和易于监督,因此与国有银行系统合作密切且历史悠久,因此占有了沈阳市的大部分银行贷款,加之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且从可抵押资产少,贷款金额较小,缺乏有效担保和信用评级,风险大而达不到银行贷款要求,这客观上造成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的局面。我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期,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沈阳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构成沈阳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沈阳地区村金融服务业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相反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村保险、担保等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并未在农村建立;其次,沈阳市国有银行的农村信贷审批权和发放权的上收,并且基层网点减少,有逐步淡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趋势,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单一发放的局面,整体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再次,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社会信用失信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再次,随着农村邮政储蓄网点的不断延伸,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但由于其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造成农村资金流到城市,减少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
三、 发展沈阳金融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一) 抓住历史机遇促成沈阳金融中心的建设
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的大好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政策空间,依托沈阳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金融资源,利用沈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乃至东北亚经济区的特殊地位,力争把沈阳打造成东北亚的金融中心。这要求明确沈阳金融中心的定位,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在沈阳发展[3],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大力改善基础设施,降低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加强沈阳信息网络的建设的力度,为沈阳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完善沈阳的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维护体系,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信息库,健全失信惩罚和守信奖励机制,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适当的政府管制,为把沈阳打造成地区金融中心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 建立沈阳多层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首先,构建完善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做大做强现有的担保公司,引进各类资本,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完善沈阳市现有的国有担保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运作体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备金,用于冲抵代偿支出和弥补呆账、坏账损失;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拓展资金来源,积极争取亚行贷款、上级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等,加强自身资金实力;以财政资金加强引导和鼓励民间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性的担保机构,明晰产权,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减少担保风险。其次,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引导的民间资本进入,逐步放松对民营风险投资的限制,出台风险投资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并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最后,构建有效的直接融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帮助成长性好且科技含量高的股份制公司进入中小企业板市场融资,发展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市场,鼓励资本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三) 健全沈阳农村金融服务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深化农村信用改革,加强诚信宣传力度,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农户信用制度,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农村信用社资金的支农力度;其次,允许和鼓励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创新[4],重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结合起来,探索适合沈阳地区的任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按照民主管理、合作互助、社区化服务等原则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闲散资本广泛参与金融活动,支持和鼓励建立乡镇银行等小型银行并对其加强引导和管理;最后,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尝试允许建立县一级法人地位、以合作保险为主体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Ross Levin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35, No. 2 (Jun., 1997), pp. 688-726。
[2] 沈阳金融网:《我国东北振兴中的金融中心建设问题》,http://www.syjrw.com/info/jrzt/jrzxjs/2006/12/06121410485368179JH0I1896I0HA1.htm
[3]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辽宁日报》2005年8月20日。
[4] 宋锐:“农村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习论坛》2006年第10期第55页。
(作者通讯地址: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部 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