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电能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加大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所以电力企业必须要不断的从技术措施上提高供电可靠性,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对此本文分析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其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措施
引言
配电网可靠运行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经济性的重要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程度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个供电企业必须对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1、提高配電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电力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也是体现供电企业电能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配电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是向用户供应与分配电能的关键环节。配电网的可靠性供电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提供可靠的电能支持,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前提。鉴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表现形式
配网供电可靠性就是在电力系统供电出现故障时,能够将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并且系统还能保持正常运行,这种减小故障、保持运行的能力就是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衡量配电网的可靠性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2.1、具有可靠的设备
配电网中所用到的各种线路、设备、保护装置等,都属于配电网的设备范畴,这些设备要完整,状态一直良好,运行时可靠,并且正常发挥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各种功能。
2.2、整个系统设备的匹配度
配电网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配合性,也就是各个环节的匹配度,如果就单独设备而言,性能良好,而与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匹配度不好或者不匹配,不但不能发挥该设备的作用,而且也减小了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2.3、运行系统的可靠程度
把所有设备组合起来,在配电网系统中配置了线路、设备、控制、保护等设备,进行联合调试,成为既能安全供电,又能进行安全防护,还可以具有自愈的能力配电网络。
2.4、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系统停电,对每个用户来讲,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根据用户性质和影响程度,供电部门对用户进行了分级,对重要用户的供电连续程度,也是衡量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个指标。综上所述,所谓配电网可靠性,实质上就是配电网整个系统的持续供电能力以及对用户供电的保障能力。
3、我国配电网管理现状及不足
我国配电网同用户直接相连,各种设备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涉及多个专业,配电网管理任务繁重,加之国家对配电网建设重视度不够,配电网结构薄弱,技术设备落后,在配电网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管理规程不健全:很多供电公司在配电网管理上没有健全的管理规程,缺乏配电管理的专门部门,在配电管理上职能分工不清,出现问题后不能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而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在作业模式上,不能实现异地的跨专业、跨部门协同工作。
(2)硬件配套差:配电网内的电源点同城乡建设发展相比远远滞后,限制了电能输出;在城乡高速发展的建设速度下,电网负荷高速增长,电力配套设施跟不上城乡建设步伐,输电线线路长,半径小,瓶颈效应明显;配电网出线通道不适应城市规划,使得线路经常需要更换改道,线路结构更为复杂,严重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高效配电网管理网络,管理硬件不足,难以对配电网内的配电结点进行及时处理。
4、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策略措施
4.1、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提升输电网结构。按照输电网可靠性的公式,电网设备及接线模式同电网可靠性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电网可靠性,必须不断提升输电网结构。①选择安全可靠的供电设备及发电设备,确保输电网同电源建立坚强的电气联系;②输电网规划建设中对中药线路需采取双回的线路供电形式,增强线路传输自然功率,提高静态储备;③增加输电网线路开关数量,架设分支线路,缩小停电面积;④在居民住户集中路段需采用架空绝缘线路进行电网建设,或者铺设地下电缆线路。
(2)采取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供电中应采取同本地发展相适应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方案,利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手段,对电网设备,实时状态,潮流、负荷状况及开关的动作次数这些监测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并对这些数据资料仔细分析,实施网络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制定最优化的配电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带电作业的开展。严格执行配电网运行的相关规定,在确保供电安全前提下,开展带电作业,使配电线路检修时的停电时间尽可能缩短。
4.2、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1)加强线路巡查,落实管理责任制
电力企业在对配电网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要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线路设备故障问题,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以降低停电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线路设备巡视过程中,应对易发热部位进行相应的编号与建档,做好巡查记录,以充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将巡查发现的漏洞应制定合适的检修计划,以将故障问题逐一消除。同时,还要线路设备的防雷工作,并缩短线路的抢修时间。对于防雷器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要严格检查,以保证线路的良好防雷,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应用先进设备,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在配电网线路管理中应用先进的设备,以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从而实时掌握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电网某段线路出现故障时,配电网自动化会实现对故障段的有效隔离,并保持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根据当地的供电情况,选择一套自动化系统方案,在进行配电网的自动监控同时,也对电网实时状态、开关动作次数以及负荷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并实施网络管理,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另外,联络与切换开关之间的配合,能够使故障引起的失电负荷转移到相关的电力系统中恢复供电,能有效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3)改革停电检修制度,做好计划停电工作
转变传统的停电检修观念,并采用分段停电申请等措施,以在保证安全供电的基础上不安排带电作业项目的停电。通过对停电检修制度进行改革,以对计划停电实施更加严格、精细的管理与控制。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停电方式主要包括:①计划停电。根据月生产计划的实际需求,在月底向调度申请下一个月的停电计划。②临时停电。对故障的处理,向调度申请临时性停电。③夜间停电。对于工作量比较小,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夜间检修,虽然无法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但能有效降低电能的耗损。
(4)加强对故障抢修的管理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网故障抢修时间同供电安全可靠性直接相关,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必须加强对故障抢修的管理,缩短故障抢修时间。要做到这点,需要在全面提升抢修人员专业素质基础上,做好电网故障抢修中检修管理,通信管理及交通管理,管理好一切抢修中的基础物质,只有这样才能为故障抢修节省更多时间。
结束语
配电网直接与用户相连,其可靠性对电力企业和用户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近年来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我们的电力企业也要做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将配电网规划及改造供电可靠性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为电力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麦友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123.
[2]吉利.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58-60.
[3]朱圣龙.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5:176.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措施
引言
配电网可靠运行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经济性的重要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程度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个供电企业必须对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1、提高配電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电力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也是体现供电企业电能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配电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是向用户供应与分配电能的关键环节。配电网的可靠性供电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提供可靠的电能支持,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前提。鉴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表现形式
配网供电可靠性就是在电力系统供电出现故障时,能够将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并且系统还能保持正常运行,这种减小故障、保持运行的能力就是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衡量配电网的可靠性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2.1、具有可靠的设备
配电网中所用到的各种线路、设备、保护装置等,都属于配电网的设备范畴,这些设备要完整,状态一直良好,运行时可靠,并且正常发挥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各种功能。
2.2、整个系统设备的匹配度
配电网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配合性,也就是各个环节的匹配度,如果就单独设备而言,性能良好,而与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匹配度不好或者不匹配,不但不能发挥该设备的作用,而且也减小了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2.3、运行系统的可靠程度
把所有设备组合起来,在配电网系统中配置了线路、设备、控制、保护等设备,进行联合调试,成为既能安全供电,又能进行安全防护,还可以具有自愈的能力配电网络。
2.4、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系统停电,对每个用户来讲,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根据用户性质和影响程度,供电部门对用户进行了分级,对重要用户的供电连续程度,也是衡量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个指标。综上所述,所谓配电网可靠性,实质上就是配电网整个系统的持续供电能力以及对用户供电的保障能力。
3、我国配电网管理现状及不足
我国配电网同用户直接相连,各种设备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涉及多个专业,配电网管理任务繁重,加之国家对配电网建设重视度不够,配电网结构薄弱,技术设备落后,在配电网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管理规程不健全:很多供电公司在配电网管理上没有健全的管理规程,缺乏配电管理的专门部门,在配电管理上职能分工不清,出现问题后不能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而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在作业模式上,不能实现异地的跨专业、跨部门协同工作。
(2)硬件配套差:配电网内的电源点同城乡建设发展相比远远滞后,限制了电能输出;在城乡高速发展的建设速度下,电网负荷高速增长,电力配套设施跟不上城乡建设步伐,输电线线路长,半径小,瓶颈效应明显;配电网出线通道不适应城市规划,使得线路经常需要更换改道,线路结构更为复杂,严重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高效配电网管理网络,管理硬件不足,难以对配电网内的配电结点进行及时处理。
4、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策略措施
4.1、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提升输电网结构。按照输电网可靠性的公式,电网设备及接线模式同电网可靠性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电网可靠性,必须不断提升输电网结构。①选择安全可靠的供电设备及发电设备,确保输电网同电源建立坚强的电气联系;②输电网规划建设中对中药线路需采取双回的线路供电形式,增强线路传输自然功率,提高静态储备;③增加输电网线路开关数量,架设分支线路,缩小停电面积;④在居民住户集中路段需采用架空绝缘线路进行电网建设,或者铺设地下电缆线路。
(2)采取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供电中应采取同本地发展相适应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方案,利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手段,对电网设备,实时状态,潮流、负荷状况及开关的动作次数这些监测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并对这些数据资料仔细分析,实施网络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制定最优化的配电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带电作业的开展。严格执行配电网运行的相关规定,在确保供电安全前提下,开展带电作业,使配电线路检修时的停电时间尽可能缩短。
4.2、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1)加强线路巡查,落实管理责任制
电力企业在对配电网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要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线路设备故障问题,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以降低停电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线路设备巡视过程中,应对易发热部位进行相应的编号与建档,做好巡查记录,以充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将巡查发现的漏洞应制定合适的检修计划,以将故障问题逐一消除。同时,还要线路设备的防雷工作,并缩短线路的抢修时间。对于防雷器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要严格检查,以保证线路的良好防雷,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应用先进设备,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在配电网线路管理中应用先进的设备,以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从而实时掌握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电网某段线路出现故障时,配电网自动化会实现对故障段的有效隔离,并保持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根据当地的供电情况,选择一套自动化系统方案,在进行配电网的自动监控同时,也对电网实时状态、开关动作次数以及负荷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并实施网络管理,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另外,联络与切换开关之间的配合,能够使故障引起的失电负荷转移到相关的电力系统中恢复供电,能有效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
(3)改革停电检修制度,做好计划停电工作
转变传统的停电检修观念,并采用分段停电申请等措施,以在保证安全供电的基础上不安排带电作业项目的停电。通过对停电检修制度进行改革,以对计划停电实施更加严格、精细的管理与控制。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停电方式主要包括:①计划停电。根据月生产计划的实际需求,在月底向调度申请下一个月的停电计划。②临时停电。对故障的处理,向调度申请临时性停电。③夜间停电。对于工作量比较小,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夜间检修,虽然无法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但能有效降低电能的耗损。
(4)加强对故障抢修的管理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网故障抢修时间同供电安全可靠性直接相关,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必须加强对故障抢修的管理,缩短故障抢修时间。要做到这点,需要在全面提升抢修人员专业素质基础上,做好电网故障抢修中检修管理,通信管理及交通管理,管理好一切抢修中的基础物质,只有这样才能为故障抢修节省更多时间。
结束语
配电网直接与用户相连,其可靠性对电力企业和用户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近年来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我们的电力企业也要做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将配电网规划及改造供电可靠性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为电力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麦友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123.
[2]吉利.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58-60.
[3]朱圣龙.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