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实施及反思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抛锚式教学简介
   抛锚式教学: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使教学活动建立在生动事件或问题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讨,使学生亲身体验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锚”,而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可比喻为“抛锚”,一旦问题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就像被锚固定的轮船一样被确定。本文即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教学为例,讨论抛锚式教学在实验课中的实施及反思。
   二、抛锚式教学在实验课中的实施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基本器材(每三个同学一套):长木板一端带滑轮、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源、纸带、墨粉纸盘、钩码、刻度尺、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抛锚)
   在教学过程开始时带领同学们一块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之后观看飞机起飞、火车起动、赛车起动、运动员比赛起跑、射击时子弹离开枪堂及慢镜头、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的下落,引发猜想,进一步提出问题。
   师:请依据视频中现象以及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讨论……
   师:物体受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而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加速度,则加速度必然由物体所受的外力和自身的质量两个因素决定。
   师:如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实验中要知道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力两个变量的关系,需要用控制变量法;用实验分别探究力恒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恒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进而明确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师:很棒,物理实验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同学们思考一下,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会用到哪些相关的器材?
   生:需测物体的质量m—天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弹簧测力计;物体加速度a—打点计时器与纸带。
   师:大家想得很全面,为我们进行实验设计指明了方向。我们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要利用我们现有的器材测出这个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质量与加速度,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操作简单方便等因素。
   (二)确定问题(定锚)
   师:很好,下面请各学习小组利用所给器材,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
   (三)协作学习(解锚)
   生:各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展开讨论,共同制订实验方案,每组指定一名同学记录实验设计的原理、器材、步骤等。
   师:教师密切注意各小组讨论过程,给予适时引导,针对各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予以指导,小组活动时间大约八分钟。
   (四)效果评价(起锚)
   生(探究方案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展示本组实验设计方案(为方便收看,用手机摄像头直接投到大屏幕上)。
   对拿来就做,不做思考和处理的要适当引导(表现一般,缺少思维深度)。
   为使绳子拉力为合力,需平衡摩擦力。疳长木板装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高,不挂砝码盘,轻推小车恰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有此方案的学生思路严谨)。
   若想到绳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需满足m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因而,语文成了每個孩子的必修课。近几年,我国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中考和高考中,语文成绩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语文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要想让学生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就要从小抓起,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语文试卷的研究,“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把考试形式和考试范围了然于胸,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做到“来者不拒”。  
摘 要:科学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是前概念的补充、深化、发展或者纠错的过程。但学生前概念的形成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一经形成若要改变,光靠老师的简单说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原因、调整策略、主动建构、巩固迁移促进学生前概念逐步转变为科学概念。   关键词:科学教学;前概念;转化策略   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
摘 要:小学生的审美观念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培养。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和模仿,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仅在鉴赏文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水平,还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深入达到自我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营造教学氛围,加深对学生阅读的培养和思考,从而受到
摘 要: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叙事性作品大意概括这一教学内容,首先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涵和文本特征,然后就小学生叙事性作品概括中的不足进行讨论,最后从寻找文章中心和区分主次两方面对叙事性作品概括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大意概括;中心内涵   一、叙事性作品的内涵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为主要功能的文学作品,它用文学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件真实或者虚构的故事,故事涉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业中涌现出了很多创新且高效的教学手段,情境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对知识进行体验和感受,从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度。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化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摘 要: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同样,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质疑的精神,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质疑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设计好质疑式教学。   关键词:质疑式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了质疑才会开始思考,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在初中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而质疑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数
摘 要: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题既是高考的常考点,又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构建pH-V图像的解题思维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化学核心素养;思维模型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题是近年来高考化学的热点。这类试题的难度较大,是学生最常见的失分点,在教学中要强化离子平衡理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注重图像试题的解题策略。构建思维认知模型是基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基础物理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尝试着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由《密度测量》的实验课引发思考,设
摘 要:单元复习课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找准内容、制定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适度提升,发展提高”。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是复习课最核心的任务。因此老师要先弄明白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正确认识各个知识点的本质,清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关键词:复习课;知识网络;激发兴趣;焕发生机   传统的单元复习课,教师通常会先带着学生简单梳理
摘 要:高中语文试卷中,作文无疑是大头中的大头,占非常大的分值比重,一直是各位高考学子非常关注的考试内容。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下,得到较高的语文作文得分,无疑是抢过独木桥的有力武器。但也因为高考语文作文开放性极强,所以历年来考生的分差很大,除了阅卷老师的主观评判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学生的写作技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同学们怎么才能掌握好语文写作技巧,写出出彩好作文,从而获得高考阅卷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