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的抽象性让以具体形象思维模式为主的小学生感到枯燥和头疼,使用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视频辅助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开展课前预习、课中释疑和课后巩固。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微视频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收效显著,遂加以总结,希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微视频 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制作并利用微视频辅助课堂教学,让数学学习生动起来,为学生扫除在学习各个过程中遇到的“绊脚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一、设计微视频内容,规范制作微视频
制作微视频是使用微视频教学的第一步。至于如何制作微视频,这里不再赘述。经过本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选题。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整理出来,制作成一节或几节微视频,每节微视频只学习一个知识点。利用微视频学习是为了诠释重难点,而不是代替传统教学,对于那些易于理解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微视频。
2、备课。针对选定制作微视频的知识点,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讲解思路以及问题的呈现方法。
3、制作课件。根据设计好的讲解思路,搜集整理需要用到的各种素材以完成课件制作。课件的制作要力求简单实用,颜色搭配和音效使用要合理,切忌花哨,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可以使用字幕方式补充教师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
4、视频录制与剪辑。对于课件型的,通常采用录屏的方式,在播放课件的同时加教师讲解;对于操作型的,一般采用摄像机或者其他录像设备同步录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
二、微视频辅助于数学的课前预习自学
在原来的教学中主张学生预习,但预习的介质主要是课本和纸质资料,预习的效果不理想。现在通过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让学生感觉到预习时老师就在自己身边指导,配合老师提供的课程学习单,一步一步地完成预习工作,预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中,学生往往能看得懂课本提供的现成图,但却无法自己动手操作画出或完整画出示意图或线段图来。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重难点的突破,老师可通过动笔在纸上边画边讲解的形式或通过课件演示讲解的形式制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辅助他们自学。注意在视频中布置类似题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最后呈现完整的示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升画图能力。这样的微视频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会非常自信的在班级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可提出质疑,补充,老师只要做好引导即可,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调节数学课堂气氛,突出重點,突破难点。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往往某些知识点讲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听起来又不怎么感兴趣,我们不妨运用微视频特有的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点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时,我在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不是直接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然后动手操作试画,运用展台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画法,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播放课前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讲解规范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再动手按微视频介绍的操作方法规范地画出三角形的高,避免了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掌握了三角形的画法。
四、微视频服务于数学的课后学习巩固和提升。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重要的而一时又难以消化的知识点,老师可通过制作微视频对课后巩固题型中重点题目的讲解呈现,让学生在课后巩固中更易消化。例如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由于一一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情况,如封闭图形(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数量一样多)和不封闭图形,还有在不封闭图形中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一样多;第二种情况是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一个;第三种情况是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少一个。课堂上很难把所有情况都一一罗列起来,学生在课后练习时往往有些模糊。此时如果老师把一一间隔排列的几种情况通过微视频进行分类总结,并举出典型例子加以佐证,学生在完成相应课后巩固练习时遇到拿不准的题型就可以对照微视频进行判断,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解答。像这样的微视频,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深化巩固新知,从而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课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通过微视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让学生快乐的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倪俊杰:《微课应用途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5期
[2]丁维海:《微课在课堂应用中之我见》,《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2期
关键词:微视频 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制作并利用微视频辅助课堂教学,让数学学习生动起来,为学生扫除在学习各个过程中遇到的“绊脚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一、设计微视频内容,规范制作微视频
制作微视频是使用微视频教学的第一步。至于如何制作微视频,这里不再赘述。经过本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选题。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整理出来,制作成一节或几节微视频,每节微视频只学习一个知识点。利用微视频学习是为了诠释重难点,而不是代替传统教学,对于那些易于理解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微视频。
2、备课。针对选定制作微视频的知识点,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讲解思路以及问题的呈现方法。
3、制作课件。根据设计好的讲解思路,搜集整理需要用到的各种素材以完成课件制作。课件的制作要力求简单实用,颜色搭配和音效使用要合理,切忌花哨,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可以使用字幕方式补充教师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
4、视频录制与剪辑。对于课件型的,通常采用录屏的方式,在播放课件的同时加教师讲解;对于操作型的,一般采用摄像机或者其他录像设备同步录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
二、微视频辅助于数学的课前预习自学
在原来的教学中主张学生预习,但预习的介质主要是课本和纸质资料,预习的效果不理想。现在通过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让学生感觉到预习时老师就在自己身边指导,配合老师提供的课程学习单,一步一步地完成预习工作,预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中,学生往往能看得懂课本提供的现成图,但却无法自己动手操作画出或完整画出示意图或线段图来。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重难点的突破,老师可通过动笔在纸上边画边讲解的形式或通过课件演示讲解的形式制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辅助他们自学。注意在视频中布置类似题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最后呈现完整的示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升画图能力。这样的微视频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会非常自信的在班级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可提出质疑,补充,老师只要做好引导即可,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微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调节数学课堂气氛,突出重點,突破难点。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往往某些知识点讲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听起来又不怎么感兴趣,我们不妨运用微视频特有的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点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时,我在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不是直接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然后动手操作试画,运用展台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画法,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播放课前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讲解规范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再动手按微视频介绍的操作方法规范地画出三角形的高,避免了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掌握了三角形的画法。
四、微视频服务于数学的课后学习巩固和提升。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重要的而一时又难以消化的知识点,老师可通过制作微视频对课后巩固题型中重点题目的讲解呈现,让学生在课后巩固中更易消化。例如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由于一一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情况,如封闭图形(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数量一样多)和不封闭图形,还有在不封闭图形中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两端物体和间隔物体一样多;第二种情况是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一个;第三种情况是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少一个。课堂上很难把所有情况都一一罗列起来,学生在课后练习时往往有些模糊。此时如果老师把一一间隔排列的几种情况通过微视频进行分类总结,并举出典型例子加以佐证,学生在完成相应课后巩固练习时遇到拿不准的题型就可以对照微视频进行判断,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解答。像这样的微视频,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深化巩固新知,从而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课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通过微视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让学生快乐的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倪俊杰:《微课应用途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5期
[2]丁维海:《微课在课堂应用中之我见》,《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