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是小学教育(专科)专业的核心问题,也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该专业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能超越中师学历层次水平的优秀小学教师。目前,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制订了一个指导性的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学校“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专科层次;小学教育;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奠基阶段,新世纪所需人才的许多素质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小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对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目的、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编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改革。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的挑战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改革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性质。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
目前小学阶段设置了品德与生活、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打破了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中分科教学过早、容易造成知识割裂的局面,以全新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够对知识,对世界形成整体认识。小学教育课程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随之变化,要求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和重组专业课程,培养“全科型”师范生。
(二)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
现今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供与社会生活贴近的机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础教育的这种变化给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活动课程设置较少,以专业理论居多,很少有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出来的师范生只懂理论,不懂操作,必须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基础教育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同时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整合,加强教育类课程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
二、当前我校小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
(一)从课程形式上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
在所开设的课程中,必修课仍然占有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比例过小。可见,课程虽有弹性,但弹性依旧很小。大学教育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并且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是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小学教师。所以,提供足够的按条块进行分类的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保障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修读相应课程,开阔视野,发展个性。
(二)从课程内容性质上看,通识类课程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开设的通识类必修课,虽然所占课程总量的比例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外,其余全是马克思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政治类课程,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只在公共选修课中有所体现,门类少且不成体系。过于强调政治思想类的课程,对其他通识课程不够重视,这样的设置是与该专业所设培养目标中期望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的初衷不一致的。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应当加强各方面通识课程的建设。
(三)教育类课程欠缺针对性
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有必要适当压缩一些理论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以必修、选修、微型课程等多种形式,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开设儿童少年卫生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必修课程,提供了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情绪心理专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等多门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实践类课程缺乏
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只有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三种形式。第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见实习的时间过短,而且实习时间偏晚。学生一方面很难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真切的体会与认识,不利于专业思想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不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1.培养目标定向在小学
小学教师有专门的专业范围——小学教育;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必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能——从事小学教育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以及一定的音体美技能等;有公认的伦理规范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善待孩子,以及活泼开朗、机智耐心等专业个性品质。
2.学科专业定格在专科
大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以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为生源,小学教育专业应达到专科教育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它必须具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即在学术层次上它必须达到专科教育水平的要求,其学历层次要比原来的中师学历高一层。
中师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学制三年,其课程设置基本为分科必修课程。其特点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二)正确处理课程关系
1.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关系
三者的功能不同,可以这样认为,通识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学科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实体部分,教育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条件部分,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一方。三者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结构取决于教师培养的类型。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比例与受教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专业比中等教育专业师范性更强。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必修课程体现“综合培养”,加强基础。选修课程体现“有所侧重”,加强深度,发展专长。具体操作时,在低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高年级后增大选修课程比例。这样由“基础”到“分向”到“专长”,以“基础”为重点。选修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要比师范其他专业要高。
3.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辅相成。首先,两类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自己根本任务;其次,两类课程在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具体表现为不同内容的知识互补、不同形式的知识互补。最后,两类课程在学习话动方式上具有互促性,具体表现为学科课程中的“接受学习”和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互相促进。但在同一课程体系中,二者应为主次关系。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按照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原则构建的课程体系比较合理,才能发挥较强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
关键词:专科层次;小学教育;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奠基阶段,新世纪所需人才的许多素质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小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对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目的、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编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改革。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的挑战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改革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性质。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
目前小学阶段设置了品德与生活、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打破了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中分科教学过早、容易造成知识割裂的局面,以全新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够对知识,对世界形成整体认识。小学教育课程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随之变化,要求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和重组专业课程,培养“全科型”师范生。
(二)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
现今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供与社会生活贴近的机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础教育的这种变化给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活动课程设置较少,以专业理论居多,很少有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出来的师范生只懂理论,不懂操作,必须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基础教育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同时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整合,加强教育类课程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
二、当前我校小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
(一)从课程形式上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
在所开设的课程中,必修课仍然占有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比例过小。可见,课程虽有弹性,但弹性依旧很小。大学教育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并且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是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小学教师。所以,提供足够的按条块进行分类的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保障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修读相应课程,开阔视野,发展个性。
(二)从课程内容性质上看,通识类课程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开设的通识类必修课,虽然所占课程总量的比例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外,其余全是马克思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政治类课程,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只在公共选修课中有所体现,门类少且不成体系。过于强调政治思想类的课程,对其他通识课程不够重视,这样的设置是与该专业所设培养目标中期望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的初衷不一致的。小学教育专科专业应当加强各方面通识课程的建设。
(三)教育类课程欠缺针对性
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有必要适当压缩一些理论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以必修、选修、微型课程等多种形式,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开设儿童少年卫生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必修课程,提供了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情绪心理专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等多门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实践类课程缺乏
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只有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三种形式。第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见实习的时间过短,而且实习时间偏晚。学生一方面很难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真切的体会与认识,不利于专业思想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不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1.培养目标定向在小学
小学教师有专门的专业范围——小学教育;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必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能——从事小学教育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以及一定的音体美技能等;有公认的伦理规范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善待孩子,以及活泼开朗、机智耐心等专业个性品质。
2.学科专业定格在专科
大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以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为生源,小学教育专业应达到专科教育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它必须具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即在学术层次上它必须达到专科教育水平的要求,其学历层次要比原来的中师学历高一层。
中师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学制三年,其课程设置基本为分科必修课程。其特点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二)正确处理课程关系
1.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关系
三者的功能不同,可以这样认为,通识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学科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实体部分,教育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条件部分,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一方。三者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结构取决于教师培养的类型。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比例与受教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专业比中等教育专业师范性更强。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必修课程体现“综合培养”,加强基础。选修课程体现“有所侧重”,加强深度,发展专长。具体操作时,在低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高年级后增大选修课程比例。这样由“基础”到“分向”到“专长”,以“基础”为重点。选修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要比师范其他专业要高。
3.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辅相成。首先,两类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自己根本任务;其次,两类课程在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具体表现为不同内容的知识互补、不同形式的知识互补。最后,两类课程在学习话动方式上具有互促性,具体表现为学科课程中的“接受学习”和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互相促进。但在同一课程体系中,二者应为主次关系。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按照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原则构建的课程体系比较合理,才能发挥较强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