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数额庞大、用途不清、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度的漏洞和滞后。一直以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法都采取的是“放羊式”,随着我国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大力推广,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本文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当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预防风险,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提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虽然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意识,要么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要么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领导简单地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这一工作交给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制定几个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就可以了,不了解、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全员参与,错误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忽视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学习,以至于基层员工根本不知道内部控制是怎么一回事,导致内部控制各项工作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只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出原则性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标准和内容进行框架性指导,各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对《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并针对单位的特定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经验惯例,设计一套适合本单位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些单位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授权审批不完善,存在漏洞。例如,有的经济业务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对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即“三重一大”业务,未严格贯彻执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
二是不相容岗位未完全分离。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人员紧张,确实存在会计人员配备不符合规定、无证上岗、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未实现完全分离等现象,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风险。
三是未实现归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有些经济活动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开展,需要各部门协同完成,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没有设立独立的内控机构和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各部门就可能相互推诿扯皮,影响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
四是部门预算控制薄弱。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例如,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预算批复的额度和规定的开支范围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又如,政府采购业务未按照规定的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流程办理,存在无预算超预算自行采购的现象。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存在无证上岗、一人多岗等现象,造成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会计诚信道德缺失;二是会计核算不合规。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财务信息编报不及时准确,内容不完整,许多单位会计核算未按照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核算,存在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项目未设明细账单独核算等现象,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三是预算编制和执行随意性较大,决算编制账表不符、超预算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账实不符,未实行资产和现金定期盘点制度,未建立严格的资产出入库制度,政府采购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采购手续,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四)缺乏内部审计及监督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编制有限,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即使有的部门承担内部审计和监督的职能,但是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强,在审计过程中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执行相关职能的效率评价不够客观全面,无法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实现有效的监督,因此导致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有的单位仅仅靠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而这些部门往往只注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的监督,忽视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督导,而且这些审计都是事后审计,无法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观念
首先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使其充分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其法定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其次,要单独设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牵头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能作用,实现内部控制归口管理;最后,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对单位所有人员进行有关内控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内部各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经验惯例,设计一套适合本单位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一是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二是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预算编制要全面细化,核定具体支出额度,具体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要严格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真正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制定及时、准确的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定期报告预算执行进度,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范滥用预算额度等情况的发生;三是加强资产和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要合法合规,要实行财务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政府采购业务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超预算采购现象。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必须重视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出台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范单位会计处理程序,保证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记账合法合规;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举办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法制观念,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提高会计人员守法的自觉性和财务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规范财务报账流程,加强现金和票据管理,形成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完善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四)强化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定期对单位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对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违反党纪国法的犯罪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另外,单位内部审计还要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等社会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积极性。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在单位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使内部控制作为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真正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佳良.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EB/OL].www.xkdx.com.
[2]闫丽莉.探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05).
[3]孙思红.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0(03).
[4]杨旻,袁智,覃曼.如何改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0(02).
[5]马元琴,易旺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0(04).
[6]徐延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因及方法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作者单位:辽宁东戴河新区供水总公司)
当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预防风险,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提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虽然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意识,要么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要么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领导简单地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这一工作交给财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制定几个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就可以了,不了解、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全员参与,错误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忽视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学习,以至于基层员工根本不知道内部控制是怎么一回事,导致内部控制各项工作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只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出原则性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标准和内容进行框架性指导,各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对《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并针对单位的特定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经验惯例,设计一套适合本单位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些单位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授权审批不完善,存在漏洞。例如,有的经济业务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对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即“三重一大”业务,未严格贯彻执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
二是不相容岗位未完全分离。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人员紧张,确实存在会计人员配备不符合规定、无证上岗、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未实现完全分离等现象,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风险。
三是未实现归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有些经济活动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开展,需要各部门协同完成,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没有设立独立的内控机构和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各部门就可能相互推诿扯皮,影响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
四是部门预算控制薄弱。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例如,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预算批复的额度和规定的开支范围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又如,政府采购业务未按照规定的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流程办理,存在无预算超预算自行采购的现象。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存在无证上岗、一人多岗等现象,造成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会计诚信道德缺失;二是会计核算不合规。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财务信息编报不及时准确,内容不完整,许多单位会计核算未按照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核算,存在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项目未设明细账单独核算等现象,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三是预算编制和执行随意性较大,决算编制账表不符、超预算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账实不符,未实行资产和现金定期盘点制度,未建立严格的资产出入库制度,政府采购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采购手续,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四)缺乏内部审计及监督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编制有限,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即使有的部门承担内部审计和监督的职能,但是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强,在审计过程中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执行相关职能的效率评价不够客观全面,无法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实现有效的监督,因此导致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有的单位仅仅靠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而这些部门往往只注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的监督,忽视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督导,而且这些审计都是事后审计,无法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观念
首先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使其充分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其法定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其次,要单独设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牵头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能作用,实现内部控制归口管理;最后,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对单位所有人员进行有关内控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内部各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经验惯例,设计一套适合本单位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一是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二是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预算编制要全面细化,核定具体支出额度,具体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要严格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真正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制定及时、准确的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定期报告预算执行进度,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范滥用预算额度等情况的发生;三是加强资产和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要合法合规,要实行财务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政府采购业务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超预算采购现象。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必须重视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出台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范单位会计处理程序,保证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记账合法合规;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举办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增强会计法制观念,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提高会计人员守法的自觉性和财务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规范财务报账流程,加强现金和票据管理,形成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完善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四)强化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定期对单位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对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违反党纪国法的犯罪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另外,单位内部审计还要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等社会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建立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积极性。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在单位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使内部控制作为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真正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佳良.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EB/OL].www.xkdx.com.
[2]闫丽莉.探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05).
[3]孙思红.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0(03).
[4]杨旻,袁智,覃曼.如何改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0(02).
[5]马元琴,易旺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0(04).
[6]徐延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因及方法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作者单位:辽宁东戴河新区供水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