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得到改善。在教学中,教师越来越乐意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种教学行为确实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然而纵观实践过程,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区,笔者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本人的体会。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
“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课堂,“言必称情境”,创设情境似乎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部分教师甚至有了“情境”情结,达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的境地。他们根本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每一堂课都要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成了点缀课堂的“花瓶”,过于形式化、表演化。如在市优质课《稻作文化的印记》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有一位老师带来米糕,问学生它是什么做成的,还让学生说说我们乐清传统节日吃什么?从形式来看,学生气氛比较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却无法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
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缺乏“度”的限制,往往会失之过滥。“情境创设”也不例外,那种将创设情境“绝对化”,甚至“神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认为不创设情境教学理念就不新,课就不是好课的观念也是要不得的。课堂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创设情境,对于一些不便于用情境承载的教学内容,如果能从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来引入、展开,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效果一定会比创设一些看似热闹,却缺乏数学内涵的情境好得多。
误区二:重趣味轻实效
在市优质课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热闹的山谷》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有这样的情境创设:村长的困惑——如何解决环境污染,让学生模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从表面来看,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学生在情绪激动过后,对教学产生了多少思考?教师创设的美丽多彩的画面干扰了学生的探究视觉,造成了“乱花迷人眼”的现象,导致探究内容游离于问题之外,改变了历史与社会课的性质,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讓过多的非历史与社会信息干扰、弱化历史与社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思维的发展,应找准情境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情境,争取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历史与社会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情境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创设情境不仅要关注其趣味性,更要关注其真实性和有效性,让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误区三:重生活轻知识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有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挖空心思搜集生活素材,力求把自己创设的情境都能贴上一个“生活”标签,致使有的为联系而联系,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照搬生活场景;有的将两者混为一谈。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变革与争霸”的教学中,有一环节“忆历史,看今朝”,出示材料当前台湾的统一问题,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比较贴近生活,然而与本课时的内容却毫无关系。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千万不要为“生活化”而胡乱编造,否则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创设情境不能一味热衷于联系生活,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将“历史与社会味”与“生活味”有机融合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主动地去尝试和探索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所列的这些不良症状告诉我们,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趣味与实效、生活与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乐清市乐成镇第一中学)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
“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课堂,“言必称情境”,创设情境似乎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部分教师甚至有了“情境”情结,达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的境地。他们根本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每一堂课都要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成了点缀课堂的“花瓶”,过于形式化、表演化。如在市优质课《稻作文化的印记》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有一位老师带来米糕,问学生它是什么做成的,还让学生说说我们乐清传统节日吃什么?从形式来看,学生气氛比较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却无法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
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缺乏“度”的限制,往往会失之过滥。“情境创设”也不例外,那种将创设情境“绝对化”,甚至“神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认为不创设情境教学理念就不新,课就不是好课的观念也是要不得的。课堂并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创设情境,对于一些不便于用情境承载的教学内容,如果能从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来引入、展开,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效果一定会比创设一些看似热闹,却缺乏数学内涵的情境好得多。
误区二:重趣味轻实效
在市优质课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热闹的山谷》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有这样的情境创设:村长的困惑——如何解决环境污染,让学生模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从表面来看,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学生在情绪激动过后,对教学产生了多少思考?教师创设的美丽多彩的画面干扰了学生的探究视觉,造成了“乱花迷人眼”的现象,导致探究内容游离于问题之外,改变了历史与社会课的性质,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讓过多的非历史与社会信息干扰、弱化历史与社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思维的发展,应找准情境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情境,争取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历史与社会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情境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创设情境不仅要关注其趣味性,更要关注其真实性和有效性,让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误区三:重生活轻知识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有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挖空心思搜集生活素材,力求把自己创设的情境都能贴上一个“生活”标签,致使有的为联系而联系,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照搬生活场景;有的将两者混为一谈。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变革与争霸”的教学中,有一环节“忆历史,看今朝”,出示材料当前台湾的统一问题,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比较贴近生活,然而与本课时的内容却毫无关系。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千万不要为“生活化”而胡乱编造,否则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创设情境不能一味热衷于联系生活,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将“历史与社会味”与“生活味”有机融合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主动地去尝试和探索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所列的这些不良症状告诉我们,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趣味与实效、生活与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乐清市乐成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