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西方“新史学”始终没有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主流,但东西方在现代教育研究的步调上保持着较多的一致性,有效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历史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实施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有效教学
一、历史有效教学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在笔者看来,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那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呢?从学生层面来看,“有效”的标准是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从高中历史教学层面来看,“有效”的标准是个体情感认识的发展、多元化历史思维的发展、对于生存现状的认识发展。
二、实施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有效的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有效”的观念。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以最优的方式和时间的分配去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的课堂,才有可能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课堂。
(二)有效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必须研究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这节课要谈论的主题是什么?应安排怎样的智力训练?传递怎样的历史视角?完成哪些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中来。最后,教师应使用量化评价标准。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是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分组式讨论、主题展示、学案教学、史料分析等常见方法。
2.大胆尝试活动教学法
虽然活动教学已基本不用,但是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活动教学确实有它的优势。如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总统、议会和联邦最高法官,用一个小话剧来表现三权如何分权与制衡的。据数据分析显示,从平均占时数来看,传统法的平均占时(包括准备部分)是2.25小时,活动法的平均占时是2.35小时;从学生的检测分数来看,使用传统法教学的平均分是71.33分,使用活动法教学的平均分是78.22分。从理论分析来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文化差异大的内容具体化,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处理好情境教学和有效教学之间的关系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大历史”观和人类文化学观念的产物,情境的设定是关键,是能完成三级教学目标的基础。但有些教师频繁地设置情境,使学生犹如处于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幕中,所以“十步一情境”的做法不可取,它是低效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情境的有效性,其次要考虑情境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又高效。
(四)合理运用有效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教学延续的参考标准。评价的有效是有效教学的最后一步,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自评。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学生自评比旁人的评价更有说服力;第二,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要结合。量化评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但它并不能涵盖所有,所以教师还需要非量化评价的配合;第三,注重课堂即时评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和即时。
无论如何,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过去辉煌的代言人,更应当成为未来道路的方向标,所以历史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框架,既兼顾效益,也传承文化,这样才能为历史这门学科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陶仲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有效教学
一、历史有效教学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在笔者看来,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那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呢?从学生层面来看,“有效”的标准是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从高中历史教学层面来看,“有效”的标准是个体情感认识的发展、多元化历史思维的发展、对于生存现状的认识发展。
二、实施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有效的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有效”的观念。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以最优的方式和时间的分配去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的课堂,才有可能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课堂。
(二)有效的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必须研究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这节课要谈论的主题是什么?应安排怎样的智力训练?传递怎样的历史视角?完成哪些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中来。最后,教师应使用量化评价标准。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合理运用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是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分组式讨论、主题展示、学案教学、史料分析等常见方法。
2.大胆尝试活动教学法
虽然活动教学已基本不用,但是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活动教学确实有它的优势。如在教学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总统、议会和联邦最高法官,用一个小话剧来表现三权如何分权与制衡的。据数据分析显示,从平均占时数来看,传统法的平均占时(包括准备部分)是2.25小时,活动法的平均占时是2.35小时;从学生的检测分数来看,使用传统法教学的平均分是71.33分,使用活动法教学的平均分是78.22分。从理论分析来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文化差异大的内容具体化,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处理好情境教学和有效教学之间的关系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大历史”观和人类文化学观念的产物,情境的设定是关键,是能完成三级教学目标的基础。但有些教师频繁地设置情境,使学生犹如处于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幕中,所以“十步一情境”的做法不可取,它是低效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情境的有效性,其次要考虑情境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又高效。
(四)合理运用有效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教学延续的参考标准。评价的有效是有效教学的最后一步,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自评。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学生自评比旁人的评价更有说服力;第二,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要结合。量化评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但它并不能涵盖所有,所以教师还需要非量化评价的配合;第三,注重课堂即时评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和即时。
无论如何,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过去辉煌的代言人,更应当成为未来道路的方向标,所以历史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框架,既兼顾效益,也传承文化,这样才能为历史这门学科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陶仲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