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把茶壶,藏着多少玄机;一双慧眼,识出无数传奇。 中国的紫砂工艺,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经过几代人的长期探索,孕育出了浑厚雄重、典雅大方的艺术语言。随着近年来喝茶风气的风行,与之一脉相承的紫砂茗壶,价值也随着人们的追捧而水涨船高,对紫砂壶的喜爱有些也已经脱离了喝茶本身,能拥有一把好壶,成为许多壶友们艳羡的事。但也正是因了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许多传世的好壶却在人们的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茶壶,藏着多少玄机;一双慧眼,识出无数传奇。
中国的紫砂工艺,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经过几代人的长期探索,孕育出了浑厚雄重、典雅大方的艺术语言。随着近年来喝茶风气的风行,与之一脉相承的紫砂茗壶,价值也随着人们的追捧而水涨船高,对紫砂壶的喜爱有些也已经脱离了喝茶本身,能拥有一把好壶,成为许多壶友们艳羡的事。但也正是因了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许多传世的好壶却在人们的无知与误解中,尘封许久却无人知晓。为了让更多的好壶得到它应有的“待遇”,也为了让更多的爱壶人能欣赏到真正的好壶,本期开始,《海峡茶道》联合易安居之古堞斜阳茶道会所、福建运通典当行推出“鉴壶”栏目,与爱壶的您共同找寻或者流落尘间,或者被“误解”多年的“好壶”。
如果你有一把壶,却不知其价值几何, 那么,快把它拿到“鉴壶”栏目来吧。“鉴壶”栏目,邀请全国知名的紫砂壶专家、收藏专家、资深茶人等,从最客观、最专业的角度为您的宝壺做出公正的评判。
其他文献
鹤鸣茶社在成都人民公园(即“少城公园”)内,自1920年代开始挂牌经营,近百年来风格不改,依旧是竹椅、矮桌、盖碗茶,而且是标准坝坝茶社。在高档茶楼、茶馆林立的今天,鹤鸣茶社是成都仅有的具有“川西民风古俗风味”的茶馆之一。 在鹤鸣晒太阳、喝香片 鹤鸣茶社位于今天的成都人民公园内,旧名少城公园,园内的茶社在建园之初即有规划。到了1920年,少城公园东部开辟餐馆茶舍区,有静宁、桃花源等饭馆,
说茶艺来自茶道,但茶道是什么,没有人解释过,大凡文化的东西,往往难有具体的、准确的含义,全凭个人的悟性去贴近和理解。如果茶艺不来自茶道,那就与商业操作有一定关系,好比卖布的叫布艺,卖陶的叫陶艺,卖灯饰的叫灯艺,开发廊的叫发艺。“艺”之所以有个特性,就是场所华丽、装饰精致、收费高档,卖茶也就如此“艺”为大观了。 什么事讲究多了,就有了文化的韵味,一个很粗的人进了茶艺馆,即使只喝三五小杯的茶,出来之
一百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只是一页纸的厚度,但对于吴裕泰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与追求;跨越三个世纪,北京北新桥街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店铺均已荡然无存,数易其主,数改其业,而吴裕泰茶庄依然历久不衰,旺盛地在旧址发展壮大。在吴裕泰和老北京的彼此融合与见证中,百年的烟云就这样倏忽而过…… 5块银元题写第一块牌匾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今已有
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这首诗撷自台湾已故著名史学家连横的《剑花室诗集》,堪称名器、茶境完美结合的情景画卷。深谙工夫茶的连横还在其《茗谈》中写道:“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见,“若深杯”在工夫茶器具中之重要。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许多人把“若深”误作“若琛”,以讹传讹,谬传甚广。 “若深”探源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在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陆游斜靠在榻上,信手涂鸦,几行草书跃然纸上。无事而作草书,睛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无人知晓,在这背后,是否藏着诗人对多事之秋的国家的感慨,是否藏着对报国无门、爱国之士被冷落的
“茶”字拆开就是“草”与“木”之间多了一个“人”。 “自从陆羽生人世,人间相学事新茶。”以致后来,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国人从把饮茶作为一种嗜好、习惯,生理需要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其实质就是茶与人的交融。 清茶一杯,心情几许,有时心就是一杯茶。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湫湫,车水马龙种种心境,全凭“茶心”一颗。《品城》中,城事就是茶事,同
题记:“我爱喝茶,不只爱喝芳香甘醇的好茶,偶尔也喝喝味道苦涩的茶,细细体会苦后回甘的滋味。”——李瑞河 在很多人心中,作为茶叶界的龙头老大——天福名茶极为低调,外界人士对其总裁李瑞河大多语之不详,甚至还有人以为天福的当家人是茶界泰斗张天福。1月,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福建漳州漳埔的天福茶庄,直面这位茶叶界的领军人物,一闻天福那悠扬不绝的茶香。 天仁之痛 追溯起李瑞河与茶的渊源,可以源自其前
我与茶结缘,因起于一个平常的偶然事件。由于我的贪嘴而引起肚胀,母亲从黑漆衣橱里取出一个很有年头的陶壶,小心地倒出了一撮黑乎乎的东西,放入碗里冲上开水。好奇的我问母亲这是何物,母亲告诉我,这是能够治病的老茶。看着这一碗橘红色的茶汤,我一口气喝下了。 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茶水不难喝,甜甜冰冰的,且带有一股因年头久远才具有的悠长味道。喝过老茶水没多久,肚胀的难受竟然神奇般地消失了。由此以后,这一碗能够治病
中国茶馆萌芽于晋,兴起于唐,繁荣于宋,普及于明清,微衰于近代,复兴于现今。中国茶馆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它起着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功能。然而,中国茶馆发展至今天,复兴繁荣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营销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中国茶馆经营现状:走不出去的传统套路 茶馆发展一千多年来,始终沿着休闲茶馆、文化茶馆的套路走下来,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在运作模式上,多是“为卖茶而卖茶”的经
有那么一个浙江女子。她淡如茶香,轻若云絮,却做了一件又一件让茶叶界震动的事情。 她放着自己浙江的龙井茶不做,却一心一意做起了福建的安溪铁观音;一不小心,就成了在浙江第一个做铁观音的茶商;一不小心,又成了“神农杯”国际茶王赛的茶王。 她便是馨东方茗茶的总经理邹琼虹女士,一个带有福建闽南血统和浙江温州性格的人,一个完美结合了闽南人的精明、不怕困难、敢于挑战以及浙商务实、胆识过人与学习精神的女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