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激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课标强调,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要运用多种激趣方法,增强学生求知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以学为乐,学有所获。在平时的思品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激趣方法:
  1.导语引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用的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漫画导入法、重大实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开篇点题导入法、承前启后设问导入法、时政点评导入法等等。如在讲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用大家齐唱《春天的故事》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漫画添趣
  动用漫画,能增强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拒绝不良诱惑”时,采用大量的学生抽烟、吸毒、登陆不良网站上网等的危害的漫画,学生感受颇深,教育效果很好。
  3.实例激趣
  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能缩短教材理论与学生情感的距离,增强教育的真实性,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兴趣,并能认识到事情的实质。在教学“自我新认识”时,可利用教材47页插图,引入在赶车乘船中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议论纷纷,发言踊跃,教学效果明显会好。
  4.妙语增趣
  (1)引用笑话,阐明哲理,是寓教于乐的好形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个别学生说抽烟“酷”,教师怎么去向好的方向引导呢?可以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妨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4000余种物质。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2)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诗词警句,朗朗上口而又耐人寻味的歇后语、顺口溜,以及广为流传的民谣谚语,不仅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如:在讲“和谐校园,团结同学”时,可引用“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在讲“融入新集体”时,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等。
  5.设疑和解疑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6.活动延趣
  适时地转课堂为“故事会”、“座谈会”和“歌唱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让趣味弥漫课堂,激活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7.赏识催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善于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很好”、“回答得棒极了”、“你进步了”、“老师喜欢你”等赞赏词语;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及时作出积极评价,如:“好!”“你的思路很新颖!”“你的勇气很令人敬佩!”于是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力表现自己,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他们体会获到成功的快乐,就会产生乐学的愿望,树立学习的信心。
  8.融洽生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对其所教的那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所以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教师更要注重与学生感情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初中思品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相官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1前言  当今世界的短跑竞赛已进入了牙买加时代,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上,牙买加短跑选手几乎包揽了所有金牌,特别是博尔特分别打破了100米、200米、4×100米三项世界纪录。在2009年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牙买加天才短跑选手博尔特又以9"58的成绩打破其在北京奥运会上创的9"69的百米世界纪录。也就是说在当今世界上,随着短跑技术、战术体系不断完善,体能训练手段不断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教师在学生心中要有很高的威信  我曾向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教师“有学问”、“知识渊博”、“循循善诱”、“教学艺术性高”、“能因材施教”、“态度亲切”、“善于鼓励”等原因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取得好成绩的占绝大多数,因此,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是由于教师在他心目中有学问、书教得好,为
阅读教学,有四重对话: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先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再者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第四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两重对话是师生以“文本”为依托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契合;后两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这四重奏,奏响了人们心灵乐章。  【片断一】(《长相思》)  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到了张籍笔下,乡愁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体育教师正在努力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体育课教学。在这几年里,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国家教委在对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对比中发现,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水平等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喜欢看物理实验,看物理现象,大都认为实验很重要。而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同学认为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为了对物理概念有深入的认识,习题课是至关重要的。习题课是对概念的巩固,也是知识迁移的一种方法。只有一支粉笔的一堂习题课,怎么样上才算是成功的?这是教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在上习题课时的一些想法。  提高学生的
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怎样处理、设计一篇文章才是一堂好课?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为了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灌输式”课型向“讨论式”课型转化已势在必行。  文学、语文作为语言的艺术,以塑造各种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情感的,所以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领悟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
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另一种误区接踵产生,许多教师刻意追求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时间课堂上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实在违背了新课改本意。笔者认为上课如同做菜,仅有“色”是完全不够的,如何在“色”的光鲜中让形式真正为实效服务,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适“量”而出  多样化的
2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长期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笃定让沙漠变绿洲信念,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播撒绿色,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重要绿色屏障。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飞播为人民,矢
去年省教育厅强势推出教育新政,提出“五严”规定,全面贯彻实行新一轮的素质教育。自新政出台后,原有的教学时间急剧减少,这对于善于与学生搞“题海战”的教师们一下子如坐针毡,束手无策,原本可以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和双休日弥补一些不足,而现在根本没有时间来用“勤”补“拙”。  语文作为几大学科之首更应该起好表率作用,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划指导,大力提倡前置性学习,科学
阅读应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语文教育中的阅读并没有让人咀嚼英华,功利性的读写、架空的分析使阅读支离破碎,也使其背离了人文的初衷、舍弃了精神的陶冶,不可避免地沦落成苍白孱弱的面貌。用王尚文教授的话讲:“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给教育掉了”。笔者曾经发现在讲授到一些文质兼美的古文时,有些学生总是心不在焉、浅尝辄止,让其背诵,更是叫苦不迭;但同时又发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