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医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体现于医疗实践的过程,加强医学生和医生医患沟通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医患沟通已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将针对这一医患沟通的定义,建立过程及其原则意义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定义;有效沟通;具体原则;意义
一、医患沟通的定义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描述,情感,愿望等,在其中与患者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医生提出专业性治疗方案,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二、有效的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的最大目标是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旦完成,有助于医学更好地承担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也能最大可能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那么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有效的沟通:
(一)患者的叙述
患者是医患沟通的基础,也是医患沟通的发起人,医院服务的本质对象。患者通过简单言语描述病情体会,那么医生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并且注意不要中途进行打断,这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开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患者在讲诉过程中平均18秒就会被打断,特别存在于患者拥挤的医院。医生所要面对的患者存在相同病情的情况,但每个患者的表达方式不同,那么医生就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一名优秀医生最基本应该具备就是细心的观察能力和不动摇的倾听心理,其实这种倾听行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恐惧感,充满安全感,一旦医生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急躁地打断,患者的心理就会产生防御性,削弱对医生的信任,那么这样的情况对于后期是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就会对医患沟通埋下种子。
(二)医生的诊疗
医患沟通同样考验着双方的配合度。医生每天的诊疗是有限的,患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医生每天需要无数个患者,而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最好的方式抓重点描述病情,减少过多的感情泛滥,这样可以提高病情诊疗的效率,医生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其他患者。
(三)医患相互信任
医生在了解病情以后,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作出判断,为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并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获得同意后,理性地执行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医生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的副作用,风险,费用,和未来预期等必不可少的信息,既给患者一份安全感和对充分自身病情的自信,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
三、医患沟通的具体原则
(一)真诚
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对话,都应保证其中的真诚,何况在医患之间。医生的态度要保持真诚,并充分向患者传达医生的责任感和礼貌,增强好感度。医务人员面对的沟通对象是非比寻常,可能是遭受着痛苦绝望的,可能是面对费用一筹莫展的,有所顾虑的,稍有不慎的,态度不好的,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甚至出现悲剧,医患纠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二)换位
所谓医患之间的换位思考,就是能在面对交流不畅时,可以及时进行替对方考虑情景。医生要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换位思考,从心理,语言等方面全方位地处理医患关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沟通能力;反之,作为患者,也应该多理解,多换位思考,医生也是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包治百病,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医生希望自己患者可以康复出院,但也局限于科学的进步。现在有太多的病我们无法做到治愈,因此无论结局如何都应理解和接受。
(三)主动
在狭义上的医患关系的理解中,医生其实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出示好行为。从临床角度来看,对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来说,医患之间的相关信息的充分配合,情感的相互融合,心灵间的交流,以及医生对患者精神的慰籍,情绪的安抚,人格的尊重,相关权利的确保等,都充分体现这份关系的和谐友好。医生是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大部分都是跟随者,那么就是主角应该起到关系的维护工作。
(四)详尽
详尽是指在沟通中不要遗漏重要细节,避免一些后期的不良情况发展影响治疗。比如,实施某项医疗决策前必须告知患者情况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尽可能的周全详细,不要因为遗漏某一项而后面又发生,那么就会发生难以避免的纠纷。
(五)谨慎
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都时刻被病人所关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称为非言语沟通,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情况,可能也会因医务人员的皱眉联系到自身的病情是否惡化。医务人员微小的行为变化,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微妙的影响,那么就必须把握好情绪变化,不要因为个人情绪流露传递给患者错误的信号,造成误会。另外,在沟通遇到一定障碍时,也要注意控制情绪,尽量深呼吸,避免矛盾激化。在涉及病情时,医务人员也要做到言语有分寸,尤其是面对病情严重,疑难病时言语更要注意,一不能将话说得过于直接,在一定程度上要委婉,二是一定客观讲诉,不能为了引起重视而将病情放大,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六)守法
在与患者沟通时,医务人员要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切实恪守医疗道德的层面上,提出治疗意见。医生人员既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也要履行其中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医务人员必须明白患者也享有的该有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双方应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医务人员坚守医德,患者便能尊重信任,就能成为拥有这份关系的话语权。
四、结语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不仅会改变医疗服务的面貌,而且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任何一环节的疏漏,都会或轻或重地影响到医疗质量。只有行医过程中的每一车厢都保持舒适的样子,就不会有医疗纠纷的出现,那么医疗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斯琦.融合心理学方法的医患沟通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02):85-87.
[2]张玉惜.论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148-149.
[3]张晓东,张彧婷,姚立杰,高音,沈雷. 以“三导向”为培养目标的角色扮演组间讨论法在口腔医学教育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6):110-111.
关键词:定义;有效沟通;具体原则;意义
一、医患沟通的定义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描述,情感,愿望等,在其中与患者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医生提出专业性治疗方案,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二、有效的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的最大目标是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旦完成,有助于医学更好地承担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也能最大可能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那么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有效的沟通:
(一)患者的叙述
患者是医患沟通的基础,也是医患沟通的发起人,医院服务的本质对象。患者通过简单言语描述病情体会,那么医生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并且注意不要中途进行打断,这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开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患者在讲诉过程中平均18秒就会被打断,特别存在于患者拥挤的医院。医生所要面对的患者存在相同病情的情况,但每个患者的表达方式不同,那么医生就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一名优秀医生最基本应该具备就是细心的观察能力和不动摇的倾听心理,其实这种倾听行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恐惧感,充满安全感,一旦医生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急躁地打断,患者的心理就会产生防御性,削弱对医生的信任,那么这样的情况对于后期是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就会对医患沟通埋下种子。
(二)医生的诊疗
医患沟通同样考验着双方的配合度。医生每天的诊疗是有限的,患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医生每天需要无数个患者,而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最好的方式抓重点描述病情,减少过多的感情泛滥,这样可以提高病情诊疗的效率,医生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其他患者。
(三)医患相互信任
医生在了解病情以后,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作出判断,为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并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获得同意后,理性地执行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医生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的副作用,风险,费用,和未来预期等必不可少的信息,既给患者一份安全感和对充分自身病情的自信,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
三、医患沟通的具体原则
(一)真诚
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对话,都应保证其中的真诚,何况在医患之间。医生的态度要保持真诚,并充分向患者传达医生的责任感和礼貌,增强好感度。医务人员面对的沟通对象是非比寻常,可能是遭受着痛苦绝望的,可能是面对费用一筹莫展的,有所顾虑的,稍有不慎的,态度不好的,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甚至出现悲剧,医患纠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二)换位
所谓医患之间的换位思考,就是能在面对交流不畅时,可以及时进行替对方考虑情景。医生要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换位思考,从心理,语言等方面全方位地处理医患关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沟通能力;反之,作为患者,也应该多理解,多换位思考,医生也是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包治百病,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医生希望自己患者可以康复出院,但也局限于科学的进步。现在有太多的病我们无法做到治愈,因此无论结局如何都应理解和接受。
(三)主动
在狭义上的医患关系的理解中,医生其实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出示好行为。从临床角度来看,对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来说,医患之间的相关信息的充分配合,情感的相互融合,心灵间的交流,以及医生对患者精神的慰籍,情绪的安抚,人格的尊重,相关权利的确保等,都充分体现这份关系的和谐友好。医生是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大部分都是跟随者,那么就是主角应该起到关系的维护工作。
(四)详尽
详尽是指在沟通中不要遗漏重要细节,避免一些后期的不良情况发展影响治疗。比如,实施某项医疗决策前必须告知患者情况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尽可能的周全详细,不要因为遗漏某一项而后面又发生,那么就会发生难以避免的纠纷。
(五)谨慎
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都时刻被病人所关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称为非言语沟通,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情况,可能也会因医务人员的皱眉联系到自身的病情是否惡化。医务人员微小的行为变化,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微妙的影响,那么就必须把握好情绪变化,不要因为个人情绪流露传递给患者错误的信号,造成误会。另外,在沟通遇到一定障碍时,也要注意控制情绪,尽量深呼吸,避免矛盾激化。在涉及病情时,医务人员也要做到言语有分寸,尤其是面对病情严重,疑难病时言语更要注意,一不能将话说得过于直接,在一定程度上要委婉,二是一定客观讲诉,不能为了引起重视而将病情放大,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六)守法
在与患者沟通时,医务人员要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切实恪守医疗道德的层面上,提出治疗意见。医生人员既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也要履行其中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医务人员必须明白患者也享有的该有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双方应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医务人员坚守医德,患者便能尊重信任,就能成为拥有这份关系的话语权。
四、结语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不仅会改变医疗服务的面貌,而且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任何一环节的疏漏,都会或轻或重地影响到医疗质量。只有行医过程中的每一车厢都保持舒适的样子,就不会有医疗纠纷的出现,那么医疗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斯琦.融合心理学方法的医患沟通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02):85-87.
[2]张玉惜.论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148-149.
[3]张晓东,张彧婷,姚立杰,高音,沈雷. 以“三导向”为培养目标的角色扮演组间讨论法在口腔医学教育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