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魔术棒一点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点“词”成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一些比较陌生、比较抽象的词语,他们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品析词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词语蕴含的形象。
例如,在《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中,在教学“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这两个词语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炎热的夏天,天空中挂着一个红红的太阳。瞧,太阳发怒了,他不时喷出一团团烈焰,快把花草树木点燃了……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呀?
生:我想到了“骄阳似火”。你们看,这个“骄阳”不时地喷出一团团红彤彤的火。你们看,这个红通通的太阳可以用“骄阳似火”来形容。
生:太阳快把花草树木点燃了,简直就是“烈日炎炎”。
在这里,我让学生观看“骄阳似火”图来体验夏天的炎热,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这两个词语,学生的体验很到位,也很深刻。
二、减字感悟——道是无情却有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词语的运用是很巧妙的,教师可以通过减字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感悟,进而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及其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燕子》这一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把文章的第一段都背诵了,并且不多字、不漏字,你们真的很棒!接下来,老师也来背一背这一段好不好?”(我在背诵时故意漏掉了“小燕子”中的“小”字):
生:老师,你刚才背诵的时候漏字了,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少背了一个“小”字。老师,你太粗心了!
师:你听得真仔细,漏了“小”字,不要紧吧?
生:谁说不要紧,漏了“小”字燕子就不可爱了。
师:是呀,你的理解真深刻。同学们,“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是呀,如果就是“鬼”就不可爱了,看来这个“小”字还真少不得。那么,在第一段中,“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在以上教学中,我在背诵时故意漏掉“小”字,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对比词语的情境,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进行辨析。于是,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情感被调动起来了,领会出了“小”字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词语的感悟能力。
三、换词对比——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汉语词汇量大,其中的近义词很多,所以,培养小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换词。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会词语在表达、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第二段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换词感悟的。
师:同学们,这一段主要写了海的什么?
生:这一段主要写出了海的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师:那么这里有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生:我觉得“扑”字最能反映海浪汹涌、气势磅礴,因为“扑”字把海浪拟人化了。一个人突然“扑”过来,你看多可怕。
师:那么,在这里,我们把“扑”字换成“拍”字行吗?
生:不能!我觉得用“扑”字更准确,因为“拍”没有“扑”的力度大,不能很好地说明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生:“扑”与“拍”比起来,速度更快,因此,用“扑”字更准确。
生:我感觉用“拍”字太温柔了。这一段中有一句是“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的石凳掀到马路中央”,说明海浪是很凶猛的。
……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真正体会到了海浪汹涌、气势磅礴。看来,作者遣词造句非常精当。在这一段中,这个“扑”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海浪汹涌、气势磅礴的特点。我们真不能小看这个“扑”字啊!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扑”和“拍”这两个词语进行换词对比,不仅让学生感悟到词语含义的不同,更使学生走“进”词语,感受言语之精妙。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通过形象、减字、对比的手段来点“词”成金,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进行高质量的品词。
(责编侯艳星)
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一些比较陌生、比较抽象的词语,他们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品析词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词语蕴含的形象。
例如,在《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中,在教学“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这两个词语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炎热的夏天,天空中挂着一个红红的太阳。瞧,太阳发怒了,他不时喷出一团团烈焰,快把花草树木点燃了……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呀?
生:我想到了“骄阳似火”。你们看,这个“骄阳”不时地喷出一团团红彤彤的火。你们看,这个红通通的太阳可以用“骄阳似火”来形容。
生:太阳快把花草树木点燃了,简直就是“烈日炎炎”。
在这里,我让学生观看“骄阳似火”图来体验夏天的炎热,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这两个词语,学生的体验很到位,也很深刻。
二、减字感悟——道是无情却有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词语的运用是很巧妙的,教师可以通过减字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感悟,进而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及其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燕子》这一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把文章的第一段都背诵了,并且不多字、不漏字,你们真的很棒!接下来,老师也来背一背这一段好不好?”(我在背诵时故意漏掉了“小燕子”中的“小”字):
生:老师,你刚才背诵的时候漏字了,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少背了一个“小”字。老师,你太粗心了!
师:你听得真仔细,漏了“小”字,不要紧吧?
生:谁说不要紧,漏了“小”字燕子就不可爱了。
师:是呀,你的理解真深刻。同学们,“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是呀,如果就是“鬼”就不可爱了,看来这个“小”字还真少不得。那么,在第一段中,“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在以上教学中,我在背诵时故意漏掉“小”字,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对比词语的情境,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进行辨析。于是,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情感被调动起来了,领会出了“小”字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词语的感悟能力。
三、换词对比——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汉语词汇量大,其中的近义词很多,所以,培养小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换词。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会词语在表达、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第二段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换词感悟的。
师:同学们,这一段主要写了海的什么?
生:这一段主要写出了海的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师:那么这里有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生:我觉得“扑”字最能反映海浪汹涌、气势磅礴,因为“扑”字把海浪拟人化了。一个人突然“扑”过来,你看多可怕。
师:那么,在这里,我们把“扑”字换成“拍”字行吗?
生:不能!我觉得用“扑”字更准确,因为“拍”没有“扑”的力度大,不能很好地说明海浪汹涌、气势磅礴。
生:“扑”与“拍”比起来,速度更快,因此,用“扑”字更准确。
生:我感觉用“拍”字太温柔了。这一段中有一句是“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的石凳掀到马路中央”,说明海浪是很凶猛的。
……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真正体会到了海浪汹涌、气势磅礴。看来,作者遣词造句非常精当。在这一段中,这个“扑”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海浪汹涌、气势磅礴的特点。我们真不能小看这个“扑”字啊!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扑”和“拍”这两个词语进行换词对比,不仅让学生感悟到词语含义的不同,更使学生走“进”词语,感受言语之精妙。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通过形象、减字、对比的手段来点“词”成金,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进行高质量的品词。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