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传统文化传承,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大多会专注于古诗文研究,而占70%的现代文教学反而被忽略。而初中学段现代文教材都是近、现代文学大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因此,本人结合阅读教学的课型特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历,从文体和内容,尝试对初中学段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让学生整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一、.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七年级学段,记叙文阅读教学是现代文教学的重点。根据记叙文写人叙事的特点和年级的评价要求,分三个阶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记叙文中的具体表现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第一阶段,从文本内容的概括切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散步》,在对事件的起因分析时,请学生从《弟子规》中引用一句话概括“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人物关系,《弟子规》中“父母教 须敬听”;在分析解决事件矛盾“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时,请同学们引用《弟子规》的原文,归纳“我”顺利解决问题的依据,《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长者先,幼者后”。
  (二)第二阶段,从作品人物的思想切入,分析传统文化与人物思想观念形成的关系。
  经过七年级的积累,八年级学生已对国学思想精髓有一定认识,所以要求他们学习综合分析传统文化与人物思想观念形成的关系。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把握人物思想、理解文章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姓名文化
  :《阿长与<山海经>》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共有四段内容提及“阿长”的名字,“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这看似与主要事件无关的几句话,其实是通过传统的中国姓名文化来反映人物思想和社会生活,表现出“我”对阿长妈亲切——不满——感激的心路历程。《春秋公羊传》中“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和《弟子规》中“称尊长,勿呼名”,都说明传统文化中姓名与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有关。
  2..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探究阿长在执行除夕、春节的“规矩”的表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分析人物思想。给压岁钱、放福橘等习俗延续至今,象征财富、平安、吉祥,表达长辈对晚辈新年平安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而从“‘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的新年对话,看出阿长是个思想纯朴、对幸福是有追求的人(与不同年代同是仆人的祥林嫂最大区别)。
  3..处世哲学
  :《信客》中的“信”与《弟子规·次谨信》的“凡出言,信为先”、 《论语·学而》“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所倡导的诚信美德是一致的,老信客“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的行为,造成两个群体间的信任危机,严重违背传统社会公德,他在社会上也再无立足之地。“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源于灵魂深处的呼喊,表达了他深深的内疚,说明传统处世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三)第三阶段,从事件因果关系切入,思考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九年级主要从事件因果关系中思考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乡》中闰土为什么称呼“我”为“老爷”?“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苦得像木偶的闰土为什么要多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对深受“苛税,兵,匪,官,绅”害的闰土能有什么作用?等级文化、生存文化、家庭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矛盾交织,生活于社会底层的闰土的命运和社会现实就容易理解了。
  二、.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根据年级及说明对象的特征,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在把握说明文的各要素的过程中,认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 七年级说明文阅读
  七年级说明文阅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果哲学文化,在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良好习惯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
  学习《看云识天气》时,从“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与《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以小见大,揭示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微观认识论一致。
  (二) 八年级学段的说明文阅读
  八年级学段的说明文阅读,通过分析说明对象的结构、功用,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文化形成的影响。
  例如:《桥之美》中写到“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和谐相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内方外圆、刚柔相济。
  又如:《故宮博物院》从位置、布局、色彩等认识中国建筑文化和五行文化。五行是指木(东)、火(南)、土(中)、金(西)、水(北)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五行方位中重“中”,“中”的甲骨文是一杆旗帜,上下有流苏。旗帜是军队的中心和住所所在,是权力的象征,以旗帜的形象表示“中”,表达了“中”的主导地位。从商代就出现的“中国”一语,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紫禁城的中轴线”从布局上的居中位置,突显三大殿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自然界的色彩本来有多种,五行规范之后,通常提到的色彩就有五种,即青、赤、黄、白、黑五色。受五行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眼中的颜色是有等级之分的:黄色最尊贵,因为黄为土色。其次是红色,因为火生土,红色为黄色之母,这叫母以子贵。 “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正面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从色彩上充分突出了太和殿在故宫中的尊贵。   通过对建筑文化的探究,提高學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三、.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抓住论点,分析传统文化对作者人生观的影响
  例如,:《敬畏自然》中“敬畏他们(其他生物)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的观点提出,都是以传统的“和”文化为依据,先秦时代,有所谓“和同之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许多不同的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谓之和,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③。
  (二)抓住论据、论证,分析传统文化对作者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冰心《谈生命》一文中,“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作者得自然之性,悟自然之法,贴近自然,热爱自然,把生命的历程用大自然的“一江春水”来演绎,景为自然之景,情是真挚之情,理是人生之真谛。这一论证过程,符合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追求——“道法自然”。
  总之,语文教材的中国现代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传统文化从认知到内化再外显是漫长过程。从学段的整体性、文体的整体性、学习活动的序列性出发,对学生在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人文素养更有效。
  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标理念下实践初中语文单元四课型学段整体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况:
  姓名:刘新福;性别:男;籍贯:广东省增城区;职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9月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2016年被聘为增城区第一届中学语文教研会理事。工作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朱村中学
  邮政编码:511370,联系电话:13798066611,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考验和风险接踵而至,如何有效化解风险、迎接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也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前提,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部件和核心要素。本
期刊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只有好的教学质量,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制约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着诸多的因素,笔者从事教学管理也将近十年,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举措,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关于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只有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落实相应的措施。农村初中的现状,大体上存在这样的状况
期刊
内容摘要: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可以点燃希望之火。作为教师,应该爱学生如子。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与生命去拥抱。把我们的学生当宝贝,让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定会创造出许多教育的神话,实现生命的价值。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可以点燃希望之火。作为教师,应该爱学生如子。当我们拍着学生肩膀说:“宝贝,
期刊
【摘要】语文诗歌教学的文本以古典诗词为主,教师们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都在寻求一条路子——实现学生、文本、社会(生活)、诗人四者的协调。文本是语文诗歌阅读教学的载体,它是联系学生、社会(生活)、诗人的纽带。  【关键词】高中语文立足文本有效性策略  诗歌阅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
期刊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既有良好品德、又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武装、又能适应新环境变化的人才;也是时代和中华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初中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他们精力旺盛、个性张扬、胆大冲动、善于模仿,常常干出一些让家长和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是生活、学习等习惯
期刊
[摘要]古语云: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老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大胆创新,选择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较强的方法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分角色 表演 想象  古语云: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
期刊
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草,那么教师的职能就只是灌输和修剪。也就是把学生当作了没有喜怒哀乐的草木,根本没有关注到学生是人。可是他们是有情感的,他们会高兴,会苦恼,会哭泣,会发怒……。。。。。。学生拥有人类所有的情感。  两年多了,我从日常教学中走来,我跟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感谢“班主任节”这样一个节日,能让我静心回想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纪念我跟孩子们的幸福时刻。  晚上回到宿
期刊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掌握水平是不同的。学生对实用类文本感觉简单,而文学类感觉吃力,特别是全国卷文学类连年考的小说,在具有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可选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选做实用类,避开文学类。很多省市的学校语文组也根据这个考情,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抛弃文学类文本,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整体下降。这种教与学的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
期刊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的爱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班主任”,我把这一教育理
期刊
关键词:注意良好心理气氛 营造  提 要:(一)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二)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三)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四)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  (五)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六)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七)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間的中介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