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容易出现“心理贫困”问题,影响其顺利就业。本文探讨了高校贫困生在就业中“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贫困;就业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贫困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更容易产生各种负性心理状态,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贫困生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以及逆反心理等(李瑾,2010)。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其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其顺利就业,是目前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高校贫困生开展“心理扶贫”不仅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对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2753万人。其中,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数目的20%,由此推算贫困生已达539万人。而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所做的统计,当前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人数增速在持续放缓,企业的用工意愿正在减弱。这意味着当前就业环境的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外,近年来考研和考“公”的热度不断攀升,而对考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发现,就业压力大排在首位,占比接近40%,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毕业生求职压力的增大。
(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单一,最常见的形式为课堂或讲座上的灌输式讲授,没有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现状和前景,也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因此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学生起不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帮助仅停留在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上,而对其心理贫困问题关注较少,没有提供适当的关怀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贫困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无助和压力,这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三)家庭期望过高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为读大学消耗了较多的经济成本,甚至贷款完成学业。因此,多数贫困生的家庭将找工作作为学习和读书的目标,认为毕业后就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从而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为家人争光。这种期望过高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子女的自身状况缺乏客观的分析和实际的认识,而这也会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四)自身条件限制
除外部因素外,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受到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綜合素质水平较低和社会关系的缺乏。一方面,贫困生家庭所处地区通常教育水平较低,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其工作所需的语言技能、计算机技能等掌握程度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限制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的缺乏,导致其人脉资源匮乏,就业机会较少,这也严重阻碍了贫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的措施
为促进就业,缓解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心理贫困”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的配合,更需要其自身的努力。
首先,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就业竞争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也要制定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制度,在就业竞争中对贫困大学生有所倾斜,例如做出“贫困生优先考虑”的规定等。其次,高校应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如开展贫困生就业指导服务窗口等,切实帮助其建立合适的就业规划,而且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缓解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再次,贫困生应该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就业目标,并积极与家长沟通,获取心理支持。最后,贫困生应该通过参加学习技能培训、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且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就业挑战。
三、结语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贫困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更应该引起重视。贫困生在就业中存在许多“心理贫困”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不仅对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04):96-100.
[2]曾铌铌.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李瑾.贫困生“心理贫困”对就业的影响与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07):115-117.
[4]李思雨.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6(03):136-138.
[5]潘祥臻.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6]搜狐网.2018年就业情况分析报告.[eb/ol].[2019-03-10] http://www.sohu.com/a/300334250_281782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贫困;就业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贫困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更容易产生各种负性心理状态,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贫困生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以及逆反心理等(李瑾,2010)。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其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其顺利就业,是目前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高校贫困生开展“心理扶贫”不仅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对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2753万人。其中,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数目的20%,由此推算贫困生已达539万人。而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所做的统计,当前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人数增速在持续放缓,企业的用工意愿正在减弱。这意味着当前就业环境的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外,近年来考研和考“公”的热度不断攀升,而对考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发现,就业压力大排在首位,占比接近40%,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毕业生求职压力的增大。
(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单一,最常见的形式为课堂或讲座上的灌输式讲授,没有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现状和前景,也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因此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学生起不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帮助仅停留在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上,而对其心理贫困问题关注较少,没有提供适当的关怀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贫困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无助和压力,这和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三)家庭期望过高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为读大学消耗了较多的经济成本,甚至贷款完成学业。因此,多数贫困生的家庭将找工作作为学习和读书的目标,认为毕业后就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从而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为家人争光。这种期望过高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子女的自身状况缺乏客观的分析和实际的认识,而这也会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四)自身条件限制
除外部因素外,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受到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綜合素质水平较低和社会关系的缺乏。一方面,贫困生家庭所处地区通常教育水平较低,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其工作所需的语言技能、计算机技能等掌握程度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限制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的缺乏,导致其人脉资源匮乏,就业机会较少,这也严重阻碍了贫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的措施
为促进就业,缓解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心理贫困”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的配合,更需要其自身的努力。
首先,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就业竞争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也要制定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制度,在就业竞争中对贫困大学生有所倾斜,例如做出“贫困生优先考虑”的规定等。其次,高校应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如开展贫困生就业指导服务窗口等,切实帮助其建立合适的就业规划,而且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缓解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再次,贫困生应该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就业目标,并积极与家长沟通,获取心理支持。最后,贫困生应该通过参加学习技能培训、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且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就业挑战。
三、结语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贫困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更应该引起重视。贫困生在就业中存在许多“心理贫困”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不仅对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04):96-100.
[2]曾铌铌.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李瑾.贫困生“心理贫困”对就业的影响与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07):115-117.
[4]李思雨.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6(03):136-138.
[5]潘祥臻.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6]搜狐网.2018年就业情况分析报告.[eb/ol].[2019-03-10] http://www.sohu.com/a/300334250_2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