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译学通论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全红教授的《钱锺书译论译艺研究》今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一向关注“钱学”,第一时间阅读此书,认为它是钱学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对钱氏译论和译艺的论述,全面、通达而且精彩。杨著的正文分为十章,另有序言、前言、附录三篇、参考书目、后记,共二百七十八页。本书对钱锺书散见其著作各处的翻译言论加以辑录、分析、评论;对钱氏实际翻译显示的功力、其精到处,加以述评。钱学是当代一门显学,研究成果甚为丰富。杨全红搜集、征引各家之言,一如《文心雕龙》所要求的“弥纶群言”,然后慎思明辨,斟酌损益,持论中肯。本书对钱锺书的“译学”宏观细察,内容可谓备矣。以下是阅读杨著的几则札记。

“我希望她该是个漂亮的女人”


  美国一位女学者翻译钱锺书的著名小说《围城》,译本尚未得睹,钱老先表示希望译者“该是个漂亮的女人”。钱翁何“好色”乃尔?原来这是钱氏幽默语。翻译难以又美好又信实,就像女人的漂亮和贞节,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得兼。“漂亮的女人”来自浪漫法国的语言belle infidele。另有一位美国教授花大力气翻译钱老的《管锥编》,译者先征求作者同意让其翻译,钱老答允了,却附带条件:“翻译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来问我。”钱锺书的“君子协定”有点不近人情;原作者健在,理应有叩即鸣才对,钱锺书不是个“钟”吗?
  钱锺书之有此“君子协定”,杨教授解说道:原因可能很多,“不大相信《管锥编》可以忠实地译作他国语言很可能是其中之一”。译事维艰,钱老毕竟还是帮了忙。艾朗诺(Ronald Egan)所译的《管锥编》选段,英文书名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就是钱老亲自订定的。我一直向“钱”看,读杨氏书,才知道自己以前看得很不够。
  钱锺书对中外翻译的种种理论和实践,常有褒贬。博学且精通多国语言的钱氏,曾应某单位邀请,审阅其好友傅雷的巴尔扎克小说译稿。后来,傅雷看到钱氏的审阅报告,“难以接受”一些评语,对钱说了些“气愤的话”,向钱“开火”,二人纠纷遂起。杨著还告诉我们,后来钱与傅又有龃龉,钱责备,傅生气,二人“沉默了一段时间”;不过,二人“毕竟友情不薄”,相轻之后又相亲起来,恢复了互通书信。

佛典“贪多好大”·巴别高塔“烂尾”


  钱夫子认为翻译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历程,从出发到到达异常艰辛,对此杨著所述备矣。钱氏通晓多种语言,论及翻译时,对相关的外国语言及其典籍,常有议论。我早年在香港读书,是基督教办的中学,经常要读《圣经》;“旧约”和“新约”用薄薄的“圣经纸”印刷,字体细细的,整本却是厚厚的近二千页。这本神圣的经典,内容可以精约一些吗?后来知道又看到佛教的《大藏经》,充盈着整座藏经楼;哎呀,和尚怎么念得完?学者怎样研得了?“在钱锺书看来,梵文典籍有这么一个毛病,即‘贪多好大’。也就是说,佛经用语枝蔓,叮咛反复,不厌其烦”。杨著还告诉我们:宋代的欧阳修曾批评之,说“其数十万言,谓可数言而尽”;对此,钱锺书认为不应一语抹杀佛经,但欧阳修之言并非“不根无故”。
  擅翻译者必须先攀登语言的高塔——巴别塔。巴别塔译自the Tower of Babel,我认为这是个音义俱佳的妙译:嘴巴有别,即用某一种语言的人,讲的话,操另一种语言的人听不懂。《圣经》记载:人類自负,建造通天高塔以显示自我的巨大能量;上帝闻讯变乱建塔人的语言,导致彼此不能沟通而建塔不成。1945年某日钱锺书在上海的美军俱乐部演讲,先虚构一则故事“讨好”听众:“人类想建筑一个吻云刺天的高塔,而上帝呢,他不愿意贵国纽约的摩天楼给那些蛮子抢先造了,所以诅咒人类彼此扞格不通,无法合作。”钱锺书向来不轻易“抛头露面”到处演讲,如破例,则入正题前必然先有个幽默有趣的“得胜头回”。这是个例子。
  巴别塔的故事,有值得深究之处:在人类语言被变乱之前,那时的“原初语言”是什么呢?十七世纪末一个英国人发表论文《试论中华帝国语言为原初语言之可能性》,他认为这是可能的,其理由之一是中国人从未参与修建巴别塔,其语言不曾受到上帝的诅咒而混乱。杨著引述了故事和理论,再录下钱锺书对此的意见:他对此不尽同意,因为“中文里并没有亚当跟夏娃在天堂里所讲自己话的记录”。

钱锺书形音兼顾的曼妙翻译


  钱锺书通多种外文,究竟通多少种呢?杨全红“翻旧账”,直接翻,间接翻,结果查到:1984年钱锺书参加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在登记表中“懂何种外语”一栏是这样填写的:“略通英、法、德、意语。”“略通”云云,自然是奉“满招损,谦受益”为座右铭的钱锺书式词汇。2009年,我在台湾参加“钱锺书教授百岁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罗马大学一位意国女博士生,探索钱学有得:她把《管锥编》的意大利文献引文逐一抽出来,核对文献原文,发现全部没有引录错误;各引文的钱锺书汉语翻译,也一一信达,结论是钱锺书的意大利语真了得。英语自然是钱锺书最了得的外语,此外法、德二语,经过多人“认证”,也是了得的。至于真正“略通”的,大概还有西班牙语和拉丁文。
  杨著指出“就汉英翻译而言,钱锺书参与最多当是《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定稿工作”。在参与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经典”译例:有人向钱锺书请教“吃一堑,长一智”这习语该如何翻译,他一听马上翻译为“A fall in the pit,and a gain in your wit”(另一个版本则作“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这个翻译好不好?经过类似今天的“人肉搜索”和“群组参议”,杨著总结出:这一翻译“好评从来不乏”,代表性的好评有许渊冲的“译文……不但有对仗,还押了韵,不但有形美,还有音美,使散文有诗意了,真是妙译”。
  从事翻译,钱锺书谦逊又笑谑地自贴标签:是个“庸俗的实用主义者”。钱老谦称其庸俗,我等则力道其优雅。杨著引述了钱锺书好几则西方古今名言的翻译,如:“有闻必录,吾事也;有闻必信,非吾事也。斯言也,蔽吾全书可也。”“独不见蜜蜂乎,无花不采,吮英咀华,博雅之士亦然,滋味遍尝,取精而用宏。”“凡不知人名地名声音之谐美者,不足为文。”
  首二则我们读来觉得好像是钱锺书自道其治学信条;第三则是他文学须有“行文之美立言之妙”论的补充说明。上面的译例,都见于用文言写成的《管锥编》。正如郑延国所说,钱锺书所引外文,这些“他山之石,钱氏自然亦以最经济曼妙的文言译出。可谓融中外于一体,会众芳于笔端”。

钱的著名“化境”·杨的精彩畅论


  郑延国用了“融”字,正好贯通到钱锺书翻译理论的“化境”说。钱锺书的《林纾的翻译》一文写道:“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化境’。”
  “化境”说成为钱锺书翻译理论的核心,由此引生出来的理论有如:读了译作,可能会引起学习外文的兴趣(即“媒”论);读了译作,可能会产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即“诱”论);译事维艰,或者译者主观意识强,自作增删改动,一比照原文,就发现译文“失真和走样”(即“讹”论)。“化境”说赢得中华各地翻译学者的高度重视,为之阐释笺注者众。载述此说的《林纾的翻译》成为译学经典,香港的张佩瑶推崇它为“传统译论中最精彩的一篇”。杨著就用了近五十页的篇幅,细细诠释“化境”这经典学说;其论述我可用《文心雕龙》的“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用形容。
  杨著由其博士论文修订而成。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博论;再经过多年增益、“打磨”,才竟全功而有本书。借用上面所引钱译名言,杨全红这只“蜜蜂”,采集相关钱学或非钱学资料,可说“无花不采,吮英咀华”,“取精而用宏”,他真是个“博雅之士”。上面另一名言“有闻必录……”条,也天造地设般适合用来形容他。杨教授推崇钱锺书的翻译理论和翻译表现,却也没有把钱氏神圣化;他有时不能苟同钱论,还表示过“部分学人在评价钱锺书译论时似有主观拔高之嫌”。
  读其书,除了翻译之学,我还获得其他不少钱学的知识,包括上面所引那些“花边”轶闻。杨著是严肃的学术著述(本文对其学术性理论性特强的部分,评介时都点到即止),行文却绝无枯燥艰涩之弊,而有流丽之美。文笔漂亮,内容则具学术的信实,法文belle infidele,因此不能用来比喻本书。钱锺书认为读译本,可能“引诱”读者去读原著;我写本文,希望起到“引诱”读者阅读杨著的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对于兰溪乡贤、清代戏剧大师李渔情有独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李渔情结。  浙东兰溪以才子多而闻名于世。兰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唐有舒元舆、贯休,宋有范浚、金履祥,元有柳贯、吴师道,明有胡应麟、章懋,清有李渔,现代则有曹聚仁,当代则有柳村、方增先等,举不胜举,不一而足。  但就才情而论,李渔堪称天下“第一才子”,后起之秀的曹聚仁,亦算当代绝世才子,其才情与著作堪与李渔比肩!曹聚仁著
一  1986年,我妹妹王红舒(小说《杨沫初恋》的作者,中国作协会员)在香河县政协工作,负责文史资料编辑,知道作家杨沫曾在当地当过教师,于是到北京采访了她,两次深情的谈话足有十几个小时,红舒非常认真地做记录,并且录了十几盘录音带。  后来,红舒又两次访问张中行,张中行没有杨沫热情,但诚恳、平易,毫无架子并透露出深深的思乡情绪。其时,张先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审,我当时在县政府工作,县长侯国强是大学
郭沫若激赞“红薯之父”  豫剧《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唱词:“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实际上,这出戏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事,比红薯引入中国的年代早了至少好几十年,辞官者即使回家也是卖不成红薯的。要知道,如果没有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可能谁也卖不成红薯——中国文联原主席郭沫若先生对此就深有感触。  郭先生曾有一首《满江红》的大作,就是“为红苕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年而作
读小说《红高粱家族》,人们知道了曹梦九。但是,有些人会以为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而忽略他。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去年10月,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其中个性鲜明的县长朱豪三让观众爱恨交加,随即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物。事实上,朱豪三的人物原型就是民国时期高密县县长曹梦九。  据民国版《高密县志》记载,曹梦九是“河北天津”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高密县县长,到1937年
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制度的层次和结构也逐渐更为多元和复杂:“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联结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正如诺思所言,“制度变迁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原有的制度已经无法应对波谲云诡的时局,于是只能走上“新陈代谢”之路。晚清幕府制度就
“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去后方。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走他乡……”  上世纪前五十年,教会大学在中国蹈过三次战火:一次是北伐战争;一次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次是以国民党败北而终结的解放战争,终于从弦歌不辍的战乱烽火,走到骊歌永别的落日薄暮。  1927年北伐战争,引发济南教案,民族主义浪潮排山倒海,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颁
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席间一位马姓同学聊起一件往事,说来颇为有趣。小的时候,因在一个学习小组的缘故,他常到一位张姓同学家里去做作业。有一回张同学的哥哥在家,马同学发现对方津津有味地在读一本厚厚的硬皮书,过会儿趁其不在悄悄拿起一看,书名叫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内容自己则全然不懂,顿时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那时候我们是小学二、三年级,平时看的还是《我们爱科学》、《故事会》一类的居多,地地道道的儿童
在近代中国新闻业中,曾涌现无数风流人物。有的至今为公众和从业者知悉和纪念,如梁启超、黄远生、邵飘萍、史量才、张季鸾、邹韬奋、范长江,也有的虽在当时极为耀眼,在后世却少为人知,“为《申报》办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大报作出卓越贡献”的张竹平便是其一。  在近代中国,许多报纸名噪一时,却最终成就有限。它们最终或沦为某一政治势力的附庸,或遭遇灾祸后无力恢复,或自行消亡,资本不厚、经营不力是很重要的原因。1912
“衡岳崔巍灵钟秀,三湘七泽多英雄。”在民族危亡、革故鼎新的近现代,湖湘子弟中既有救亡图存、气冲霄汉的铁血英雄,也有则天而行、赓续文脉的南州冠冕。写下这句诗的谭云山及其哲嗣谭中,便是后一种湘贤翘楚。  “研究中印学术,沟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联合中印民族,创造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大同。”这是1933年谭云山为“中印学会”写下的宗旨,后来成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宗旨,也是湖南茶陵人谭云山与谭中父子
人和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缘分:火车和飞机上的邻座是旅缘,偶尔一遇千杯少的是酒缘,滚滚红尘中的一个回眸成就了情缘,一次古道热肠的相助结了善缘。我认识夏炜君,是茶缘。  2005年秋天,我由兰州去厦门参加一个期刊界的活动。飞机上翻阅《厦门晚报》,副刊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由昆仑出版社出版的七十三万字的长篇小说《铁观音》召开发布研讨会。作者夏炜是出生在兰州、定居厦门的作家。国人有很强的乡土情结,于是生出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