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同学对话,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独到的思维的、情感的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提高能力、濡染情感的目标,这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为此,就要巧妙地设置疑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自觉与教师交流,求得对文本的带有学生个人特征的独特理解。
1.创设趣味问题引起探究
教师要善于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这样就会激起学生思考、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主动与教师争辩、探讨。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可以这样出示问题:教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趋炎附势、随势而变的人,我们叫他们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变色龙。教师: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学生:从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形象中来的。教师:是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在文学殿堂中,人物形象可以说浩如烟海,契诃夫塑造的变色龙却因个性突出而璀璨夺目。那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奥楚蔑洛夫除了“变色”之外,还有怎样的特点?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考,进入探究活动中。
2.创设分层问题引起探究
问题难易程度把握决定其能否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努力探究的作用:问题太难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太简单又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研究透教材,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由此确定提问的难易程度,设置分层的、阶梯式的问题。例如,在教授《登岳阳楼》这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纵观全诗,其选取了哪些意象?又创设了什么样的意境?在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由于所设的问题在难易程度上分层,就像阶梯一样,引领着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层层迈进了。这样,尽管终点问题难度很大,但是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就很自然地在层层探索中最终解决了难点。
3.于无疑处设疑引起探究
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善于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引起学生的疑问,使学生摆脱权威答案的局限,在探究中有独特的体验、独到的见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文本中再打开一扇窗,欣赏到更美的风景。例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低沉、哀怨和无奈,这是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但这并不能掩盖这首诗独特的美。那么,你们想过吗,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种感觉和体验的呢?如此低沉的情感基调为什么却说它很美呢?(从意象角度点拨)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根据这些意象,结合本诗展开想象)他孤独,寂寞,在细雨绵绵之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环境的阴郁而孤寂,让他在内心升起一点朦胧却痛苦的企盼:“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在诗人眼里就是美丽、愁苦的化身。虽然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更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冷漠”“凄清”和“惆怅”充满了她的内心。和诗人一样,她也同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还有,她又是默默的、无言的,“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走了,消失在这寂寥的雨巷中。在本首诗中,这些形象在形式上是彼此独立的,但是,我们却觉得这些形象之间又被某种共同具有的东西联系起来了,因而诗中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意象是朦胧的,在这中间,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有的同学说:在《雨巷》中,诗人想用美好的“想象”来使丑恶的“真实”“自我解脱”,是作者“阿Q精神”的体现,这首诗在艺术上显示了和谐之美,但在思想内容上并不可取。有同学说,在这诗中,作者用他丰富的情感与深邃思想之笔,饱蘸语言这一浓墨,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水墨写意画,作者在其中尽情地渲染忧伤的情感,宣泄着自己迷惘与忧愁。我喜欢这种彷徨中的美丽,这种遗憾时的忧伤足以让人刻骨铭心。
4.联系生活启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体验。事实上,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如果教师把课本中所反映的生活通过巧妙引导、恰当点拨,就会使课本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己有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就很容易与文本中生活产生共鸣,进而在情境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可怜而又可悲的,那么,让我们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套子呢?是不是所有的套子都有害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去体验、理解课文。
高微,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1.创设趣味问题引起探究
教师要善于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这样就会激起学生思考、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主动与教师争辩、探讨。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可以这样出示问题:教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趋炎附势、随势而变的人,我们叫他们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变色龙。教师: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学生:从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形象中来的。教师:是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在文学殿堂中,人物形象可以说浩如烟海,契诃夫塑造的变色龙却因个性突出而璀璨夺目。那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奥楚蔑洛夫除了“变色”之外,还有怎样的特点?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考,进入探究活动中。
2.创设分层问题引起探究
问题难易程度把握决定其能否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努力探究的作用:问题太难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太简单又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研究透教材,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由此确定提问的难易程度,设置分层的、阶梯式的问题。例如,在教授《登岳阳楼》这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纵观全诗,其选取了哪些意象?又创设了什么样的意境?在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由于所设的问题在难易程度上分层,就像阶梯一样,引领着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层层迈进了。这样,尽管终点问题难度很大,但是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就很自然地在层层探索中最终解决了难点。
3.于无疑处设疑引起探究
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善于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引起学生的疑问,使学生摆脱权威答案的局限,在探究中有独特的体验、独到的见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文本中再打开一扇窗,欣赏到更美的风景。例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低沉、哀怨和无奈,这是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但这并不能掩盖这首诗独特的美。那么,你们想过吗,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种感觉和体验的呢?如此低沉的情感基调为什么却说它很美呢?(从意象角度点拨)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根据这些意象,结合本诗展开想象)他孤独,寂寞,在细雨绵绵之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环境的阴郁而孤寂,让他在内心升起一点朦胧却痛苦的企盼:“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在诗人眼里就是美丽、愁苦的化身。虽然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更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冷漠”“凄清”和“惆怅”充满了她的内心。和诗人一样,她也同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还有,她又是默默的、无言的,“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走了,消失在这寂寥的雨巷中。在本首诗中,这些形象在形式上是彼此独立的,但是,我们却觉得这些形象之间又被某种共同具有的东西联系起来了,因而诗中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意象是朦胧的,在这中间,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有的同学说:在《雨巷》中,诗人想用美好的“想象”来使丑恶的“真实”“自我解脱”,是作者“阿Q精神”的体现,这首诗在艺术上显示了和谐之美,但在思想内容上并不可取。有同学说,在这诗中,作者用他丰富的情感与深邃思想之笔,饱蘸语言这一浓墨,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水墨写意画,作者在其中尽情地渲染忧伤的情感,宣泄着自己迷惘与忧愁。我喜欢这种彷徨中的美丽,这种遗憾时的忧伤足以让人刻骨铭心。
4.联系生活启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独到的体验。事实上,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如果教师把课本中所反映的生活通过巧妙引导、恰当点拨,就会使课本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己有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就很容易与文本中生活产生共鸣,进而在情境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可怜而又可悲的,那么,让我们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套子呢?是不是所有的套子都有害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去体验、理解课文。
高微,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