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们基础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然而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来说,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学校的德育教育又面临着如下之窘,表现在:“眼高手低,无的放矢;僵化说教,收效甚微;不分对象,任意而为;不切实际,生搬硬套;没有系统,各自为战”等等。再加上目前德育教育师资缺乏,没有统一的德育教育教材等现状,使得学校德育教育缺乏系统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机制与教育效果。虽然我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的德育教育更需要创新。
然而如何对学校开展统一、完整、系列的德育教育,我和几位同事们做了如下的探讨:
根据在校学生思维、心理、年龄、身体、和知识经验等诸多因素差距特点,我们把“共事共交共修养,有别有序有提高”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同而有别,分而合一”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统一完整,循序渐进“螺旋式连贯上升”与“阶梯式显著提高”的教育方法与模式。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站在全局考虑,为学生的一生,而不是一时一事考虑;从“小处着手”就要切实从孩子身边每件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眼高手低,要让学生能够看得着,做得到。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实现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以“同而有别,分而合一”为基本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对7-9年级开展同一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三个不同年级,在同一主题的大命题下,根据不同年级具体情况,下设各年级不同子题活动,各年级在同一德育教育主题下,同时进行不同子题的德育教育活动,这样就达到了“同而有别,分而合一”的预期教育目的。
每学期拟定固定的“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理想志愿”、“勤俭节约”、“健康安全”、“自立守法”、“关爱宽容”、“孝敬报恩”、“环保爱家”、“历经磨难”十大德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采取每个年级同时开展同样的德育教育主题,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子题,共设三十个子题。这样不但使三年初中德育教育形成统一完整的系列,而且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不同年级层次,形成了“螺旋式连贯上升”,“阶梯式显著提高”的德育教育效果。
“十大”德育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其落脚点在“教育活动”,即把“德育教育”寓“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德育教育。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效果,活动反思等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不能将教育作用与活动形式生硬割裂,为活动而活动。各年级在统一的主题下的子题活动,要在主题德育教育指导下,依据子题教育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形式灵活,易于接受,人人参与,受教育效果明显为准则。如:组织故事会、讨论会、辩论赛、歌曲情感渗透、诗歌童谣背诵、情景再现、小品表演、宣誓签字、模拟仿真、参观展览、经验介绍、成果展示、专题讲座、专题影视、讲述经历、社会实践等形式。
如果每一学年对学生开展“十大”德育教育主题活动,采取“螺旋式连贯上升”与“阶梯式显著提高”的德育教育模式,每名学生中学毕业时,就可接受三十个系列子题教育,这样就可“使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小到大,从易到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
我们曾经历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在班级开展”助人为乐”子课题活动。班主任准备了一把轮椅,一根拐杖,一个耳麦,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扮演腿脚伤残者,一组扮演盲人,一组扮演聋哑人,请学生轮流坐上轮椅、拿起拐杖、戴上耳麦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日常活动,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为此,我们也要以创新精神来对待今天的德育。
然而如何对学校开展统一、完整、系列的德育教育,我和几位同事们做了如下的探讨:
根据在校学生思维、心理、年龄、身体、和知识经验等诸多因素差距特点,我们把“共事共交共修养,有别有序有提高”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同而有别,分而合一”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统一完整,循序渐进“螺旋式连贯上升”与“阶梯式显著提高”的教育方法与模式。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站在全局考虑,为学生的一生,而不是一时一事考虑;从“小处着手”就要切实从孩子身边每件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眼高手低,要让学生能够看得着,做得到。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实现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以“同而有别,分而合一”为基本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对7-9年级开展同一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三个不同年级,在同一主题的大命题下,根据不同年级具体情况,下设各年级不同子题活动,各年级在同一德育教育主题下,同时进行不同子题的德育教育活动,这样就达到了“同而有别,分而合一”的预期教育目的。
每学期拟定固定的“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理想志愿”、“勤俭节约”、“健康安全”、“自立守法”、“关爱宽容”、“孝敬报恩”、“环保爱家”、“历经磨难”十大德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采取每个年级同时开展同样的德育教育主题,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子题,共设三十个子题。这样不但使三年初中德育教育形成统一完整的系列,而且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不同年级层次,形成了“螺旋式连贯上升”,“阶梯式显著提高”的德育教育效果。
“十大”德育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其落脚点在“教育活动”,即把“德育教育”寓“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德育教育。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效果,活动反思等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不能将教育作用与活动形式生硬割裂,为活动而活动。各年级在统一的主题下的子题活动,要在主题德育教育指导下,依据子题教育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形式灵活,易于接受,人人参与,受教育效果明显为准则。如:组织故事会、讨论会、辩论赛、歌曲情感渗透、诗歌童谣背诵、情景再现、小品表演、宣誓签字、模拟仿真、参观展览、经验介绍、成果展示、专题讲座、专题影视、讲述经历、社会实践等形式。
如果每一学年对学生开展“十大”德育教育主题活动,采取“螺旋式连贯上升”与“阶梯式显著提高”的德育教育模式,每名学生中学毕业时,就可接受三十个系列子题教育,这样就可“使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小到大,从易到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
我们曾经历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在班级开展”助人为乐”子课题活动。班主任准备了一把轮椅,一根拐杖,一个耳麦,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扮演腿脚伤残者,一组扮演盲人,一组扮演聋哑人,请学生轮流坐上轮椅、拿起拐杖、戴上耳麦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日常活动,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为此,我们也要以创新精神来对待今天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