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乐府、歌行及绝句,后世尊称其“诗仙”。他性格奔放,游遍祖国大江南北,诗歌多描写山水,抒发内心情感。李白不仅是中国著名诗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唐代,他的诗便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到了18世纪中期,由法国人钱德明带入西方。同时,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将李白的诗编译成英文,自此开启了李白诗歌英译历史。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始于1991年,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李白诗歌文化英译历史、策略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系统总结李白诗歌英译现状。
一、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一)国外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18世纪中期,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首次将李白的诗歌翻译成英语,开创了李白诗歌英译的先河。接着, 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对李白的诗歌做了具有很高价值的研究和英译。19世纪初,很多英国诗人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其中P.K.道格拉斯影响力最大,他不仅关注诗歌语言特征英译,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吟诵,他还提供李白诗歌汉语拼音版。20世纪前,西方作者对李白诗歌英译数量少,所译诗歌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体裁。从20世纪开始,国外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开始盛行,许多译者开始从自由体和律诗两方面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英译。其中,小畑薰良、宾纳、洛威尔、庞德、韦利和艾思柯等主张将李白诗歌译成自由体诗歌。他们认为自由体不拘泥于外在韵律和音节,白话译作更能在英译形式中体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读者接受和理解。公开出版含有李白诗歌自由体英译作品的著作有《中国古诗选一百七十首》《玉山:中国诗集》《李白诗集》等。以律诗形式英译李白诗歌的代表译作家有 H.A.翟理斯和W.J.B.弗莱彻,其收录李白诗歌律诗体英译作品代表作有 《中国文学选珍》《中国文学史》《英译唐诗选》等。20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主导李白诗歌英译。美国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一般是中美两国译作者携手合作,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优于英国。代表作有刘师舜的《中国古诗一百零一首》、阿瑟·库珀的《李白和杜甫》、柳无忌和罗郁证的《葵晔集:中国诗歌三千年》等。
(二)国内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较晚,始于1991年裘克安《送友人》的英译研究。自1991年以来,李白诗歌英译在国内走过了滥觞阶段(1991-1995)、起步阶段(1996-2000)、发展阶段(2001-2005)和繁荣阶段(2006-2012)。起初,大多数译者只是针对李白的某一首诗展开英译和研究,例如《静夜思》《长干行》《送友人》《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不成完整著作,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后期逐渐出现了李白诗歌英译大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大教授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选》、徐忠杰的《唐诗二百首》等。
二、李白诗歌英译策略
(一)从不同文化语境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诗歌独具浪漫主义风格,文化语境和文化底蕴丰富,国内很多译者会从历史、地理、社会三个主要文化语境入手英译李白诗歌。例如,英译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许渊冲老先生翻译为“the two pioneers”,而不是直译蚕王和鱼老鸹,遵从了李白诗歌的历史文化语境。其对李白诗歌中长安翻译是“the capital”,不是简单地使用汉语拼音,也是考虑了诗歌中的地理文化。同样,在对《子夜吴歌》中“捣衣”的英译,老先生采用的是“beating the clothes”,而不是“washing the clothes”,也充分体现了对原诗历史文化语境的尊重。
(二)从功能对等角度进行翻译
对李白诗歌英译,译者既要表达诗歌意境,也要注意诗歌体裁对等,做到字词和句子结构对等及文化层面意象及修辞手法对等。字词对等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叠词的翻译,如“萧萧班马鸣”中“萧萧”就使用了“adieu”, 用“adieu”来表示友人的离别。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以“众鸟”对“孤云”、“飞”对“去”、“高尽”对“独闲”写出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许老先生用“all birds”对“lonely cloud”、“have flown”對“drifts”、“away”对“on”、“so high”对“so free”。这句话英译为:“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so high;lonely cloud drifts on,so free.”既完美表达诗意,又体现句子结构对等。为了渲染气氛,营造写作意境,寓情于景,李白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意境。英语理性,看重事物内部特征和事情发生先后,有规范的时态和语态。汉语感性而含蓄,喜欢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各种形容词、副词千差万别。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白诗歌,做到文化对等,中国译作者往往会把诗歌中的静态事物动态化、虚拟事物具体化。例如,许老先生对《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翻译是“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让虚拟的九天变成了具体的“the blue sky”。这样即使不了解中国文化,也能很容易理解诗歌意境。
(三)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崇尚自由,诗歌也不受体裁和章法的束缚,往往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形体和功能各异的句式,因而译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为了全面表达诗歌意思和诗人情感,也会采取灵活的局部顺译和句式替代。如许老先生译《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时就采用了局部顺译法。这句诗很长,诗人用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对比,暗指功业无成而岁月蹉跎,既弃我去,又不可留;既乱我心,又多烦忧,生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怒,心烦意乱,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如果按照原诗把此句译成含有多个从句的英语长句,则很难表达诗人的情感,老先生的翻译是“What left me yesterday can be related no more.What trouble me today is the times I deplore.”用局部顺译,排比的两句话,既简单易懂,又利于西方读者理解诗歌意思,同时完美阐释了诗人的情感。 三、李白诗歌英译存在的问题
(一)李白诗歌英译只着眼于诗歌语言层面翻译,意义缺失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无处不在,译者在选词造句时有多种选择,这就可能造成有的译者只关注到诗歌语言层面的翻译,意义缺失。例如,李白诗歌《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对“捣衣”的翻译就有“pounding the clothes”“washing the clothes”“clubbing their laundry”“beating the clothes”等多种翻译方式。我们都知道,捣衣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妇女们在秋夜时,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使其柔软熨贴,利于裁制。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被称为“寒砧”,一般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由此可见,许老先生的翻译“beating the clothes”才是诗歌意义最恰当的表述。
(二)李白诗歌英译缺乏深入的文化研究,文化传递缺失
李白诗歌的英译必须在译文中塑造诗歌、诗人和汉语言的文化形象,这是中国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译注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句时,许老先生的译文是“Since the two pioneers, put the kingdom in order”,传达了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中国文化,并没有简单从字面意思来译注。同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先生的译注虽然是“Above stand peaks too high for dragons to pass o’er”,但注释了六龙回日的中国神话故事,翻译同时不忘塑造中国文化,这才是李白诗歌英译之根本目的。
(三)李白诗歌英译着重表现诗歌表面意思,忽略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
李白擅长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寄情于山水,有些譯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过于追求句式正确,意思完整,从而忽略了诗歌意境。例如《秋风词》,这首诗用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悲凉氛围,后两句表达诗人心中的孤独悲伤。有的译文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译注是“We long to meet,when can we; this time,this night,hard to bear.”这种平铺直叙的英译,根本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意境美和诗人的忧伤无奈。
总之,李白诗歌是中国古诗词中璀璨的明珠,我们有义务下大功夫去研究、译注,并积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诗词,爱上中国文化。
项目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江油李白文化翻译与传播(项目编号:LB20-B16);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绵阳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SHYB6)。
一、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一)国外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18世纪中期,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首次将李白的诗歌翻译成英语,开创了李白诗歌英译的先河。接着, 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对李白的诗歌做了具有很高价值的研究和英译。19世纪初,很多英国诗人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其中P.K.道格拉斯影响力最大,他不仅关注诗歌语言特征英译,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吟诵,他还提供李白诗歌汉语拼音版。20世纪前,西方作者对李白诗歌英译数量少,所译诗歌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体裁。从20世纪开始,国外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开始盛行,许多译者开始从自由体和律诗两方面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英译。其中,小畑薰良、宾纳、洛威尔、庞德、韦利和艾思柯等主张将李白诗歌译成自由体诗歌。他们认为自由体不拘泥于外在韵律和音节,白话译作更能在英译形式中体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读者接受和理解。公开出版含有李白诗歌自由体英译作品的著作有《中国古诗选一百七十首》《玉山:中国诗集》《李白诗集》等。以律诗形式英译李白诗歌的代表译作家有 H.A.翟理斯和W.J.B.弗莱彻,其收录李白诗歌律诗体英译作品代表作有 《中国文学选珍》《中国文学史》《英译唐诗选》等。20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主导李白诗歌英译。美国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一般是中美两国译作者携手合作,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优于英国。代表作有刘师舜的《中国古诗一百零一首》、阿瑟·库珀的《李白和杜甫》、柳无忌和罗郁证的《葵晔集:中国诗歌三千年》等。
(二)国内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较晚,始于1991年裘克安《送友人》的英译研究。自1991年以来,李白诗歌英译在国内走过了滥觞阶段(1991-1995)、起步阶段(1996-2000)、发展阶段(2001-2005)和繁荣阶段(2006-2012)。起初,大多数译者只是针对李白的某一首诗展开英译和研究,例如《静夜思》《长干行》《送友人》《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不成完整著作,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后期逐渐出现了李白诗歌英译大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大教授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选》、徐忠杰的《唐诗二百首》等。
二、李白诗歌英译策略
(一)从不同文化语境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诗歌独具浪漫主义风格,文化语境和文化底蕴丰富,国内很多译者会从历史、地理、社会三个主要文化语境入手英译李白诗歌。例如,英译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许渊冲老先生翻译为“the two pioneers”,而不是直译蚕王和鱼老鸹,遵从了李白诗歌的历史文化语境。其对李白诗歌中长安翻译是“the capital”,不是简单地使用汉语拼音,也是考虑了诗歌中的地理文化。同样,在对《子夜吴歌》中“捣衣”的英译,老先生采用的是“beating the clothes”,而不是“washing the clothes”,也充分体现了对原诗历史文化语境的尊重。
(二)从功能对等角度进行翻译
对李白诗歌英译,译者既要表达诗歌意境,也要注意诗歌体裁对等,做到字词和句子结构对等及文化层面意象及修辞手法对等。字词对等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叠词的翻译,如“萧萧班马鸣”中“萧萧”就使用了“adieu”, 用“adieu”来表示友人的离别。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以“众鸟”对“孤云”、“飞”对“去”、“高尽”对“独闲”写出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许老先生用“all birds”对“lonely cloud”、“have flown”對“drifts”、“away”对“on”、“so high”对“so free”。这句话英译为:“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so high;lonely cloud drifts on,so free.”既完美表达诗意,又体现句子结构对等。为了渲染气氛,营造写作意境,寓情于景,李白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意境。英语理性,看重事物内部特征和事情发生先后,有规范的时态和语态。汉语感性而含蓄,喜欢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各种形容词、副词千差万别。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白诗歌,做到文化对等,中国译作者往往会把诗歌中的静态事物动态化、虚拟事物具体化。例如,许老先生对《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翻译是“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让虚拟的九天变成了具体的“the blue sky”。这样即使不了解中国文化,也能很容易理解诗歌意境。
(三)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崇尚自由,诗歌也不受体裁和章法的束缚,往往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形体和功能各异的句式,因而译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为了全面表达诗歌意思和诗人情感,也会采取灵活的局部顺译和句式替代。如许老先生译《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时就采用了局部顺译法。这句诗很长,诗人用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对比,暗指功业无成而岁月蹉跎,既弃我去,又不可留;既乱我心,又多烦忧,生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怒,心烦意乱,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如果按照原诗把此句译成含有多个从句的英语长句,则很难表达诗人的情感,老先生的翻译是“What left me yesterday can be related no more.What trouble me today is the times I deplore.”用局部顺译,排比的两句话,既简单易懂,又利于西方读者理解诗歌意思,同时完美阐释了诗人的情感。 三、李白诗歌英译存在的问题
(一)李白诗歌英译只着眼于诗歌语言层面翻译,意义缺失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无处不在,译者在选词造句时有多种选择,这就可能造成有的译者只关注到诗歌语言层面的翻译,意义缺失。例如,李白诗歌《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对“捣衣”的翻译就有“pounding the clothes”“washing the clothes”“clubbing their laundry”“beating the clothes”等多种翻译方式。我们都知道,捣衣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妇女们在秋夜时,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使其柔软熨贴,利于裁制。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被称为“寒砧”,一般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由此可见,许老先生的翻译“beating the clothes”才是诗歌意义最恰当的表述。
(二)李白诗歌英译缺乏深入的文化研究,文化传递缺失
李白诗歌的英译必须在译文中塑造诗歌、诗人和汉语言的文化形象,这是中国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译注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句时,许老先生的译文是“Since the two pioneers, put the kingdom in order”,传达了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中国文化,并没有简单从字面意思来译注。同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先生的译注虽然是“Above stand peaks too high for dragons to pass o’er”,但注释了六龙回日的中国神话故事,翻译同时不忘塑造中国文化,这才是李白诗歌英译之根本目的。
(三)李白诗歌英译着重表现诗歌表面意思,忽略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
李白擅长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寄情于山水,有些譯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过于追求句式正确,意思完整,从而忽略了诗歌意境。例如《秋风词》,这首诗用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悲凉氛围,后两句表达诗人心中的孤独悲伤。有的译文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译注是“We long to meet,when can we; this time,this night,hard to bear.”这种平铺直叙的英译,根本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意境美和诗人的忧伤无奈。
总之,李白诗歌是中国古诗词中璀璨的明珠,我们有义务下大功夫去研究、译注,并积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诗词,爱上中国文化。
项目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江油李白文化翻译与传播(项目编号:LB20-B16);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绵阳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SHY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