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分层法作分两组处理,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艾灸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73.17%(30/41),与对照组患者的92.68%(38/41)相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所面临的术后腹胀发生风险。
关键词:艾灸;耳穴埋籽;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方面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广大女性群体的健康。目前,临床方面多利用手术方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收获疗效较为理想,但许多患者会出现术后腹胀情况,使之术后恢复受到严重影响[1]。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在我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46岁,年龄均数(55.34±4.67)岁,所患疾病具体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所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7例、39例,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未见有明显差别,临床表现可见为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为其实施常规妇科艾灸治疗,利用艾条温和灸患者的三阴交穴、三焦腧穴、中极穴、关元穴、膀胱腧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每个穴位每次灸10分钟。
1.2.2研究组
于研究组患者术后为其实施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艾灸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耳穴埋籽选择小肠穴、大肠穴、交感穴、神门穴、胃穴处,于术后12小时开始:利用75%酒精对患者耳穴局部进行消毒,取0.8cm左右见方的胶布,在胶布中央贴附王不留行籽后,在患者相应耳穴上贴敷胶布并进行压迫,若患者贴敷膠布处局部皮肤在耳穴得到刺激后出现胀痛、疼痛、酸麻、发热感觉,即为得气、贴敷位置正确,自此以每10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1-2分钟,每日5-6次,以使患者耳穴得到更好刺激,直至患者排气。
1.3评估依据
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其中患者腹部膨隆现象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扩张明显认定为重度腹胀;患者腹胀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扩张,无液平面认定为中度腹胀;患者有腹胀感觉,腹部未见明显膨隆,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轻度扩张认定为轻度腹胀;患者无腹胀感觉认定为无腹胀。
1.4统计分析
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19.0软件完成。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下表1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两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下表2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73.17%(30/41),与对照组患者的92.68%(38/41)相较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说,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方法损害了患者的元气,进而造成其气机不畅、津液耗伤、胃肠传导失司、水液内停、气机壅塞、经络传递失常,使得患者胃肠功能失调,肠鸣音消失,肛门无法排气,因而腹胀。
为寻找出一种可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胀症状的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学理论中所提出“不通则痛”、“六腑以通为用”原理为依据,为4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了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方案,所收获疗效十分理想,组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排气时间均较仅接受艾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早,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这是因为艾灸三阴交、三焦腧、中极、关元、膀胱腧、足三里、中脘等穴可有效帮助患者调和气血、通腑降浊、温通经络,加强水谷运化,促进肠胃蠕动;在此基础上增加耳穴埋籽治疗,可有效起到理气消胀、行气止痛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的方法,推动患者气血运行,令其阴阳脏腑得到良好调节,进而实现促进排气、缓解腹胀的目的。
由此可见,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所面临的术后腹胀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万彬,吴淑红.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4):127-128.
关键词:艾灸;耳穴埋籽;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方面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广大女性群体的健康。目前,临床方面多利用手术方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所收获疗效较为理想,但许多患者会出现术后腹胀情况,使之术后恢复受到严重影响[1]。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在我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46岁,年龄均数(55.34±4.67)岁,所患疾病具体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所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7例、39例,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未见有明显差别,临床表现可见为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为其实施常规妇科艾灸治疗,利用艾条温和灸患者的三阴交穴、三焦腧穴、中极穴、关元穴、膀胱腧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每个穴位每次灸10分钟。
1.2.2研究组
于研究组患者术后为其实施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艾灸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耳穴埋籽选择小肠穴、大肠穴、交感穴、神门穴、胃穴处,于术后12小时开始:利用75%酒精对患者耳穴局部进行消毒,取0.8cm左右见方的胶布,在胶布中央贴附王不留行籽后,在患者相应耳穴上贴敷胶布并进行压迫,若患者贴敷膠布处局部皮肤在耳穴得到刺激后出现胀痛、疼痛、酸麻、发热感觉,即为得气、贴敷位置正确,自此以每10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1-2分钟,每日5-6次,以使患者耳穴得到更好刺激,直至患者排气。
1.3评估依据
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其中患者腹部膨隆现象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扩张明显认定为重度腹胀;患者腹胀明显,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扩张,无液平面认定为中度腹胀;患者有腹胀感觉,腹部未见明显膨隆,X线检查结果显示肠管轻度扩张认定为轻度腹胀;患者无腹胀感觉认定为无腹胀。
1.4统计分析
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19.0软件完成。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下表1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两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下表2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73.17%(30/41),与对照组患者的92.68%(38/41)相较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说,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方法损害了患者的元气,进而造成其气机不畅、津液耗伤、胃肠传导失司、水液内停、气机壅塞、经络传递失常,使得患者胃肠功能失调,肠鸣音消失,肛门无法排气,因而腹胀。
为寻找出一种可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胀症状的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学理论中所提出“不通则痛”、“六腑以通为用”原理为依据,为4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了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方案,所收获疗效十分理想,组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排气时间均较仅接受艾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早,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这是因为艾灸三阴交、三焦腧、中极、关元、膀胱腧、足三里、中脘等穴可有效帮助患者调和气血、通腑降浊、温通经络,加强水谷运化,促进肠胃蠕动;在此基础上增加耳穴埋籽治疗,可有效起到理气消胀、行气止痛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的方法,推动患者气血运行,令其阴阳脏腑得到良好调节,进而实现促进排气、缓解腹胀的目的。
由此可见,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所面临的术后腹胀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万彬,吴淑红.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