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哈达谷蜂业按GMP标准建立的无菌厂房里,面对着一瓶瓶色泽金黄的哈达谷天然蜂蜜,谁都难以抵挡那源自山野的甜蜜诱惑。
高寒、干燥、空气稀薄、蜜源花卉珍稀纯洁,哈达谷天然蜂蜜每一批次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珍品:琥珀色的是价值不菲的秋蜜;微苦口感含有大量药材植物的花蜜,清火消炎,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都有良好的疗愈作用;珍贵的雪蜜,只有在冬季及雪线以上才生产,一年只有数百公斤收获,产量仅占中国所有蜂蜜产量的万分之一。
哈达谷产品通过了条件苛刻的欧盟有机认证EOS(Ecocer Organic Standard)和美国有机认证NOP(The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哈达谷生态产品拥有了在全球的顶级通行证。
似一位善意的老友站在时间之外,哈达谷人每年要静静地等待喜马拉雅蜜蜂,采集2百万朵花蕊才能酿造出0.45公斤天然蜂蜜。纯正、稀有、天然无污染成为哈达谷森林蜂蜜的典型特征;遵崇自然道德,一年只在春夏之际适量采取一次熟蜜,是哈达谷品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产理念;没有经过高压提纯,没有用巴氏法灭菌,没有经过人为野蛮处理的蜂蜜保持了原蜜中的天然活性因子,原始森林的野性气息和高原花卉的自然修养,使其拥有了更多鲜为人知的自然能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尝哈达谷高原森林纯蜜,不仅仅是一次味蕾的欢宴,更是一场关于自然、文化和灵魂的神秘约定与自然抚慰。
寻访最奇特的哈达谷蜜源地
哈达谷不是一座山谷,也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家蜂蜜的注册商标,哈达谷蜂业的养殖基地就在香格里拉的茫茫山野里。
一般人真不敢想象——云南西北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连接处的一小片仅占世界陆地面积1‰的地区,竟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科学家在这里惊奇地发现了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植物分布的踪迹,几乎占到了世界植物物种的一半。雪线以下森林密布、江河横流,自然生态保存得十分完整。在一二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海拔高度从6740米陡然滑向1600米,立体的气候特征凸显。区域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雨量充沛,奇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奇特的植物带谱,植物种类特有程度非常高。据调查,区内蕨类植物300多种,种子植物180多个科、1000多属、4600多种,“动植物王国”大量的物种种类,在这里生长繁衍,形成地球上难得的一个物种基因库。茫茫林海中有虫草、贝母、天麻、雪莲等名贵中药材和杜鹃、报春、龙胆、百合等各种高山名贵花卉。
蜂农余新华的蜜蜂养殖点响古箐就在金丝猴国家公园内。这里是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蜜蜂和滇金丝猴一起生活在这片神秘的森林里。四十多岁的余新华,祖辈都在养蜂,他和哈达谷蜂业的合作从三年前开始。
和余新华的蜜蜂养殖点一样,哈达谷蜜源地均在海拔2900米至3800米的高山森林。这个地球上唯一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山花园,完全没有被现代社会污染,巨大的举世公认的动植物基因宝库中,保存有地球上最丰富的动植物种群资源。
刚到山下,天空开始下雨,抬眼看,山上云遮雾罩,周遭寂静,大地上的植物被雨水洗涤,绿得惊心动魄。
一路斜斜地往上爬,枝上安静的花朵盈盈散发着暗香。
地上有丛绿色的植物,顶端似花非花,抱成一团。同行的小五哥告诉我们,这叫秦艽,是味中药,为龙胆科植物,所含多种生物碱,有退热、镇静、镇痛和抗炎作用,是喜马拉雅蜜蜂的蜜源植物之一。
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养殖点,几十个蜂箱围着一个小木屋,真的是有种“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的感觉。
山坡上开满小花,每一朵小花上都挂着雨露。
因为下雨,蜜蜂们都躲在巢里不肯出来,只有零星的几只在飞舞,只要天气晴好,方圆三公里的花朵,小蜜蜂都会去采蜜。
我还没捋清植物和蜂蜜的关系,小五哥就大声喊,要带我们去看野生天麻。古典中的上品仙草,在这里居然能轻易看到。对面的山上隐约可闻滇金丝猴的啼叫。我们不得不惊叹:这小蜜蜂可真会选地方。在这样遍地惊奇和灵性的地方酿出的蜂蜜肯定充盈着神秘的惊喜!
探索喜马拉雅蜂的秘密
巴迪,在纳西语里是纳西人居住的地方。
在蜂农和继华的带领下,我们往村畔的山上行进。
道路又滑又湿、行进异常地艰难。跌跌撞撞地来到基地,一个木屋在高岗上,坡上蜂箱林立,山涧依山而过,山清水秀。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植物多样性。和继华告诉我们,这里的山上也有许多珍稀植物和药材:这里除云南白药的重要原料重楼之外,还有附子、独定子、秦艽、木香、白术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喜马拉雅蜂的天然采蜜花园。
顶级蜂蜜,除了花草植物外,离不开那一种叫喜马拉雅蜂的小蜜蜂。
蜜蜂在这个大自然的生态链中,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人类所利用的1300多种作物中,有1100多种的植物得靠蜜蜂来帮忙,当蜜蜂在采集花蜜和花粉时会连续采集好多朵,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就把花粉进行了传递,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喜马拉雅蜜蜂(学名:Apis cerana himalaya),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工蜂体长11.0 - 12.0 mm,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分蜂性、耐寒性强,维持群势中等,并为主要的传粉昆虫。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尼泊尔有少量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保有的包括西蜂在内的约800万群蜜蜂中,中华原生蜜蜂仅不足100万群,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而更为稀有的喜马拉雅蜜蜂,仅仅只有1万群左右,比例不到0.2%。 和西蜂有着很大的区别,喜马拉雅蜜蜂有一个特性:喜欢采集零星花朵。西峰个头大,很少光顾零散花卉,而只采成片的大面积花朵。
哈达谷蜂蜜产区,拥有数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这里一直禁止农业生产,保持了原始的森林面貌,这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所出产的蜂蜜,整个产量大概只有全国蜂蜜产量的几万分之一。
喜马拉雅蜂群采集山谷中不同种类植物的花粉酿蜜,虽然四季蜂蜜口感不同,但保证了蜂蜜带有植物的天然芳香。蜂巢固定不变,为了给蜜蜂自然福利,持续生产,当地人一年只收集一到两次蜜。这些天然成熟蜜,含水量非常低(波美度42度以上),不用采取加工手段蒸出水分,保证了蜜的天然属性和全面营养成分。
产自香格里拉高山地区的天然蜜,带有天然植物复杂的香味。当地的蜂农能从复杂的口感中一一辨别出香味的来源,那是混合着高山鸢尾、杜鹃、橡树、核桃、黄连、千里香等花卉的复合味道。
若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理解哈达谷的蜂蜜为什么会贵。
若不是亲身体会,我不会知道哈达谷的一瓶苦蜜是要经过几万只蜜蜂,采集5000多种植物约200万朵全野生的花儿的辛劳结果。
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花朵没有完成授粉,植物就无法繁殖。在云贵高原上,擅长采集分散零星蜜源的喜马拉雅蜜蜂就担当起为这些高山植物完成繁衍生息的重任。如果没有喜马拉雅蜜蜂给花授粉,那么这里的很多高山植物将无法繁衍生息;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喜马拉雅蜜蜂,那么崩溃的将不仅仅是整个迪庆高原的虫媒植物,而且整个生态系统都将会坍塌。
千万年来,喜马拉雅蜜蜂默默地担当着生态系统平衡的辛勤园丁。当高原生态蜂蜜产品有了好的市场和效益,就会激发蜂农养殖的积极性,蜂群旺盛,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支撑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实,享用这些自然珍品并不是简单地满足食物功用,也是在为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做着贡献。
见证丛林里的执手共生
64岁的和继华,养了一辈子的蜂,老人家手脚利索,爬起山路,健步如飞。他非常热心地带我们去村子里看那世代养蜂人家的老房子。
土坯房的墙角四周,镶嵌着十多个木桩做成的蜂巢,有的里面还有蜜蜂飞来飞去,这种老式的建筑,也成了蜜蜂的家,蜜蜂又给人们带来了可口的食物,人与自然就这样和谐共生。
在大量推行养蜂之前,当地农户收入极低,闲暇时会到山上砍些树去卖,对生态破坏极大。自从开始养蜂后,这项传统的手艺没有任何风险,经济收入增加不少,现在村庄里养蜂的积极性都很高。
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技术力量和资金的支持。在哈达谷蜂业里,每年都会无偿为当地蜂农提供蜂群和蜂箱。一个蜂群大约价值五百块,一个新蜂箱大约两百多块钱的成本,加起来就是将近八百块,全部免费提供给蜂农。
在哈达谷蜂业的扶持下,和其他村民一样,和继华现在对养蜂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现在村里养蜂少的人家也养了六、七群,多的是几十群。蜂蜜成为原住民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小五哥今年36岁,自从担任哈达谷蜂业的技术人员后忙得不得了。
这个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具有多年的养蜂经验。蜂农加技术员的特殊身份,让小五哥成了当地最吃香的人。谁家养蜂出现问题或者在技术上有什么不懂的,都会叫他去看看,现场帮助解决。
小五哥都是免费帮大家去看,常常还得自己倒贴车费。
“那你不是吃亏了吗?”
小五哥一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牙齿。
“没有啊,大家乡里乡亲的,帮助也是应该的。只有服务好了,他们的蜂蜜我才能替公司收上来啊。”
这种从自然里学到的共生共荣的智慧,既解决了农户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销售的困难,又为公司开辟了源源不断的高品质材料来源,实现了三赢的良性局面:公司、员工、蜂农,都是受益者。
哈达谷蜂业是喜马拉雅蜜蜂自然保护区的发起者和实践者,无偿提供蜂群和蜂箱,让当地村民零成本投入到甜蜜的事业里,然后公司负责收购蜂蜜,这样,产出和销售都不需要村民来劳心费神,村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养蜂后有了丰厚的收入后,村民就不会去盗伐树木、偷猎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这样的因果循环,换来了良性的生态平衡。通过深入的采访,我们真切感受到,哈达谷蜂业除了公司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是实现了一份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小小的一罐哈达谷蜂蜜里不光有绝世的食材品质,更多的是一种包含其中的独特的文化和自然心态。
用善意收获无尽的自然福报
大自然恩赐的蜂蜜,是花朵的精华,更是最高级别滋养身体的食物,一直以来都是奢侈品。蜂蜜市场的无序竞争和造假,好的蜂蜜就愈发珍贵。哈达谷的蜂蜜更胜一筹,自然的生产和采集以及严苛的加工流程,一般蜂蜜中所缺乏的丰富营养物质以及活性抗原,在哈达谷的蜂蜜中全部留存,更重要的是哈达谷的蜂蜜中注入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情愫和自然精神。
初见哈达谷蜂业运营总监杨一波,他的第一句话让我很吃惊:我们做的就是奢侈品,这种奢侈,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杨一波从烟草行业转到蜂蜜产业。
问起动因,他微微一笑:因为我是佛门弟子,烟草行业是比较赚钱,但是对人的健康是有损害的,也就是说我的孽障会很重。正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开始涉足蜂蜜产业。到真正了解之后,心里的挂碍都没有了。蜜蜂是无私的、唯一不占用人类资源还给人类提供食物的精灵。这个让我内心自省了许多,我自己觉得是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走的路,发展蜂蜜产业,这个意义不仅仅在于蜜蜂授粉能够带来区域植物种群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当本地的百姓能够从蜂蜜上取得收益之后,他们就可以减少伐木、开矿、采石等被迫谋生的破坏环境之举,这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环境改善。所以,我们愿意无偿教授当地的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为半野生的喜马拉雅蜜蜂建立蜂巢分群,为他们提供蜂群、蜂箱,反过来说,健康无害的食品,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
杨一波说:用善意面对一切,你得到的也是善意的回应。
在哈达谷公司里,更看中的是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就连挑合作的蜂农,都要找那种善良的、人品好的。
公司每周一都会请瑜伽老师来教授瑜伽课,瑜伽课的主要目的是静心。让一位员工摒弃杂念,用简单纯善来面对自己。公司认为,只有内心干净了,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人之初,性本善。用善意面对一切,回应的也会是善意。
或许是心存善念,杨一波身上没有焦躁不安,只有一种平和的悠然。
他说:蜜蜂能够感知人的磁场,分辨得出谁对它是善意的,所以不会蛰对它有善意的人,自己从来就没被蜜蜂蛰过,反之,蜜蜂要是感知到了恶意和危险,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冒死一搏。
杨一波说蜜蜂不但是他自己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守护精灵,是人类在这颗星球上最有价值的生存伙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一趟追本溯源的香格里拉寻蜜之旅,仿佛是一次清净心灵的涤荡:用善意面对一切,无论是对人还是对这地球上的生灵,收获的将是无尽的自然福报!
高寒、干燥、空气稀薄、蜜源花卉珍稀纯洁,哈达谷天然蜂蜜每一批次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珍品:琥珀色的是价值不菲的秋蜜;微苦口感含有大量药材植物的花蜜,清火消炎,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都有良好的疗愈作用;珍贵的雪蜜,只有在冬季及雪线以上才生产,一年只有数百公斤收获,产量仅占中国所有蜂蜜产量的万分之一。
哈达谷产品通过了条件苛刻的欧盟有机认证EOS(Ecocer Organic Standard)和美国有机认证NOP(The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哈达谷生态产品拥有了在全球的顶级通行证。
似一位善意的老友站在时间之外,哈达谷人每年要静静地等待喜马拉雅蜜蜂,采集2百万朵花蕊才能酿造出0.45公斤天然蜂蜜。纯正、稀有、天然无污染成为哈达谷森林蜂蜜的典型特征;遵崇自然道德,一年只在春夏之际适量采取一次熟蜜,是哈达谷品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产理念;没有经过高压提纯,没有用巴氏法灭菌,没有经过人为野蛮处理的蜂蜜保持了原蜜中的天然活性因子,原始森林的野性气息和高原花卉的自然修养,使其拥有了更多鲜为人知的自然能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尝哈达谷高原森林纯蜜,不仅仅是一次味蕾的欢宴,更是一场关于自然、文化和灵魂的神秘约定与自然抚慰。
寻访最奇特的哈达谷蜜源地
哈达谷不是一座山谷,也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家蜂蜜的注册商标,哈达谷蜂业的养殖基地就在香格里拉的茫茫山野里。
一般人真不敢想象——云南西北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连接处的一小片仅占世界陆地面积1‰的地区,竟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科学家在这里惊奇地发现了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植物分布的踪迹,几乎占到了世界植物物种的一半。雪线以下森林密布、江河横流,自然生态保存得十分完整。在一二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海拔高度从6740米陡然滑向1600米,立体的气候特征凸显。区域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雨量充沛,奇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奇特的植物带谱,植物种类特有程度非常高。据调查,区内蕨类植物300多种,种子植物180多个科、1000多属、4600多种,“动植物王国”大量的物种种类,在这里生长繁衍,形成地球上难得的一个物种基因库。茫茫林海中有虫草、贝母、天麻、雪莲等名贵中药材和杜鹃、报春、龙胆、百合等各种高山名贵花卉。
蜂农余新华的蜜蜂养殖点响古箐就在金丝猴国家公园内。这里是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蜜蜂和滇金丝猴一起生活在这片神秘的森林里。四十多岁的余新华,祖辈都在养蜂,他和哈达谷蜂业的合作从三年前开始。
和余新华的蜜蜂养殖点一样,哈达谷蜜源地均在海拔2900米至3800米的高山森林。这个地球上唯一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山花园,完全没有被现代社会污染,巨大的举世公认的动植物基因宝库中,保存有地球上最丰富的动植物种群资源。
刚到山下,天空开始下雨,抬眼看,山上云遮雾罩,周遭寂静,大地上的植物被雨水洗涤,绿得惊心动魄。
一路斜斜地往上爬,枝上安静的花朵盈盈散发着暗香。
地上有丛绿色的植物,顶端似花非花,抱成一团。同行的小五哥告诉我们,这叫秦艽,是味中药,为龙胆科植物,所含多种生物碱,有退热、镇静、镇痛和抗炎作用,是喜马拉雅蜜蜂的蜜源植物之一。
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养殖点,几十个蜂箱围着一个小木屋,真的是有种“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的感觉。
山坡上开满小花,每一朵小花上都挂着雨露。
因为下雨,蜜蜂们都躲在巢里不肯出来,只有零星的几只在飞舞,只要天气晴好,方圆三公里的花朵,小蜜蜂都会去采蜜。
我还没捋清植物和蜂蜜的关系,小五哥就大声喊,要带我们去看野生天麻。古典中的上品仙草,在这里居然能轻易看到。对面的山上隐约可闻滇金丝猴的啼叫。我们不得不惊叹:这小蜜蜂可真会选地方。在这样遍地惊奇和灵性的地方酿出的蜂蜜肯定充盈着神秘的惊喜!
探索喜马拉雅蜂的秘密
巴迪,在纳西语里是纳西人居住的地方。
在蜂农和继华的带领下,我们往村畔的山上行进。
道路又滑又湿、行进异常地艰难。跌跌撞撞地来到基地,一个木屋在高岗上,坡上蜂箱林立,山涧依山而过,山清水秀。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植物多样性。和继华告诉我们,这里的山上也有许多珍稀植物和药材:这里除云南白药的重要原料重楼之外,还有附子、独定子、秦艽、木香、白术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喜马拉雅蜂的天然采蜜花园。
顶级蜂蜜,除了花草植物外,离不开那一种叫喜马拉雅蜂的小蜜蜂。
蜜蜂在这个大自然的生态链中,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人类所利用的1300多种作物中,有1100多种的植物得靠蜜蜂来帮忙,当蜜蜂在采集花蜜和花粉时会连续采集好多朵,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就把花粉进行了传递,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喜马拉雅蜜蜂(学名:Apis cerana himalaya),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工蜂体长11.0 - 12.0 mm,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分蜂性、耐寒性强,维持群势中等,并为主要的传粉昆虫。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尼泊尔有少量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保有的包括西蜂在内的约800万群蜜蜂中,中华原生蜜蜂仅不足100万群,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而更为稀有的喜马拉雅蜜蜂,仅仅只有1万群左右,比例不到0.2%。 和西蜂有着很大的区别,喜马拉雅蜜蜂有一个特性:喜欢采集零星花朵。西峰个头大,很少光顾零散花卉,而只采成片的大面积花朵。
哈达谷蜂蜜产区,拥有数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这里一直禁止农业生产,保持了原始的森林面貌,这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所出产的蜂蜜,整个产量大概只有全国蜂蜜产量的几万分之一。
喜马拉雅蜂群采集山谷中不同种类植物的花粉酿蜜,虽然四季蜂蜜口感不同,但保证了蜂蜜带有植物的天然芳香。蜂巢固定不变,为了给蜜蜂自然福利,持续生产,当地人一年只收集一到两次蜜。这些天然成熟蜜,含水量非常低(波美度42度以上),不用采取加工手段蒸出水分,保证了蜜的天然属性和全面营养成分。
产自香格里拉高山地区的天然蜜,带有天然植物复杂的香味。当地的蜂农能从复杂的口感中一一辨别出香味的来源,那是混合着高山鸢尾、杜鹃、橡树、核桃、黄连、千里香等花卉的复合味道。
若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理解哈达谷的蜂蜜为什么会贵。
若不是亲身体会,我不会知道哈达谷的一瓶苦蜜是要经过几万只蜜蜂,采集5000多种植物约200万朵全野生的花儿的辛劳结果。
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花朵没有完成授粉,植物就无法繁殖。在云贵高原上,擅长采集分散零星蜜源的喜马拉雅蜜蜂就担当起为这些高山植物完成繁衍生息的重任。如果没有喜马拉雅蜜蜂给花授粉,那么这里的很多高山植物将无法繁衍生息;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喜马拉雅蜜蜂,那么崩溃的将不仅仅是整个迪庆高原的虫媒植物,而且整个生态系统都将会坍塌。
千万年来,喜马拉雅蜜蜂默默地担当着生态系统平衡的辛勤园丁。当高原生态蜂蜜产品有了好的市场和效益,就会激发蜂农养殖的积极性,蜂群旺盛,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支撑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实,享用这些自然珍品并不是简单地满足食物功用,也是在为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做着贡献。
见证丛林里的执手共生
64岁的和继华,养了一辈子的蜂,老人家手脚利索,爬起山路,健步如飞。他非常热心地带我们去村子里看那世代养蜂人家的老房子。
土坯房的墙角四周,镶嵌着十多个木桩做成的蜂巢,有的里面还有蜜蜂飞来飞去,这种老式的建筑,也成了蜜蜂的家,蜜蜂又给人们带来了可口的食物,人与自然就这样和谐共生。
在大量推行养蜂之前,当地农户收入极低,闲暇时会到山上砍些树去卖,对生态破坏极大。自从开始养蜂后,这项传统的手艺没有任何风险,经济收入增加不少,现在村庄里养蜂的积极性都很高。
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技术力量和资金的支持。在哈达谷蜂业里,每年都会无偿为当地蜂农提供蜂群和蜂箱。一个蜂群大约价值五百块,一个新蜂箱大约两百多块钱的成本,加起来就是将近八百块,全部免费提供给蜂农。
在哈达谷蜂业的扶持下,和其他村民一样,和继华现在对养蜂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现在村里养蜂少的人家也养了六、七群,多的是几十群。蜂蜜成为原住民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小五哥今年36岁,自从担任哈达谷蜂业的技术人员后忙得不得了。
这个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具有多年的养蜂经验。蜂农加技术员的特殊身份,让小五哥成了当地最吃香的人。谁家养蜂出现问题或者在技术上有什么不懂的,都会叫他去看看,现场帮助解决。
小五哥都是免费帮大家去看,常常还得自己倒贴车费。
“那你不是吃亏了吗?”
小五哥一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牙齿。
“没有啊,大家乡里乡亲的,帮助也是应该的。只有服务好了,他们的蜂蜜我才能替公司收上来啊。”
这种从自然里学到的共生共荣的智慧,既解决了农户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销售的困难,又为公司开辟了源源不断的高品质材料来源,实现了三赢的良性局面:公司、员工、蜂农,都是受益者。
哈达谷蜂业是喜马拉雅蜜蜂自然保护区的发起者和实践者,无偿提供蜂群和蜂箱,让当地村民零成本投入到甜蜜的事业里,然后公司负责收购蜂蜜,这样,产出和销售都不需要村民来劳心费神,村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养蜂后有了丰厚的收入后,村民就不会去盗伐树木、偷猎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这样的因果循环,换来了良性的生态平衡。通过深入的采访,我们真切感受到,哈达谷蜂业除了公司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是实现了一份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小小的一罐哈达谷蜂蜜里不光有绝世的食材品质,更多的是一种包含其中的独特的文化和自然心态。
用善意收获无尽的自然福报
大自然恩赐的蜂蜜,是花朵的精华,更是最高级别滋养身体的食物,一直以来都是奢侈品。蜂蜜市场的无序竞争和造假,好的蜂蜜就愈发珍贵。哈达谷的蜂蜜更胜一筹,自然的生产和采集以及严苛的加工流程,一般蜂蜜中所缺乏的丰富营养物质以及活性抗原,在哈达谷的蜂蜜中全部留存,更重要的是哈达谷的蜂蜜中注入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情愫和自然精神。
初见哈达谷蜂业运营总监杨一波,他的第一句话让我很吃惊:我们做的就是奢侈品,这种奢侈,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杨一波从烟草行业转到蜂蜜产业。
问起动因,他微微一笑:因为我是佛门弟子,烟草行业是比较赚钱,但是对人的健康是有损害的,也就是说我的孽障会很重。正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开始涉足蜂蜜产业。到真正了解之后,心里的挂碍都没有了。蜜蜂是无私的、唯一不占用人类资源还给人类提供食物的精灵。这个让我内心自省了许多,我自己觉得是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走的路,发展蜂蜜产业,这个意义不仅仅在于蜜蜂授粉能够带来区域植物种群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当本地的百姓能够从蜂蜜上取得收益之后,他们就可以减少伐木、开矿、采石等被迫谋生的破坏环境之举,这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环境改善。所以,我们愿意无偿教授当地的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为半野生的喜马拉雅蜜蜂建立蜂巢分群,为他们提供蜂群、蜂箱,反过来说,健康无害的食品,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
杨一波说:用善意面对一切,你得到的也是善意的回应。
在哈达谷公司里,更看中的是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就连挑合作的蜂农,都要找那种善良的、人品好的。
公司每周一都会请瑜伽老师来教授瑜伽课,瑜伽课的主要目的是静心。让一位员工摒弃杂念,用简单纯善来面对自己。公司认为,只有内心干净了,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人之初,性本善。用善意面对一切,回应的也会是善意。
或许是心存善念,杨一波身上没有焦躁不安,只有一种平和的悠然。
他说:蜜蜂能够感知人的磁场,分辨得出谁对它是善意的,所以不会蛰对它有善意的人,自己从来就没被蜜蜂蛰过,反之,蜜蜂要是感知到了恶意和危险,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冒死一搏。
杨一波说蜜蜂不但是他自己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守护精灵,是人类在这颗星球上最有价值的生存伙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一趟追本溯源的香格里拉寻蜜之旅,仿佛是一次清净心灵的涤荡:用善意面对一切,无论是对人还是对这地球上的生灵,收获的将是无尽的自然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