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掌握水平是不同的。学生对实用类文本感觉简单,而文学类感觉吃力,特别是全国卷文学类连年考的小说,在具有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可选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选做实用类,避开文学类。很多省市的学校语文组也根据这个考情,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抛弃文学类文本,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整体下降。这种教与学的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相违背的,抛弃文学类就等于抛弃了语文的一半素养。学生惧怕选文学类,更多的是怕选小说,答题的思路他们都了解,可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极低,因为他们把握不到小说的主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先消除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畏惧心理,这其中首要解决的就是小说文本主题的把握。
把握小说的主旨,前辈们做过许多的探索研究,如《小说主题探究的三个“抓手”》、《小说教学——以细节为抓手》、《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等,但主要是比较宏观地从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入手。即使学生能记住这三大主题把握的角度,也总是迷茫得无从下手,为什么?因为缺少了一个微观的指导,就如在指导学生做文言文的翻译题只是告诉他们要结合语境,却不告诉他们具体如何结合语境,学生一样难于准确翻译一样。
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把握到一篇小说的主题呢?经过笔者这几年的摸索,发现从“疑”下手,能比较有效地抓住小说的主题。所谓的“疑”,就是疑问。由“疑”入手,也是符合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的,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由“疑”来快速觅得小说的“旨”。
一、由果溯因,对结局生疑
小说的情节安排一般遵循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四步骤,而结局对主题的表达往往有更直接的作用。对结局生疑,对文本的结局问个“为什么”,常可有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如鲁迅的《祝福》,对祥林嫂最后惨死的结局生疑,则可以循着“穷死——被开除——丧失劳动力——精神受刺激——他人的嘲笑、偏见——寡妇再嫁”思路发现有以鲁四爷、祥林嫂婆婆、贺老六家大伯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有鲁镇人的愚昧与冷漠、有受过五四新文化影响且作为祥林嫂精神上最后一根稻草的“我”的妥协等等,这些方面正是鲁迅通过《祝福》要表现的,要批判的。由果溯因,对结局生疑进而探究,可以直达小说的灵魂——主旨。
二、由表及里,对人物生疑
在小说文本中,人物各种描写占据了不少的篇幅,但小说人物情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具体描写只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如人物的品质和小说的主题等。而要挖掘出人物表象背后的“真相”,最好的辦法就是对人物的一切都问个“为什么”。
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的《古渡头》,“我”以多给钱要求渡夫在风浪大的夜晚渡我过湖时,渡夫却回答“年纪轻轻,开头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渡夫靠摆渡为生,“我”愿意多给钱他却不要,反而批评“我”,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往下阅读,知道渡夫儿子被抓壮丁了,儿媳带着孙子改嫁了,等着他用钱去赎回孙子,这时候更应该生疑了:既然那么缺钱为什么还不接“我”这桩“大生意”呢?这个答案在后文给出了:“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这话告诉了读者渡夫失去亲人的内心痛苦,他希望这个小伙子“我”珍惜生命,因为这个生命对爹妈是意义非凡的。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渡夫对自己遭遇的悲愤和痛苦。如果说夜晚的渡夫内心是悲愤和痛苦的,那么第二天“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一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这简直是有违常理的。可就是这有违常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渡夫在面对社会的黑暗和命运不公时表现出的坚忍不拔。这样,通过渡夫矛盾的做法和有违常理的表情的生疑,我们就会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对渡夫这种底层劳动人们遭遇的同情,同时对造成渡夫悲惨人生的社会的不满,也有对渡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赞扬与钦佩。
小说人物身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对那些有违常理的表现的生疑,能极快速地抓到小说的主题。
三、由悖及常,对情节生疑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情节开展都是围绕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展开的。那么透过情节,如何去抓小说的灵魂呢?除了上文说过的对结局采用“由果溯因”法生“疑”觅“旨”,其他的情节也可以通过疑问来直达主题的。如2014年语文高考辽宁卷《数学家的爱情》一文,小说情节非常的平凡单一,写了数学家三次失败的爱情。第一次因为数学家为两毛钱与服务员争吵女友甩了他,第二次因为数学家和女友算出来的帐不同而数学家坚决不认错被女友飞了,第三次因为数学家不能原谅已成为他妻子的老板娘因喜欢他而对他上一任女友耍的一点小聪明,他执意离婚。作为读者,乍一眼读到这么没有波澜的有点重复的情节,会觉得有点无趣,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可是如果能对这种“无趣”的情节问个为什么,答案就会显现出来。三次失败中,有两次都是因为极小的事,而最后一次却是数学家因为极小的往事执意要离婚,为什么?其实不论是被人飞还是他执意离婚,原因都是微不足道的,放常人身上每一次的爱情可能都是圆满的结局,可为什么到了数学家身上就得失败呢?这是有悖常理的情节。这时候去认真的分析数学家与常人有何区别,一挖掘就会发现数学家是个非常较真、情商极低的人,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三次爱情“悲剧”。而这正是此文想要表达的主题。
由“疑”觅“旨”,可以对不同的角度生疑,但是这些角度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而是可以综合运用的。只要树立了这种生“疑”意识,循着释疑的思路,就能比较快速的抵达小说的灵魂——主旨。
参考文献:
[1]《小说主题探究的三个“抓手”》:《语文月刊》,2013.11
[2]《小说教学——以细节为抓手》:《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7
[3]《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
把握小说的主旨,前辈们做过许多的探索研究,如《小说主题探究的三个“抓手”》、《小说教学——以细节为抓手》、《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等,但主要是比较宏观地从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入手。即使学生能记住这三大主题把握的角度,也总是迷茫得无从下手,为什么?因为缺少了一个微观的指导,就如在指导学生做文言文的翻译题只是告诉他们要结合语境,却不告诉他们具体如何结合语境,学生一样难于准确翻译一样。
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把握到一篇小说的主题呢?经过笔者这几年的摸索,发现从“疑”下手,能比较有效地抓住小说的主题。所谓的“疑”,就是疑问。由“疑”入手,也是符合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的,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由“疑”来快速觅得小说的“旨”。
一、由果溯因,对结局生疑
小说的情节安排一般遵循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四步骤,而结局对主题的表达往往有更直接的作用。对结局生疑,对文本的结局问个“为什么”,常可有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如鲁迅的《祝福》,对祥林嫂最后惨死的结局生疑,则可以循着“穷死——被开除——丧失劳动力——精神受刺激——他人的嘲笑、偏见——寡妇再嫁”思路发现有以鲁四爷、祥林嫂婆婆、贺老六家大伯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有鲁镇人的愚昧与冷漠、有受过五四新文化影响且作为祥林嫂精神上最后一根稻草的“我”的妥协等等,这些方面正是鲁迅通过《祝福》要表现的,要批判的。由果溯因,对结局生疑进而探究,可以直达小说的灵魂——主旨。
二、由表及里,对人物生疑
在小说文本中,人物各种描写占据了不少的篇幅,但小说人物情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具体描写只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如人物的品质和小说的主题等。而要挖掘出人物表象背后的“真相”,最好的辦法就是对人物的一切都问个“为什么”。
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的《古渡头》,“我”以多给钱要求渡夫在风浪大的夜晚渡我过湖时,渡夫却回答“年纪轻轻,开头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渡夫靠摆渡为生,“我”愿意多给钱他却不要,反而批评“我”,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往下阅读,知道渡夫儿子被抓壮丁了,儿媳带着孙子改嫁了,等着他用钱去赎回孙子,这时候更应该生疑了:既然那么缺钱为什么还不接“我”这桩“大生意”呢?这个答案在后文给出了:“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这话告诉了读者渡夫失去亲人的内心痛苦,他希望这个小伙子“我”珍惜生命,因为这个生命对爹妈是意义非凡的。而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渡夫对自己遭遇的悲愤和痛苦。如果说夜晚的渡夫内心是悲愤和痛苦的,那么第二天“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一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这简直是有违常理的。可就是这有违常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渡夫在面对社会的黑暗和命运不公时表现出的坚忍不拔。这样,通过渡夫矛盾的做法和有违常理的表情的生疑,我们就会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对渡夫这种底层劳动人们遭遇的同情,同时对造成渡夫悲惨人生的社会的不满,也有对渡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赞扬与钦佩。
小说人物身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对那些有违常理的表现的生疑,能极快速地抓到小说的主题。
三、由悖及常,对情节生疑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情节开展都是围绕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展开的。那么透过情节,如何去抓小说的灵魂呢?除了上文说过的对结局采用“由果溯因”法生“疑”觅“旨”,其他的情节也可以通过疑问来直达主题的。如2014年语文高考辽宁卷《数学家的爱情》一文,小说情节非常的平凡单一,写了数学家三次失败的爱情。第一次因为数学家为两毛钱与服务员争吵女友甩了他,第二次因为数学家和女友算出来的帐不同而数学家坚决不认错被女友飞了,第三次因为数学家不能原谅已成为他妻子的老板娘因喜欢他而对他上一任女友耍的一点小聪明,他执意离婚。作为读者,乍一眼读到这么没有波澜的有点重复的情节,会觉得有点无趣,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可是如果能对这种“无趣”的情节问个为什么,答案就会显现出来。三次失败中,有两次都是因为极小的事,而最后一次却是数学家因为极小的往事执意要离婚,为什么?其实不论是被人飞还是他执意离婚,原因都是微不足道的,放常人身上每一次的爱情可能都是圆满的结局,可为什么到了数学家身上就得失败呢?这是有悖常理的情节。这时候去认真的分析数学家与常人有何区别,一挖掘就会发现数学家是个非常较真、情商极低的人,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三次爱情“悲剧”。而这正是此文想要表达的主题。
由“疑”觅“旨”,可以对不同的角度生疑,但是这些角度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而是可以综合运用的。只要树立了这种生“疑”意识,循着释疑的思路,就能比较快速的抵达小说的灵魂——主旨。
参考文献:
[1]《小说主题探究的三个“抓手”》:《语文月刊》,2013.11
[2]《小说教学——以细节为抓手》:《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7
[3]《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