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办学理念;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学术自由
一、引言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1767-1835)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③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以上三点中①和③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①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如期举行,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③到2007年,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④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缺失了什么?中國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青年必读书》)?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梅贻琦)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优点突出的同时,其弊彰显。
1.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硬着头皮背题,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不求甚解,仅要形式(作业),只重结果(入党)。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但是,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可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提高心灵的境界,走向“完人”发展。
2.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都是不足取的。”因此,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思考中有哲理,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教授治校,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大学之长是校长,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國家的目标和利益,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为学校服务,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我们可知,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平原.大学三问[J].书城,2003,(7).
[3][德]彼德·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北京商务印馆,199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9]刘海霞.2007年度教育盘点之外语培训行业消费调查[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80115/n254677364.shtml,2008-01-15.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1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M].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
[15]袁行霈.国学与二十一世纪[J].光明日报,2006-1-10.
[16]中宣部理论局.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关键词:办学理念;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学术自由
一、引言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1767-1835)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③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以上三点中①和③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①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如期举行,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③到2007年,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④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缺失了什么?中國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青年必读书》)?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梅贻琦)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优点突出的同时,其弊彰显。
1.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硬着头皮背题,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不求甚解,仅要形式(作业),只重结果(入党)。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但是,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可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提高心灵的境界,走向“完人”发展。
2.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都是不足取的。”因此,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思考中有哲理,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教授治校,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大学之长是校长,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國家的目标和利益,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为学校服务,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我们可知,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平原.大学三问[J].书城,2003,(7).
[3][德]彼德·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北京:北京商务印馆,199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9]刘海霞.2007年度教育盘点之外语培训行业消费调查[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80115/n254677364.shtml,2008-01-15.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1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M].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
[15]袁行霈.国学与二十一世纪[J].光明日报,2006-1-10.
[16]中宣部理论局.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