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比较各种方法治疗后鼻孔出血的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分别采用后鼻孔栓塞、出血点烧灼、动脉结扎、动脉栓塞4种方法。结果 11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后遗症。结论 后鼻孔栓塞有效率70%,并发症较多;鼻窦内镜下烧灼及血管结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血管栓塞技术含量高,费用大,基层医院难于推广。
【关键词】鼻后部出血 填塞 烧灼 结扎 血管栓塞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一个常见症状,80%以上为鼻腔前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较易处理,而鼻后部出血往往来势凶猛,部位难以确定,不易处理,且并发症多。现将我科2009年9月-2014年10月5年来收住的110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的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0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男56例,女5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9岁,平均51岁,伴高血压者30例<27.3%>,伴高血压、冠心病者11例《10%》
1.2出血部位 下鼻道后方49例《44.5%》中隔筛骨垂直板14例《12.7%》,中隔和颌骨嵴结合部19例《17.3%》,鼻咽顶部3例《2.7%》,部位不确定者25例《22.7%》
1.3出血原因 动脉硬化、高血压38例《34.5%》,外伤9例《8.2%》,术后出血3例《2.7%》,恶性肿瘤3例《2.7%》,原因不明57例《51.8%》
1.4 治疗方法 后鼻孔填塞65例,治疗10天,并发症47%;内镜下出血点烧灼29例,无并发症;颈外动脉结扎11例,治疗7天,并发症18%;筛前后动脉结扎4例,治疗8天,并发面部肿胀、牙龈疼痛;颌内动脉栓塞1例,治疗6天无并发症。
2 讨论
2.1 如何区分鼻前后部出血 目前没有确切的说法和分界线,习惯认为:下鼻道后方出血为鼻后部出血,利特区或克氏静脉区出血为前部出血。我们认为应为以下2种分解法:《1》以鼻骨根部向下划一垂直线分为前后部;《2》鼻中隔软骨部为前部,其后为后部。本组患者查明出血部位者占77.3%,部位不明者占22.7%。
2.2 止血方法的选择需考虑疗效、患者痛苦程度、并发症、代价等因素。
2.2.1 后鼻孔栓塞法可用纱布卷、水囊、气囊等,纱布卷可做成圆锥形,为2个前鼻孔大小,此法经常使用,疗效较高,操作方便,抽取砂条容易,但患者痛苦大,且有效率只有50%-70%,因砂条的滑动,气囊压力的下降而易反复出血,且并发症多。如低氧血症吧、鼻窦炎、中耳炎、头痛、吞咽痛、张口呼吸等。
2.2.2 内镜下烧灼止血法本组29例患者采用此法,其中20例查明出血部位,将鼻腔粘膜收缩麻醉后,即可发现下鼻道后方等处出血点,用硝酸烧灼出血点,将蘸有血酶的棉片贴在烧灼部位,有效率90%,患者痛苦小,为首选方法。另9例持续出血的患者我们将内镜导入鼻腔,用改装后带有电凝的吸引头,边吸边前进,看到出血点后启动电凝开关,烧灼出血点,该法对正在出血且出血较多的患者适宜。
2.2.3 血管结扎适用于单侧后鼻孔出血者,对于双侧后鼻孔出血及双侧血供的中线位置上的后鼻孔出血不宜,对于填塞及烧灼后仍出血的患者,我们多用此法,视出血部位不同结扎不同的动脉,颈外动脉及筛前后动脉结扎并发症不大,痛苦小,值得推广,但颌内动脉结扎患者有暂时的牙齿麻痛、面部肿胀等不适症状。
2.2.4 動脉栓塞国外最早于1974年报道用栓塞法治疗严重的鼻出血,成功率约为90%,其栓塞物要求有无毒,不透x线,作用持久,易导入血管,易消毒等特点,常用的栓塞物有丝线头、明胶海绵颗粒、钢丝圈等,栓塞部多为颌内外动脉,栓塞对象为不适宜动脉结扎者,如出血体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患者,该法有引起颌内动脉栓塞、面瘫等危险,且技术要求高。我们于2009年收住1例因头部外伤引起的严重鼻出血,经填塞及筛前后动脉结扎均无效,后于西安交大一附院造影发现为颌内动脉破裂,经动脉栓塞后治愈。
【摘要】目的 比较各种方法治疗后鼻孔出血的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分别采用后鼻孔栓塞、出血点烧灼、动脉结扎、动脉栓塞4种方法。结果 11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后遗症。结论 后鼻孔栓塞有效率70%,并发症较多;鼻窦内镜下烧灼及血管结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血管栓塞技术含量高,费用大,基层医院难于推广。
【关键词】鼻后部出血 填塞 烧灼 结扎 血管栓塞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一个常见症状,80%以上为鼻腔前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较易处理,而鼻后部出血往往来势凶猛,部位难以确定,不易处理,且并发症多。现将我科2009年9月-2014年10月5年来收住的110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的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0例鼻后部出血患者,男56例,女5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9岁,平均51岁,伴高血压者30例<27.3%>,伴高血压、冠心病者11例《10%》
1.2出血部位 下鼻道后方49例《44.5%》中隔筛骨垂直板14例《12.7%》,中隔和颌骨嵴结合部19例《17.3%》,鼻咽顶部3例《2.7%》,部位不确定者25例《22.7%》
1.3出血原因 动脉硬化、高血压38例《34.5%》,外伤9例《8.2%》,术后出血3例《2.7%》,恶性肿瘤3例《2.7%》,原因不明57例《51.8%》
1.4 治疗方法 后鼻孔填塞65例,治疗10天,并发症47%;内镜下出血点烧灼29例,无并发症;颈外动脉结扎11例,治疗7天,并发症18%;筛前后动脉结扎4例,治疗8天,并发面部肿胀、牙龈疼痛;颌内动脉栓塞1例,治疗6天无并发症。
2 讨论
2.1 如何区分鼻前后部出血 目前没有确切的说法和分界线,习惯认为:下鼻道后方出血为鼻后部出血,利特区或克氏静脉区出血为前部出血。我们认为应为以下2种分解法:《1》以鼻骨根部向下划一垂直线分为前后部;《2》鼻中隔软骨部为前部,其后为后部。本组患者查明出血部位者占77.3%,部位不明者占22.7%。
2.2 止血方法的选择需考虑疗效、患者痛苦程度、并发症、代价等因素。
2.2.1 后鼻孔栓塞法可用纱布卷、水囊、气囊等,纱布卷可做成圆锥形,为2个前鼻孔大小,此法经常使用,疗效较高,操作方便,抽取砂条容易,但患者痛苦大,且有效率只有50%-70%,因砂条的滑动,气囊压力的下降而易反复出血,且并发症多。如低氧血症吧、鼻窦炎、中耳炎、头痛、吞咽痛、张口呼吸等。
2.2.2 内镜下烧灼止血法本组29例患者采用此法,其中20例查明出血部位,将鼻腔粘膜收缩麻醉后,即可发现下鼻道后方等处出血点,用硝酸烧灼出血点,将蘸有血酶的棉片贴在烧灼部位,有效率90%,患者痛苦小,为首选方法。另9例持续出血的患者我们将内镜导入鼻腔,用改装后带有电凝的吸引头,边吸边前进,看到出血点后启动电凝开关,烧灼出血点,该法对正在出血且出血较多的患者适宜。
2.2.3 血管结扎适用于单侧后鼻孔出血者,对于双侧后鼻孔出血及双侧血供的中线位置上的后鼻孔出血不宜,对于填塞及烧灼后仍出血的患者,我们多用此法,视出血部位不同结扎不同的动脉,颈外动脉及筛前后动脉结扎并发症不大,痛苦小,值得推广,但颌内动脉结扎患者有暂时的牙齿麻痛、面部肿胀等不适症状。
2.2.4 動脉栓塞国外最早于1974年报道用栓塞法治疗严重的鼻出血,成功率约为90%,其栓塞物要求有无毒,不透x线,作用持久,易导入血管,易消毒等特点,常用的栓塞物有丝线头、明胶海绵颗粒、钢丝圈等,栓塞部多为颌内外动脉,栓塞对象为不适宜动脉结扎者,如出血体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患者,该法有引起颌内动脉栓塞、面瘫等危险,且技术要求高。我们于2009年收住1例因头部外伤引起的严重鼻出血,经填塞及筛前后动脉结扎均无效,后于西安交大一附院造影发现为颌内动脉破裂,经动脉栓塞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