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诗歌中,杜鹃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意象,诗人常常赋予其悲壮和凄凉的含义。在新诗中,也有咏叹杜鹃的作品。诗人杨章池的《杜鹃还是布谷》就是很好的一首:
“咕,咕啊,咕!”/在树顶,它用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陌生的鸟,吐纳巨大嗉囊/说无限悲苦。/他停下脚踏车,呆望一小时
天空高远,时间忽快忽慢/他在风中一直攥着拳头,几乎要/替它咯出血来//“大包鼓得快爆炸了!”当他/作为年迈的父亲向我转述时/已过40年
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那时,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作为客居湖北的广东人,他甚至不知道/它是杜鹃还是布谷
全诗以“咕,咕啊,咕!”引入,让“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呈现支教老师回家的一个具体的场面,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富于暗示性。“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几节都从这里延伸和拓展。陌生的鸟,既指支教老师对鸟的不熟悉,又指学生的愿望与支教老师的理想有所冲突而变得陌生。学生所处的相对落后的环境和向外走的理想,让支教老师有些无法面对。“呆望”这一特写镜头,暗示支教老师的内心和现实的冲突,表明了支教教师的两难选择。
第一节中的“一直攥着拳头”是对“陌生的鸟”“说无限悲苦”的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共鸣,极其概括、形象地暗示了支教老师的执着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冲突。“快”和“慢”,“血”和“爆炸”,形成了强烈对照,加重了感情色彩——支教老师在贫困地区“已过40年”的两难,就这样被“陌生的鸟”点破。一个“鼓”字,连同“攥着拳头”,到“咯出血来”,再到“鼓得快爆炸了”,层层递进,暗示了诗歌中的理想人物和现实冲突的逐步升级。
第二节诗的第三节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一句,在陈述的语意中,蕴含反诘和质疑。现实生活中的支教老师,一般工作满3年,都要调整工作岗位,自愿留下来继续教书的教师,必须符合当地学校的要求。不符合学校要求的支教老师,就只有回到城市重新寻找其他工作岗位了。而这个一干就是40年的支教老师的返程之路为何这般漫长?这一句恰巧回应了前面的“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但诗歌还在深入地描述:
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
“病痛”二字,是支教老师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的呈现。同时,在思想上,在支教老师的心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因为“病痛还遥遥无期”,一方面表现了支教老师的困难仍然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的改变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客居湖北的广东人,表明支教老师背井离乡的生活现状,也是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对比。已经分不清杜鹃和布谷的区别了,表明支教老师的青春消耗殆尽,已经接近老而無用的境地。最后一节诗歌,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惋惜之意。
支教老师的最后结局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首诗的特殊性,也就表现出来了——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和艰辛,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为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几乎句句叙事,很少用议论的诗句;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直接叙事,间接抒情和议论,情感浓烈,立场鲜明。
全诗寓褒贬于叙事中,既节省了笔墨,又丝毫没有说教意味。
这首诗详略得当。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练,用了极其简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展现了支教老师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咕,咕啊,咕!”/在树顶,它用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陌生的鸟,吐纳巨大嗉囊/说无限悲苦。/他停下脚踏车,呆望一小时
天空高远,时间忽快忽慢/他在风中一直攥着拳头,几乎要/替它咯出血来//“大包鼓得快爆炸了!”当他/作为年迈的父亲向我转述时/已过40年
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那时,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作为客居湖北的广东人,他甚至不知道/它是杜鹃还是布谷
全诗以“咕,咕啊,咕!”引入,让“一声接一声的叫/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呈现支教老师回家的一个具体的场面,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富于暗示性。“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几节都从这里延伸和拓展。陌生的鸟,既指支教老师对鸟的不熟悉,又指学生的愿望与支教老师的理想有所冲突而变得陌生。学生所处的相对落后的环境和向外走的理想,让支教老师有些无法面对。“呆望”这一特写镜头,暗示支教老师的内心和现实的冲突,表明了支教教师的两难选择。
第一节中的“一直攥着拳头”是对“陌生的鸟”“说无限悲苦”的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共鸣,极其概括、形象地暗示了支教老师的执着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冲突。“快”和“慢”,“血”和“爆炸”,形成了强烈对照,加重了感情色彩——支教老师在贫困地区“已过40年”的两难,就这样被“陌生的鸟”点破。一个“鼓”字,连同“攥着拳头”,到“咯出血来”,再到“鼓得快爆炸了”,层层递进,暗示了诗歌中的理想人物和现实冲突的逐步升级。
第二节诗的第三节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一句,在陈述的语意中,蕴含反诘和质疑。现实生活中的支教老师,一般工作满3年,都要调整工作岗位,自愿留下来继续教书的教师,必须符合当地学校的要求。不符合学校要求的支教老师,就只有回到城市重新寻找其他工作岗位了。而这个一干就是40年的支教老师的返程之路为何这般漫长?这一句恰巧回应了前面的“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一句。但诗歌还在深入地描述:
生活碎屑刚被扫除/病痛还遥遥无期。
“病痛”二字,是支教老师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的呈现。同时,在思想上,在支教老师的心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因为“病痛还遥遥无期”,一方面表现了支教老师的困难仍然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的改变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客居湖北的广东人,表明支教老师背井离乡的生活现状,也是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对比。已经分不清杜鹃和布谷的区别了,表明支教老师的青春消耗殆尽,已经接近老而無用的境地。最后一节诗歌,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惋惜之意。
支教老师的最后结局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首诗的特殊性,也就表现出来了——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和艰辛,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为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几乎句句叙事,很少用议论的诗句;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直接叙事,间接抒情和议论,情感浓烈,立场鲜明。
全诗寓褒贬于叙事中,既节省了笔墨,又丝毫没有说教意味。
这首诗详略得当。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练,用了极其简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展现了支教老师理想与现实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