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使人尽其才,并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形式。事业单位多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知识型员工居多,其人力资源管理独具特色。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会计核算,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改良 对策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组织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同时,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价值计量、绩效评估等都离不开会计核算,科学实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能力。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员工主要是在相对独立、宽松的环境下探索新知识、新事物,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工作弹性,期望通过一种创造性或者挑战性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与物质上的满足。但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绩效考核不科学,事业单位对员工绩效的考核,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比较片面,所涉及的因素较多,考核指标多与员工职级、职位挂钩,量化指标不科学,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实绩,也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四是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不健全,四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更是空白。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事业单位在实现自身目标时,必须整合有效资源,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育和加强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提高社会效益。针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保持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当今社会,人的物质需求仍然占主导性地位,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主要处于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提高员工的物资待遇,引入市场机制,对贡献大的员工予以重奖,提高他们的物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二是完善薪酬制度,事业单位应按其岗位的工作强度大小,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各类职工工资及奖金等各项福利标准,使各个层面的员工都能感受到经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晋升”,大大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获得“专业资格”者相应的待遇,建立科学的公平竞争岗位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以缓解“岗位”与“资格”间的矛盾,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二)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强化上下级的持续沟通。如下层能够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意图,判明组织发展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上层也能亲自了解到下层的动态,获取基层单位的第一手信息。只有这样,组织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瓦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才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另外,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都应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完善评估体系和奖惩制度
建立完善的员工奖惩制度和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事业单位应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评估标准和奖惩制度,并真正落实到实处。这主要包括:
1.评估标准科学化。评估标准的制定应客观、具体且便于操作,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以满足对员工绩效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员工结构和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2.奖惩制度合理化。奖惩制度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公平、公开、公正,赏罚分明,以激发员工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大胆创新,从而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四)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事业单位是知识型员工相对集中的地方,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1)细化资产分类。我国对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进行分类是按照流动性来划分的,将其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增设人力资源会计科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必须借助于会计科目,鉴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我们应该增留人力资产”、“人力基金”、“人力资源支出”等相关会计科目,以满足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需要。“人力资产”科目用来反映事业单位人力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属于资产类科目:“人力基金”用来反映事业单位人力净资产的变动,属于净资产类科目;“人力资源支出”属于支出类科目,主要核算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取得、使用与维护等方面所发生的开支,如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险、招聘、培训等支出。
(3)定期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事业单位通过上述会计科目,可以进行会计核算,期末编制会计报告,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应由表内揭示和表外披露两方面构成。“表内揭示”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设置人力资产项目和人力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人力资源权益的变化等信息。“表外披露”是指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状况和相关信息,如人力资源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本期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本单位员工的学历构成、职称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孙冬,马世霞.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J].甘肃科技.2005,(6)
[3]马桂林.浅论人力资源会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宋杰等.浅析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J].管理与财富,20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改良 对策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组织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同时,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价值计量、绩效评估等都离不开会计核算,科学实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能力。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员工主要是在相对独立、宽松的环境下探索新知识、新事物,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工作弹性,期望通过一种创造性或者挑战性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与物质上的满足。但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绩效考核不科学,事业单位对员工绩效的考核,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比较片面,所涉及的因素较多,考核指标多与员工职级、职位挂钩,量化指标不科学,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实绩,也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四是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不健全,四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更是空白。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事业单位在实现自身目标时,必须整合有效资源,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育和加强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提高社会效益。针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保持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当今社会,人的物质需求仍然占主导性地位,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主要处于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提高员工的物资待遇,引入市场机制,对贡献大的员工予以重奖,提高他们的物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二是完善薪酬制度,事业单位应按其岗位的工作强度大小,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各类职工工资及奖金等各项福利标准,使各个层面的员工都能感受到经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晋升”,大大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获得“专业资格”者相应的待遇,建立科学的公平竞争岗位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以缓解“岗位”与“资格”间的矛盾,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二)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强化上下级的持续沟通。如下层能够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意图,判明组织发展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上层也能亲自了解到下层的动态,获取基层单位的第一手信息。只有这样,组织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瓦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才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另外,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都应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完善评估体系和奖惩制度
建立完善的员工奖惩制度和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事业单位应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评估标准和奖惩制度,并真正落实到实处。这主要包括:
1.评估标准科学化。评估标准的制定应客观、具体且便于操作,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以满足对员工绩效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员工结构和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2.奖惩制度合理化。奖惩制度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公平、公开、公正,赏罚分明,以激发员工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大胆创新,从而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四)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事业单位是知识型员工相对集中的地方,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
(1)细化资产分类。我国对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进行分类是按照流动性来划分的,将其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增设人力资源会计科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必须借助于会计科目,鉴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我们应该增留人力资产”、“人力基金”、“人力资源支出”等相关会计科目,以满足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需要。“人力资产”科目用来反映事业单位人力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属于资产类科目:“人力基金”用来反映事业单位人力净资产的变动,属于净资产类科目;“人力资源支出”属于支出类科目,主要核算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取得、使用与维护等方面所发生的开支,如员工的工资、福利、保险、招聘、培训等支出。
(3)定期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事业单位通过上述会计科目,可以进行会计核算,期末编制会计报告,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应由表内揭示和表外披露两方面构成。“表内揭示”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设置人力资产项目和人力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人力资源权益的变化等信息。“表外披露”是指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状况和相关信息,如人力资源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本期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本单位员工的学历构成、职称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孙冬,马世霞.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J].甘肃科技.2005,(6)
[3]马桂林.浅论人力资源会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宋杰等.浅析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J].管理与财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