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展示并评述了带有时代印记的“偷菜文化”的三种版本:前现代版本、现代版本和后现代版本;特别对于现代网络版本的“偷菜文化”,剖析了其短时间内火爆又备受挞伐的原因,并进一步论证其是否可作为社会释压方式长久存在。
关键词:偷菜文化 跨时空 前现代 现代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要说2009年最流行的两样东西是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甲流和偷菜。“偷菜”是指在网络虚拟的农场中摘取好友果实。用户扮演一位农场主,在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果实成熟之后,如不及时收取,就可能被好友偷摘。正是:忽如一夜偷风来,千男万女争偷菜。国外媒体甚至声言,“中国社交网站虚拟世界,一场新的‘土地革命’正在爆发”。
一 前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殊不知,“偷菜文化”的基因,还来自我们老祖宗的遗传呢。想当年老祖宗的偷菜,那可是不折不扣的“田园真人秀”版本:偷菜主要发生在传统节日中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前者名曰“偷青”,后者叫做“摸秋”、偷月亮菜等。以下选自网友的博客:
镜头一:偷青
老年人说:元宵节“偷青、吃青,一年无灾星,越活越年轻”。“偷”什么呢?那是象征性的,青菜一棵两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几根。“偷”什么人的呢?专选家里女人比较“恶”,会骂人的,偷了让她骂,就把“灾星”骂掉了。什么时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看完花灯、狮子后回家时,按预先选定的目的地,“顺手牵羊”偷了回来。时间多是深夜一两点钟,早已肚饿,便烧火洗菜,和着元宵节吃剩的肉汤、酥肉、盘子菜之类,煮得烫烫的,热热闹闹吃完才上床睡觉,这个年也就快快乐乐过完了。
镜头二:摸秋
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流行着“摸秋”的习俗。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而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
镜头三: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
可见前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从动机上讲:一为祈福消灾(青与“清”谐音),祛晦气;二为求子或助人得子;三为以果蔬为媒(青与“情”谐音),求姻缘。偷的时候讲究月圆花好、温馨诗意的场景:元宵和中秋分别是传统节日中最具破禁狂欢和温馨浪漫色彩的两个节日。而且似乎更重视偷后的被骂和“吃”,往往故意声张,“贼喊捉贼”。后来则由于人们更多的体验到偷菜摸瓜作为交往游戏的乐趣,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型的习俗自然变异,人们“偷并快乐着”,这种快乐来自偷与被偷的那种期待、欣喜、宽容与默契,来自平日饱受礼教禁忌的青年男女以“偷”传情达意的浪漫与温馨。
作为农耕社会流光溢彩的风俗段落,“偷青”源于何时尚没有确切考证,但即使按民间传说最迟始于两宋时代,距今也有上千年历史。在农耕社会,这种“偷菜文化”作为春节的完美收尾,是传统节日“破禁文化”的经典事象:在传统文化中,古人在特定节气或节日会打破日常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的禁忌,这样做的动机多是由于“天人合一”的原始信仰或禳灾祛晦、姻缘、求子等世俗愿望。破禁即打破日常的规则与禁忌。常日设禁和节日破禁形成的张力,是传统节日美学意蕴生发的重要源泉。在现代社会仍有少数农村或少数民族居住区保留这一习俗,甚至有农村长大的城里人元宵夜会到郊区菜园偷青,以重温那充满童趣的经历。
二 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关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姑且提出三个问题:问题一:“偷菜文化”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火爆?
个中原因笔者将其归结为:看上去很美+禁果效应。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偷菜游戏火爆的原因:心理放松、心理寄托、心理补偿、心理依赖、心理强迫等。笔者以为,虽然这些分析十分精辟,但将之放到其他许多流行的网络游戏上同样适合,因此没有揭示出“偷菜”短期蹿红的独特原因,而且与偷菜同时推出的其它几个游戏,如抢车位、好友买卖等,同样是网页游戏,操作简单,且具有上述心理作用,但其风行程度比之偷菜逊色很多,这个应如何解释?
笔者以为,“偷菜文化”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与其它游戏的共性外,更在于其“看上去很美”的个性。它的“美”,恰在于切合了现代都市人普遍怀有的“精神去现代化”心理。陶渊明讲的“久在藩篱中,复得返自然”,在现代城市化的高歌猛进中,“锄豆南山下”的田园生活渐行渐远,由于都市人“心灵缺氧”,这种渐远的距离更生发出莫名的新鲜和怀旧的美感。而其它网络游戏虽然也会形成网络依赖,但不会有农场这种“耳目一新,洗心洗肺”的独特效果。
其次,农场游戏妙在一个“偷”字。正是由于“偷”被现实世界所禁止,才在特定的网络时空中产生了一种“禁果效应”。同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往往承受来自工作、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往往忙者想偷闲,闲者无聊赖,就使这种禁果效应被无限放大,一旦有了可以宣泄的出口,一时间便一发不可收拾。
问题二:“偷菜文化”名噪一时的同时却也谤满天下,究竟为何?
在百度输入“偷菜文化”,会得到18000多个相关文本和视频。浏览一下,则不时发现有“道德拷问、劣根性”等字眼跳入视线。概言之,批评家们的矛头主要针对两点:一是:“偷”为道德所不齿,为法律所不容。就连有关部门不也一声令下,将偷菜改为摘菜吗?正是,古有“偷”青“摸”秋,今有“摘”菜,一如老祖宗风雅含蓄的话语处理风格是也。
其二是虚拟的“偷”扰乱了现实生活,甚至使很多人“失控”。间或有人因怕贼偷,又或做贼惦记别家,忙趁月黑风高多偷快摘,于是乎黑白颠倒生物钟混乱,失眠者有之,失职失恋失业者亦有之。偷菜引发的奇闻怪事时有曝光,令人大跌眼镜,啼笑皆非。
问题三:“偷菜文化”能否作为破禁文化的现代版本,长久发挥作用?
前现代版本“偷菜文化”作为破禁文化的经典事象,作为农耕社会一种公众释压方式和交往游戏能久远传承,甚至至今余韵犹存,那么农场偷菜引领的现代版本“偷菜文化”,能否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释压方式而长久存在呢?对此似乎不容乐观回答。
首先,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农耕文化的田园流水已去而不返,农耕社会的原始信仰也被现代工业社会的科学理性“祛魅化”了:现代社会如果有人声称偷菜挨骂可带来好运,偷瓜摸枣能求得贵子,那无疑会被视为另类的“老迷信”而遭到讥嘲。没有农耕社会特有的原始信仰作为凭依,也无法真实体验田间月下纯粹诗意童趣的快乐,网络偷菜缺乏长久的动力、魅力。实际上很多玩家成为“拿起鼠标偷菜,放下鼠标发牢骚”的人。
其次,虚拟时空对真实时空产生了消极影响。“两个时空”的关系,因为偷菜旋风带来的若干奇闻怪事而被分外桌面化了。偷菜旋风所及之处,已经形成了由办公室庐舍、学生庐舍和儿童庐舍三大部落组成的网络“庐舍族”。庐舍是英语loser(失败者)的音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庐舍”描绘的是一种低效使用网络、沉湎网络、长期使用网络却对社会价值贡献不多、无所建树的网络失败者。反庐舍运动也由办公室庐舍延伸到反学生庐舍和儿童庐舍,此事件激活了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的重新思考。
再次,脱胎于E时代的“偷菜文化”,明显带有现代商业社会的特有标签:物欲、攫取、占有。在这个游戏中,最令多数玩家痴迷的除了偷菜瞬间的猎奇刺激,恐怕就是伴随着金币增加和等级升高带来的“成就欲”和“财富欲”的满足:偷菜之意在乎“金”,现实生活中的“月光族”花上几天的功夫就摇身变作“百万富翁”,游戏“实现”了现实中不可能成真的梦想。虽说心理学家曾建议: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不妨做点“白日梦”,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但如果沉溺其中,结果必然“被游戏玩了”。
最后,“偷菜文化”与转型时期的公众心理氛围难以兼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腐败、价值失范、道德滑坡,时有发生的偷公款、偷税、偷文字乃至“偷人”的社会乱象,将人们的心理容忍度迫降到极为脆弱的程度,也就无怪乎当网络偷菜引领的“偷菜文化”竟然明火执仗的宣扬:大家偷,才是真的偷。无数道德捍卫者“恶屋及乌”,拍案而起。
毕竟E时代有太多的快餐文化、流星文化,很多时候大众面对眼花缭乱的选项,除了无所适从,就是喜新厌旧。作为一款网络游戏,农场“偷菜文化”即使真的成了“流行病”,也请让它火爆的来,让它“好好的去”。但游戏热可以降温,唯有现代人的田园情结却是挥之不去的。于是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 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后现代版本“偷菜文化”有两种版本:校园版本和郊游版本。笔者在网上多方搜罗发现校园版本有两种:一种是游戏模拟型,如某小学将网络游戏的理念引入教育中,将“开心农场”的模式转化成一种对学生的激励模式,将过去综合考证学生的小红花化身为大白菜、香蕉等,竟然空前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另一种是真实菜园型,如某小学针对沉迷网络偷菜的孩子在现实中却五谷不分,专门开辟“学农基地”,种植瓜菜蔬果。学校菜园全部由学生自己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每天早上、中午或者放学后,学生们便奔向自己的“开心农场”,浇水除草,料理自己的“菜园”。连续几个月下来,一块块菜地成了学生们课余最爱去的地方。孩子们在“汗滴禾下土”的耕耘中,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
从沉迷于网络中的“开心农场”到加入现实版的“会员农庄”,闲暇时做一名“开心农夫”正悄然风靡于一些大城市白领中。在头脑活络之人的一番筹划下,网络农场被搬到现实中:经营者把农田划分成许多小块,出租给空闲时间来耕作的“城市农夫”,“农夫们”可以自己给土地取名,可种植各种蔬菜瓜果,也可从好友处偷取;收获的果实可以带走,也可以卖给农家乐;当主人无暇照管菜园,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各场主的农场进行照管。因此不用担心瓜菜长虫或干旱甚至被偷。
从老祖宗的“田园偷秀”到赛博空间的“偷闲”,而今“偷菜文化”终于有了回归田园的契机: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其策划者由网络偷菜获得灵感,可以说是对早已兴起的农业生态旅游的人性化改良。而从其实际影响上看,除了具有网络偷菜的缓减压力、增进交往的作用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网络偷菜的消极影响:与真实的土地和瓜果零距离接触的体验与记忆,将会一次又一次的把沉溺于网络的宅男宅女们拖离电脑,“吸”出蜗居,有益其身心健康;而且现实农场是有章法的:比如有的农场规定,偷取跟自己无往来的园主的果实将会被罚款,这样一来劳动的辛苦加上规则的制约,就使那些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儿童庐舍”,再也不可能混淆现实和虚拟现实了。而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创业项目,这种经营模式甚至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这现实的农场比起虚拟的开心农场更能让我们徜徉纯朴,感受自然,偶尔来到这样的农场洗去一身的风尘,会让自己轻松许多……。
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精彩刚刚上演!
参考文献:
[1] 佚名:《外媒关注开心农场:中国拥有最多“在线农民”》,凤凰网,2009年10月30日。
http://media.ifeng.com/news/newmedia/web/200910/1030_4266_1412544.shtml.
[2]王涛:《[中秋习俗]苗族的跳月与侗族的偷月亮菜》,搜狐网,2004年9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4-09-20/1714372012
8s.shtml.
[3] 刘栋、孙霏:《你最近去菜园了么?“开心农场”走进现实》,东方网,2009年08月23日。
http://whb.eastday.com/eastday/whsd/w/20090823/u1a619228.html.
作者简介:王秀艳,女,1976—,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女性主义、民俗文化,工作单位:德州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偷菜文化 跨时空 前现代 现代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要说2009年最流行的两样东西是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甲流和偷菜。“偷菜”是指在网络虚拟的农场中摘取好友果实。用户扮演一位农场主,在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果实成熟之后,如不及时收取,就可能被好友偷摘。正是:忽如一夜偷风来,千男万女争偷菜。国外媒体甚至声言,“中国社交网站虚拟世界,一场新的‘土地革命’正在爆发”。
一 前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殊不知,“偷菜文化”的基因,还来自我们老祖宗的遗传呢。想当年老祖宗的偷菜,那可是不折不扣的“田园真人秀”版本:偷菜主要发生在传统节日中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前者名曰“偷青”,后者叫做“摸秋”、偷月亮菜等。以下选自网友的博客:
镜头一:偷青
老年人说:元宵节“偷青、吃青,一年无灾星,越活越年轻”。“偷”什么呢?那是象征性的,青菜一棵两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几根。“偷”什么人的呢?专选家里女人比较“恶”,会骂人的,偷了让她骂,就把“灾星”骂掉了。什么时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看完花灯、狮子后回家时,按预先选定的目的地,“顺手牵羊”偷了回来。时间多是深夜一两点钟,早已肚饿,便烧火洗菜,和着元宵节吃剩的肉汤、酥肉、盘子菜之类,煮得烫烫的,热热闹闹吃完才上床睡觉,这个年也就快快乐乐过完了。
镜头二:摸秋
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流行着“摸秋”的习俗。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而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
镜头三: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
可见前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从动机上讲:一为祈福消灾(青与“清”谐音),祛晦气;二为求子或助人得子;三为以果蔬为媒(青与“情”谐音),求姻缘。偷的时候讲究月圆花好、温馨诗意的场景:元宵和中秋分别是传统节日中最具破禁狂欢和温馨浪漫色彩的两个节日。而且似乎更重视偷后的被骂和“吃”,往往故意声张,“贼喊捉贼”。后来则由于人们更多的体验到偷菜摸瓜作为交往游戏的乐趣,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型的习俗自然变异,人们“偷并快乐着”,这种快乐来自偷与被偷的那种期待、欣喜、宽容与默契,来自平日饱受礼教禁忌的青年男女以“偷”传情达意的浪漫与温馨。
作为农耕社会流光溢彩的风俗段落,“偷青”源于何时尚没有确切考证,但即使按民间传说最迟始于两宋时代,距今也有上千年历史。在农耕社会,这种“偷菜文化”作为春节的完美收尾,是传统节日“破禁文化”的经典事象:在传统文化中,古人在特定节气或节日会打破日常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的禁忌,这样做的动机多是由于“天人合一”的原始信仰或禳灾祛晦、姻缘、求子等世俗愿望。破禁即打破日常的规则与禁忌。常日设禁和节日破禁形成的张力,是传统节日美学意蕴生发的重要源泉。在现代社会仍有少数农村或少数民族居住区保留这一习俗,甚至有农村长大的城里人元宵夜会到郊区菜园偷青,以重温那充满童趣的经历。
二 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关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姑且提出三个问题:问题一:“偷菜文化”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火爆?
个中原因笔者将其归结为:看上去很美+禁果效应。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偷菜游戏火爆的原因:心理放松、心理寄托、心理补偿、心理依赖、心理强迫等。笔者以为,虽然这些分析十分精辟,但将之放到其他许多流行的网络游戏上同样适合,因此没有揭示出“偷菜”短期蹿红的独特原因,而且与偷菜同时推出的其它几个游戏,如抢车位、好友买卖等,同样是网页游戏,操作简单,且具有上述心理作用,但其风行程度比之偷菜逊色很多,这个应如何解释?
笔者以为,“偷菜文化”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与其它游戏的共性外,更在于其“看上去很美”的个性。它的“美”,恰在于切合了现代都市人普遍怀有的“精神去现代化”心理。陶渊明讲的“久在藩篱中,复得返自然”,在现代城市化的高歌猛进中,“锄豆南山下”的田园生活渐行渐远,由于都市人“心灵缺氧”,这种渐远的距离更生发出莫名的新鲜和怀旧的美感。而其它网络游戏虽然也会形成网络依赖,但不会有农场这种“耳目一新,洗心洗肺”的独特效果。
其次,农场游戏妙在一个“偷”字。正是由于“偷”被现实世界所禁止,才在特定的网络时空中产生了一种“禁果效应”。同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往往承受来自工作、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往往忙者想偷闲,闲者无聊赖,就使这种禁果效应被无限放大,一旦有了可以宣泄的出口,一时间便一发不可收拾。
问题二:“偷菜文化”名噪一时的同时却也谤满天下,究竟为何?
在百度输入“偷菜文化”,会得到18000多个相关文本和视频。浏览一下,则不时发现有“道德拷问、劣根性”等字眼跳入视线。概言之,批评家们的矛头主要针对两点:一是:“偷”为道德所不齿,为法律所不容。就连有关部门不也一声令下,将偷菜改为摘菜吗?正是,古有“偷”青“摸”秋,今有“摘”菜,一如老祖宗风雅含蓄的话语处理风格是也。
其二是虚拟的“偷”扰乱了现实生活,甚至使很多人“失控”。间或有人因怕贼偷,又或做贼惦记别家,忙趁月黑风高多偷快摘,于是乎黑白颠倒生物钟混乱,失眠者有之,失职失恋失业者亦有之。偷菜引发的奇闻怪事时有曝光,令人大跌眼镜,啼笑皆非。
问题三:“偷菜文化”能否作为破禁文化的现代版本,长久发挥作用?
前现代版本“偷菜文化”作为破禁文化的经典事象,作为农耕社会一种公众释压方式和交往游戏能久远传承,甚至至今余韵犹存,那么农场偷菜引领的现代版本“偷菜文化”,能否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释压方式而长久存在呢?对此似乎不容乐观回答。
首先,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农耕文化的田园流水已去而不返,农耕社会的原始信仰也被现代工业社会的科学理性“祛魅化”了:现代社会如果有人声称偷菜挨骂可带来好运,偷瓜摸枣能求得贵子,那无疑会被视为另类的“老迷信”而遭到讥嘲。没有农耕社会特有的原始信仰作为凭依,也无法真实体验田间月下纯粹诗意童趣的快乐,网络偷菜缺乏长久的动力、魅力。实际上很多玩家成为“拿起鼠标偷菜,放下鼠标发牢骚”的人。
其次,虚拟时空对真实时空产生了消极影响。“两个时空”的关系,因为偷菜旋风带来的若干奇闻怪事而被分外桌面化了。偷菜旋风所及之处,已经形成了由办公室庐舍、学生庐舍和儿童庐舍三大部落组成的网络“庐舍族”。庐舍是英语loser(失败者)的音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庐舍”描绘的是一种低效使用网络、沉湎网络、长期使用网络却对社会价值贡献不多、无所建树的网络失败者。反庐舍运动也由办公室庐舍延伸到反学生庐舍和儿童庐舍,此事件激活了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的重新思考。
再次,脱胎于E时代的“偷菜文化”,明显带有现代商业社会的特有标签:物欲、攫取、占有。在这个游戏中,最令多数玩家痴迷的除了偷菜瞬间的猎奇刺激,恐怕就是伴随着金币增加和等级升高带来的“成就欲”和“财富欲”的满足:偷菜之意在乎“金”,现实生活中的“月光族”花上几天的功夫就摇身变作“百万富翁”,游戏“实现”了现实中不可能成真的梦想。虽说心理学家曾建议: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不妨做点“白日梦”,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但如果沉溺其中,结果必然“被游戏玩了”。
最后,“偷菜文化”与转型时期的公众心理氛围难以兼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腐败、价值失范、道德滑坡,时有发生的偷公款、偷税、偷文字乃至“偷人”的社会乱象,将人们的心理容忍度迫降到极为脆弱的程度,也就无怪乎当网络偷菜引领的“偷菜文化”竟然明火执仗的宣扬:大家偷,才是真的偷。无数道德捍卫者“恶屋及乌”,拍案而起。
毕竟E时代有太多的快餐文化、流星文化,很多时候大众面对眼花缭乱的选项,除了无所适从,就是喜新厌旧。作为一款网络游戏,农场“偷菜文化”即使真的成了“流行病”,也请让它火爆的来,让它“好好的去”。但游戏热可以降温,唯有现代人的田园情结却是挥之不去的。于是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 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
后现代版本“偷菜文化”有两种版本:校园版本和郊游版本。笔者在网上多方搜罗发现校园版本有两种:一种是游戏模拟型,如某小学将网络游戏的理念引入教育中,将“开心农场”的模式转化成一种对学生的激励模式,将过去综合考证学生的小红花化身为大白菜、香蕉等,竟然空前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另一种是真实菜园型,如某小学针对沉迷网络偷菜的孩子在现实中却五谷不分,专门开辟“学农基地”,种植瓜菜蔬果。学校菜园全部由学生自己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每天早上、中午或者放学后,学生们便奔向自己的“开心农场”,浇水除草,料理自己的“菜园”。连续几个月下来,一块块菜地成了学生们课余最爱去的地方。孩子们在“汗滴禾下土”的耕耘中,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
从沉迷于网络中的“开心农场”到加入现实版的“会员农庄”,闲暇时做一名“开心农夫”正悄然风靡于一些大城市白领中。在头脑活络之人的一番筹划下,网络农场被搬到现实中:经营者把农田划分成许多小块,出租给空闲时间来耕作的“城市农夫”,“农夫们”可以自己给土地取名,可种植各种蔬菜瓜果,也可从好友处偷取;收获的果实可以带走,也可以卖给农家乐;当主人无暇照管菜园,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各场主的农场进行照管。因此不用担心瓜菜长虫或干旱甚至被偷。
从老祖宗的“田园偷秀”到赛博空间的“偷闲”,而今“偷菜文化”终于有了回归田园的契机: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其策划者由网络偷菜获得灵感,可以说是对早已兴起的农业生态旅游的人性化改良。而从其实际影响上看,除了具有网络偷菜的缓减压力、增进交往的作用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网络偷菜的消极影响:与真实的土地和瓜果零距离接触的体验与记忆,将会一次又一次的把沉溺于网络的宅男宅女们拖离电脑,“吸”出蜗居,有益其身心健康;而且现实农场是有章法的:比如有的农场规定,偷取跟自己无往来的园主的果实将会被罚款,这样一来劳动的辛苦加上规则的制约,就使那些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儿童庐舍”,再也不可能混淆现实和虚拟现实了。而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创业项目,这种经营模式甚至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这现实的农场比起虚拟的开心农场更能让我们徜徉纯朴,感受自然,偶尔来到这样的农场洗去一身的风尘,会让自己轻松许多……。
后现代版本的“偷菜文化”,精彩刚刚上演!
参考文献:
[1] 佚名:《外媒关注开心农场:中国拥有最多“在线农民”》,凤凰网,2009年10月30日。
http://media.ifeng.com/news/newmedia/web/200910/1030_4266_1412544.shtml.
[2]王涛:《[中秋习俗]苗族的跳月与侗族的偷月亮菜》,搜狐网,2004年9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4-09-20/1714372012
8s.shtml.
[3] 刘栋、孙霏:《你最近去菜园了么?“开心农场”走进现实》,东方网,2009年08月23日。
http://whb.eastday.com/eastday/whsd/w/20090823/u1a619228.html.
作者简介:王秀艳,女,1976—,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女性主义、民俗文化,工作单位:德州学院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