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活力,是高校党建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进行工作载体的多样化创新,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以理论创新引领教育载体创新的动力、新型党支部设置支撑组织载体创新的活力、特色活动开展激发形式载体创新的创造力、综合网络运用、提升宣传载体创新的影响力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1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仅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发挥,而且关系着高校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党建的大局。但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以科学的态度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以理论创新引领教育载体创新的动力、新型党支部设置支撑组织载体创新的活力、特色活动开展激发形式载体创新的创造力、综合网络运用提升宣传载体创新影响力的思路。
一、树立创新意识,引领教育载体创新的动力
教育载体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环节。
(一)要坚持理论上的创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统一认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四门课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素质。把教职工与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把各项要求、举措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利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培养师生党员的奉献和合作精神,形成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党、政、工、团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合作的服务工作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模式要以教学、科研为载体,党的各项工作要有利于、服务于教育和科研活动,树立正确的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
(二)要具备观念上的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生活,要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同时在形式上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内容和活力。建立一支“愿服务,会服务”的精干的人才队伍,并且做好工作机制和资金上的保障。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注重实效,坚持经常性的组织生活和集中学习教育相结合,推进党内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同时,进行研究、拓展视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此来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检查评估、建章立制和总结表彰等为手段,进而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举办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只是为了娱乐,应该把工作重点加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对党员进行教育。
二、设置新型党支部,激发组织载体创新的活力
(一)发挥系级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创新组织工作制度。制定系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明确分为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发展等。完善系级党组织与行政、教学、科研相对应的设置,提高其领导能力,使党的工作有效地滲透到各项工作中。实行系级党政共同负责制,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决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功能的要求,配强班子。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强化督查,确保考核、评价依据的客观性,考核、评价的对象要体现全面性。
(二)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学校党委要根据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定期分析研究党员的思想状况、党员作用发挥的状况,探索党的组织生活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凝聚力,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部门和系级党组织贯彻落实的考核运行机制。通过多种检查方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按照考核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务求实效,切实加以整改,提高工作水平。以科学化的方法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及时抓住和解决目前高校及各院系面临的主要工作和问题,系统谋划,分步实施。
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宣传载体创新的影响力
(一)开辟网上组织生活的新领域。创新组织生活平台,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校”等载体,用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队伍,并方便、快捷地实现传统组织生活与网络组织生活的资源共享。利用校、院两级党校阵地与网络媒体平台等,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榜样激励、成功激励和奖惩激励的结合机制,挖掘党员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注重体现奖惩实施及时性、奖惩对象客观性、奖惩数量合理性和奖惩有效性。
(二)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创造、构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和推动全党学习。要树立战略眼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运用互联网、博客等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使网络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辐射力越来越强。通过开展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党建报刊、党建数据库等活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我们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8-11.
[2]徐可明.高校教工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18-119.
[3]李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96-97.
[4]卢艳荣,李润红.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滞障因素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29-30.
作者简介:1、张伯威(1962— ),男,江苏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2、迟莹(1978— ),女,吉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7-00-01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仅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发挥,而且关系着高校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党建的大局。但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以科学的态度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提出以理论创新引领教育载体创新的动力、新型党支部设置支撑组织载体创新的活力、特色活动开展激发形式载体创新的创造力、综合网络运用提升宣传载体创新影响力的思路。
一、树立创新意识,引领教育载体创新的动力
教育载体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环节。
(一)要坚持理论上的创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统一认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四门课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素质。把教职工与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把各项要求、举措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利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培养师生党员的奉献和合作精神,形成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党、政、工、团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合作的服务工作机制。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模式要以教学、科研为载体,党的各项工作要有利于、服务于教育和科研活动,树立正确的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
(二)要具备观念上的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生活,要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同时在形式上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内容和活力。建立一支“愿服务,会服务”的精干的人才队伍,并且做好工作机制和资金上的保障。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注重实效,坚持经常性的组织生活和集中学习教育相结合,推进党内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同时,进行研究、拓展视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此来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检查评估、建章立制和总结表彰等为手段,进而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举办活动的时候不能够只是为了娱乐,应该把工作重点加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对党员进行教育。
二、设置新型党支部,激发组织载体创新的活力
(一)发挥系级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创新组织工作制度。制定系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明确分为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发展等。完善系级党组织与行政、教学、科研相对应的设置,提高其领导能力,使党的工作有效地滲透到各项工作中。实行系级党政共同负责制,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决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功能的要求,配强班子。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强化督查,确保考核、评价依据的客观性,考核、评价的对象要体现全面性。
(二)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学校党委要根据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定期分析研究党员的思想状况、党员作用发挥的状况,探索党的组织生活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凝聚力,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部门和系级党组织贯彻落实的考核运行机制。通过多种检查方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按照考核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务求实效,切实加以整改,提高工作水平。以科学化的方法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及时抓住和解决目前高校及各院系面临的主要工作和问题,系统谋划,分步实施。
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宣传载体创新的影响力
(一)开辟网上组织生活的新领域。创新组织生活平台,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校”等载体,用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队伍,并方便、快捷地实现传统组织生活与网络组织生活的资源共享。利用校、院两级党校阵地与网络媒体平台等,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榜样激励、成功激励和奖惩激励的结合机制,挖掘党员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注重体现奖惩实施及时性、奖惩对象客观性、奖惩数量合理性和奖惩有效性。
(二)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创造、构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和推动全党学习。要树立战略眼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运用互联网、博客等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使网络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辐射力越来越强。通过开展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党建报刊、党建数据库等活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我们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8-11.
[2]徐可明.高校教工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18-119.
[3]李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96-97.
[4]卢艳荣,李润红.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滞障因素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29-30.
作者简介:1、张伯威(1962— ),男,江苏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2、迟莹(1978— ),女,吉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