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英译现状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乐府、歌行及绝句,后世尊称其“诗仙”。他性格奔放,游遍祖国大江南北,诗歌多描写山水,抒发内心情感。李白不仅是中国著名诗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唐代,他的诗便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到了18世纪中期,由法国人钱德明带入西方。同时,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将李白的诗编译成英文,自此开启了李白诗歌英译历史。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始于1991年,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李白诗歌文化英译历史、策略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系统总结李白诗歌英译现状。
  一、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一)国外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18世纪中期,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首次将李白的诗歌翻译成英语,开创了李白诗歌英译的先河。接着, 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对李白的诗歌做了具有很高价值的研究和英译。19世纪初,很多英国诗人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其中P.K.道格拉斯影响力最大,他不仅关注诗歌语言特征英译,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吟诵,他还提供李白诗歌汉语拼音版。20世纪前,西方作者对李白诗歌英译数量少,所译诗歌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体裁。从20世纪开始,国外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开始盛行,许多译者开始从自由体和律诗两方面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英译。其中,小畑薰良、宾纳、洛威尔、庞德、韦利和艾思柯等主张将李白诗歌译成自由体诗歌。他们认为自由体不拘泥于外在韵律和音节,白话译作更能在英译形式中体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读者接受和理解。公开出版含有李白诗歌自由体英译作品的著作有《中国古诗选一百七十首》《玉山:中国诗集》《李白诗集》等。以律诗形式英译李白诗歌的代表译作家有 H.A.翟理斯和W.J.B.弗莱彻,其收录李白诗歌律诗体英译作品代表作有 《中国文学选珍》《中国文学史》《英译唐诗选》等。20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主导李白诗歌英译。美国译作者对李白诗歌的英译一般是中美两国译作者携手合作,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优于英国。代表作有刘师舜的《中国古诗一百零一首》、阿瑟·库珀的《李白和杜甫》、柳无忌和罗郁证的《葵晔集:中国诗歌三千年》等。
  (二)国内李白诗歌英译历史
  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较晚,始于1991年裘克安《送友人》的英译研究。自1991年以来,李白诗歌英译在国内走过了滥觞阶段(1991-1995)、起步阶段(1996-2000)、发展阶段(2001-2005)和繁荣阶段(2006-2012)。起初,大多数译者只是针对李白的某一首诗展开英译和研究,例如《静夜思》《长干行》《送友人》《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不成完整著作,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后期逐渐出现了李白诗歌英译大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大教授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选》、徐忠杰的《唐诗二百首》等。
  二、李白诗歌英译策略
  (一)从不同文化语境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诗歌独具浪漫主义风格,文化语境和文化底蕴丰富,国内很多译者会从历史、地理、社会三个主要文化语境入手英译李白诗歌。例如,英译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许渊冲老先生翻译为“the two pioneers”,而不是直译蚕王和鱼老鸹,遵从了李白诗歌的历史文化语境。其对李白诗歌中长安翻译是“the capital”,不是简单地使用汉语拼音,也是考虑了诗歌中的地理文化。同样,在对《子夜吴歌》中“捣衣”的英译,老先生采用的是“beating the clothes”,而不是“washing the clothes”,也充分体现了对原诗历史文化语境的尊重。
  (二)从功能对等角度进行翻译
  对李白诗歌英译,译者既要表达诗歌意境,也要注意诗歌体裁对等,做到字词和句子结构对等及文化层面意象及修辞手法对等。字词对等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叠词的翻译,如“萧萧班马鸣”中“萧萧”就使用了“adieu”, 用“adieu”来表示友人的离别。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以“众鸟”对“孤云”、“飞”对“去”、“高尽”对“独闲”写出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许老先生用“all birds”对“lonely cloud”、“have flown”對“drifts”、“away”对“on”、“so high”对“so free”。这句话英译为:“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so high;lonely cloud drifts on,so free.”既完美表达诗意,又体现句子结构对等。为了渲染气氛,营造写作意境,寓情于景,李白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意境。英语理性,看重事物内部特征和事情发生先后,有规范的时态和语态。汉语感性而含蓄,喜欢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各种形容词、副词千差万别。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白诗歌,做到文化对等,中国译作者往往会把诗歌中的静态事物动态化、虚拟事物具体化。例如,许老先生对《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翻译是“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让虚拟的九天变成了具体的“the blue sky”。这样即使不了解中国文化,也能很容易理解诗歌意境。
  (三)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进行翻译
  李白崇尚自由,诗歌也不受体裁和章法的束缚,往往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形体和功能各异的句式,因而译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为了全面表达诗歌意思和诗人情感,也会采取灵活的局部顺译和句式替代。如许老先生译《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时就采用了局部顺译法。这句诗很长,诗人用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对比,暗指功业无成而岁月蹉跎,既弃我去,又不可留;既乱我心,又多烦忧,生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怒,心烦意乱,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如果按照原诗把此句译成含有多个从句的英语长句,则很难表达诗人的情感,老先生的翻译是“What left me yesterday can be related no more.What trouble me today is the times I deplore.”用局部顺译,排比的两句话,既简单易懂,又利于西方读者理解诗歌意思,同时完美阐释了诗人的情感。   三、李白诗歌英译存在的问题
  (一)李白诗歌英译只着眼于诗歌语言层面翻译,意义缺失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无处不在,译者在选词造句时有多种选择,这就可能造成有的译者只关注到诗歌语言层面的翻译,意义缺失。例如,李白诗歌《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对“捣衣”的翻译就有“pounding the clothes”“washing the clothes”“clubbing their laundry”“beating the clothes”等多种翻译方式。我们都知道,捣衣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妇女们在秋夜时,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使其柔软熨贴,利于裁制。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被称为“寒砧”,一般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由此可见,许老先生的翻译“beating the clothes”才是诗歌意义最恰当的表述。
  (二)李白诗歌英译缺乏深入的文化研究,文化传递缺失
  李白诗歌的英译必须在译文中塑造诗歌、诗人和汉语言的文化形象,这是中国文化构建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译注李白诗歌《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句时,许老先生的译文是“Since the two pioneers, put the kingdom in order”,传达了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中国文化,并没有简单从字面意思来译注。同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先生的译注虽然是“Above stand peaks too high for dragons to pass o’er”,但注释了六龙回日的中国神话故事,翻译同时不忘塑造中国文化,这才是李白诗歌英译之根本目的。
  (三)李白诗歌英译着重表现诗歌表面意思,忽略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
  李白擅长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寄情于山水,有些譯者在译注李白诗歌时,过于追求句式正确,意思完整,从而忽略了诗歌意境。例如《秋风词》,这首诗用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悲凉氛围,后两句表达诗人心中的孤独悲伤。有的译文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译注是“We long to meet,when can we; this time,this night,hard to bear.”这种平铺直叙的英译,根本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意境美和诗人的忧伤无奈。
  总之,李白诗歌是中国古诗词中璀璨的明珠,我们有义务下大功夫去研究、译注,并积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诗词,爱上中国文化。
  项目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江油李白文化翻译与传播(项目编号:LB20-B16);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绵阳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SHYB6)。
其他文献
尤氏姐妹在《紅楼梦》中只占有六章不到的篇幅,但她们的孽与报是宁荣子孙荒淫不肖和《红楼梦》之“天道”的最佳体现—罪孽始于“淫”,报应验于“自尽”。可是,尤氏姐妹之所以一直为读者津津乐道,是她们在孽与报之间的曲折从良过程中展露的形象魅力。不管高门妾室,还是游子正妻,尤氏姐妹都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归宿而挣扎。在伦常道德上她们无疑是失足者,但她们身上不乏美好品质—对礼法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这些都是一
期刊
在我国的明清小说中,关于风俗人情的描写如天上繁星般摇曳多姿,读后令人难以忘记。我国历朝历代的风俗习惯,均以巧妙的姿态尽现于明清小说中。许多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价值,称之为中华风俗史也不为过,更为后人研究我国社会的风俗习惯提供了珍贵的启示。许多作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我国民俗学者研究彼时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的重要史料。  一、饮食风俗折射民族特色  饮食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同
期刊
服饰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进入文本的服饰可以视为符号传达更多信息。《别名格蕾丝》是阿特伍德代表作,作品讲述了19世纪一桩骇人的谋杀案。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阿特伍德擅长在小说中穿插大量的服饰描写来达到文本意义的实现。在《别名格蕾丝》中,服饰书写完善了小说叙事策略并升华了作品主题。  一、服饰书写与叙事表达  小说虽然是虚构性质的艺术,但与现实生活相似,即时间与空间决定小说的存在方式。(申丹,8)《别
期刊
雕刻就是把花纹或文字在不同的载体上或雕或刻.诸如木雕、竹刻、石雕、玉雕等,品种繁多.最早的雕刻出现在汉代封印,即: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印章,如(图一),印章中有(阴文和阳
期刊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承载了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及难点,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传递意象成为译界的热点。王昌龄《出塞》的创作背景为盛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全民自信心极强,诗人借诗抒情,寓情于意象。  一、译者介绍  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
期刊
我们所提到的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以及发展的方式,同时也是对鉴赏主体素养的考查。在对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审美鉴赏对于主体修养方面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在进行鉴赏的时候不仅需要我们具有坚实的作品学习与研究的基础,自身的文学素养也需要过关,并且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确保自身态度的公正性,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满足这些方
期刊
中国古代女子的文学批评实践在唐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具体表现在批评方式的多样化、批评主体身份的变化以及批评内容的扩展三个方面。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朝代,尤其诗歌,发展到此达到了顶峰,相对于文学创作的繁盛,唐代文学批评也多了几许诗性特征。  一、薛涛的文学批评实践  实际说来,真正自觉的“以诗论诗”的女子批评,首先就是薛涛。在薛涛的酬唱诗作中,对许多被赠者的文学成就进行评论。如《酬祝十三秀才》:“浩
期刊
如今,越来越多文学批评家与叙事学家运用各种相关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新视角来研究小说文本。为了强调认知的社会属性,艾伦·帕默(Alan Palmer)于2010年正式提出社会思维理论(social minds theory),采用外在论视角关注小说中开放式的人物思维,即人物思维互动(Alan Palmer,2010)。其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小说人物之间思维的交流互通为“交互思维”(intermental
期刊
在中国,诗词大家数不胜数,但是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单独为其纪念的大概只有屈原一人了。屈原为什么可以美名远播千年呢?这与屈原的高风亮节是分不开的,他的诗在当时独具匠心、写意潇洒,不仅在文学作品上成绩非凡,他的爱国之情也鼓舞着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大家认可、接受并喜爱的。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屈原度过了一段非常难挨的时期,他不被认可、接受,甚至
期刊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抒情诗.屡次进谏的屈原,遭到群小的诽谤、排挤而被放逐,离开郢都,创作了此诗.它的出现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然而后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