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数学 阅读 能力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数学阅读的特性
一是数学语言的多样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 并且这种语言有别于日常语言和其它的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 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这就需要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转换语言形式,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这给阅读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是数学阅读材料呈现的严谨及精简性。
数学材料是由数学语言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来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需要阅读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特别是在概念的表述上几乎达到不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阅读者必须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新的结论。即使是应用问题,也是用各种理论知识来解决。没有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是很难读懂的。
由此可见,数学阅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自己在數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数学素质。只有用心去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四是数学形式的多变性。
数学形式的多变性,是数学阅读的特性之一,学生往往因为对数学问题的结构认识不清,影响了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高中生数学的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阅读兴趣。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困难的,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不是因为是主科,高考要考,他们才不会去学呢!更不用说去主动阅读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要新而有趣,有针对性和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有趣的和有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数学材料。
当学生具有阅读数学材料的动机和兴趣时,教师应教会他们怎么去读,授之以渔。而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具体化,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它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现实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并适当渗透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既反映了作为科学数学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而学生不会把阅读数学教科书作为一种娱乐性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要循序渐进,从扶读到引读最终到放读,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信息进行转化、解释及推断。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这里面包括了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善于捕捉数学问题。
3、实施分层阅读。
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在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精读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词、句,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或替代,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会判断某一实例是否符合概念,能对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联系和区别,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精读公式、算理,能理解并用数学语言描述,说明计算的方法和理由。精读应用题的例题,能看懂解题的过程,掌握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并探索不同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速读和精读之间。
4、课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程度等因素制约,课堂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个别辅导等形式进一步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实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习题,进一步拓展这些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以及课外习题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形式,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进一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巩固一些基本解题方法。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各尽所需,挖掘潜能。
关键词 数学 阅读 能力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数学阅读的特性
一是数学语言的多样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 并且这种语言有别于日常语言和其它的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 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这就需要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转换语言形式,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这给阅读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是数学阅读材料呈现的严谨及精简性。
数学材料是由数学语言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来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需要阅读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特别是在概念的表述上几乎达到不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阅读者必须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新的结论。即使是应用问题,也是用各种理论知识来解决。没有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是很难读懂的。
由此可见,数学阅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自己在數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数学素质。只有用心去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四是数学形式的多变性。
数学形式的多变性,是数学阅读的特性之一,学生往往因为对数学问题的结构认识不清,影响了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高中生数学的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阅读兴趣。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困难的,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不是因为是主科,高考要考,他们才不会去学呢!更不用说去主动阅读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要新而有趣,有针对性和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有趣的和有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数学材料。
当学生具有阅读数学材料的动机和兴趣时,教师应教会他们怎么去读,授之以渔。而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具体化,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它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现实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并适当渗透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既反映了作为科学数学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而学生不会把阅读数学教科书作为一种娱乐性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要循序渐进,从扶读到引读最终到放读,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信息进行转化、解释及推断。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这里面包括了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善于捕捉数学问题。
3、实施分层阅读。
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在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精读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词、句,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或替代,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会判断某一实例是否符合概念,能对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联系和区别,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精读公式、算理,能理解并用数学语言描述,说明计算的方法和理由。精读应用题的例题,能看懂解题的过程,掌握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并探索不同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速读和精读之间。
4、课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程度等因素制约,课堂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个别辅导等形式进一步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实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习题,进一步拓展这些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以及课外习题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形式,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进一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巩固一些基本解题方法。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各尽所需,挖掘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