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型而重要的道德教育。《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确立了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的基础学科地位。因此,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学科教育优势,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一、挖掘教材内容,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地理课本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 自然地理方面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它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农业生产、城市乡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旅游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資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 也蕴含了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教材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
二、理论联系实际,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环境保护认同感。课余,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3]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论文、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开展第二课堂等形式,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式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于被学生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也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境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 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及5•12汶川大地震、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崇尚和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通过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一、挖掘教材内容,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地理课本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 自然地理方面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它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农业生产、城市乡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旅游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資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 也蕴含了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教材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
二、理论联系实际,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环境保护认同感。课余,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3]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论文、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开展第二课堂等形式,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 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式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于被学生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也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境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 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及5•12汶川大地震、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崇尚和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通过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