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追寻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小葱的新诗集《夜鸟穿上鞋子旅行》是非常愉悦的心灵旅行,真挚的光芒与处处漫溢的寂寥、轻愁,回荡在字里行间:诗人正是用外部的表情掩饰或消解内心的情绪,以活泼的语言破解这份寂寥,从而得到一份充满自然与野趣的清欢。
  翻开这部诗集,一方面会注意到它特别的结构:每卷都以二到四组“八首”诗构成。在强化八首诗整体精神氛围的同时,每首诗又起了不同的标题,可以独立成篇。这样“八首”又“八首”,互相生发激荡,构造可谓颇具匠心。
  “我有一段情,待境而生”(《他有明亮的孤独》)这是诗人的自白。那么,“我”所等待的“境”是一个怎样的“境”?这大可以让人猜测,而诗人接着说“也许在巴黎,也许在嵩山”。诗人给出了两个地理坐标。这两个坐标: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一个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代表,一个更像是大自然的代表;一个遥远仿佛太虚幻境,一个可以亲近算是更切实的存在。诗人说“也许”,的确,并没有确定“境”只是这样两个地点,所以在这里仅是一种比方,或者心境游弋不定的状态。
  诗人说“我有一段情”,注目于诗人的“自我”。这应该算是诗人自我觉醒的标志了。诗人的觉醒重要的并不在于怎样的地点,而是对于“自我的重新发现”,或者说“个人对于自我感情的重新发明”。
  这种发现或发明当然不限于“爱情”,虽然很多诗歌看起来都像“情诗”,而我们更应该将诗人的“一段情”看作她所营造的境界里栖居的“精神”,于是“境由心生”“情境相生”,便衍生出一篇篇具有实感的诗章。
  就阅读感受而言,个人以为《大海与少女》这首诗对于理解诗人的心路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此诗为《木星上读到这首诗八首》的第二首,以假设作为开头,让时间倒流,重新返回记忆深处去探寻。
  诗人欲以一首诗作为方舟,返回少女时代。“我将选择与你生活在大海蓝色的绸缎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你”,并不一定是某个人,或者仍然是诗人自己,是那个少女时代的自己。诗人选择的地点不是尘世,而是“大海蓝色的绸缎上”,这个地点非常虚幻,可见“我”的返回,并不是物质的返回,而是精神上的回归。在诗人看来,大海,即是“语言”。实际上,诗人返回的是“语言之海”;那么,“唯有你一直居住在我的内心”这一句诗中的“你”代表的也应该是语言“纯粹性”幻化出的少女形象,这个形象与最初的追随者的形象即“过去的我”重合为一个。“雨落入海。一切形式上的礼节都省略,/大海啊,欲言又止。风的琴弦不敢弹响,/这人世的相逢恨晚。”这里的“相逢恨晚”,是“个人”与“自我”的重逢。事实上,我们阅读诗集的过程,就是和诗人一起寻找自我的过程,经验诗人所经验的,并一路跟随她的指引。
  在《夜鳥穿上鞋子旅行》这首诗中,诗人写到:“我要把所有的梦再做一遍。//但是,请问这梦是什么意思?”阅读中,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诗人对梦的描述,仿佛这些诗都得自梦的启示。在《深誓》《谜境》《无终》《余杭梦忆》《暗恋》《杜甫草堂》《纪念一个早晨》等一系列诗篇中,诗人密集地写到梦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实际上,这本诗集的名称“夜鸟穿上鞋子旅行”,本身就具有梦幻气质。甚至,诗集的第二卷直接就叫“梦忆”。再对照诗集中这样多篇幅对梦境的描述,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的旅行几乎就像在“梦游”。
  梦是什么?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有意识和潜意识,有知觉和记忆。梦是由想象组成的,而这种想象来源于知觉一端与潜意识一端。弗洛伊德把想象从知觉转移到梦的过程称为“梦的运作”。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潜意识系统寻找表达自身;另一方面是意识系统为了使做梦者入睡而企图阻挠这种变现性的表达。诗人正是借助“梦”这个意象,暗示寻找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向着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深处追寻。这也是诗人朝向内心进行自我确认的标志。
  按照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所说的“诗是经验”的说法,“只有当回忆化为我们身上的鲜血、视线、神态,没有名称,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难以区分,只有这时,即在一个不可多得的时刻,诗的第一个词才在回忆中站立起来,从回忆中迸发出来。”
  诗人正是在无数次审视自我的时候,通过“诗的运作”来确认“记忆”的可靠性,“记忆”的可靠也就意味着过往的生活并没有消逝,是真实存在过的。
  在诗集自序中她说道:“请问这梦是什么意思?”或者诗人自己心中隐隐有着等待验证的答案。“我也常去追忆过去,鄙视现在……如此罢了。”这样看来,诗人正是通过追忆,处理和加工了过去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诗。
  翻看整部诗集,可以看到诗作整体安排正是从最近的时间朝向过去的时间,从现在的世界向从前的世界回溯的过程。如果说,最初的诗作中有一个潜在的对话者“你”,随着生活的消磨,那个潜在的对话者,渐渐拥有了“我”(即诗人自己)的形貌,于是这些诗作,更倾向于内心的独白。诗人向记忆深处寻梦,也向古典的时间致敬。
  或者在诗人的身上,古典的气质拓展她处理现实的维度。她的诗作《戊戌年秋的苏小小》《我从断桥经过》《穿黑衬衫的小晏》《古典诗人》《惘然录》《夜读姜白石》《致张庭酒》等都体现了这种企图。
  她甚至在《古典诗人》一诗中明说:“做个古典诗人又如何?只要能搭上高铁的速!”让人怀疑是一个古代的诗人穿越到了现代。诗作《惘然录》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像是一首绝句。这样精简的诗作在这本集子中为数不少。这种简洁的诗艺与传统诗学可谓暗通款曲。但传统对我们是一把双刃剑,有所借鉴的同时,又要有所警觉。即,诗的创作必须要有新的内容,并尝试与之相应的新的形式,诗作才会更具有现代性。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小葱做得不错。既与传统保持了血脉联系,又有新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像《自画像》《致意》等诗作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例证。
  这本诗集中涉及的地点众多,如:嵩山、西蜀、杭州等,更有许多具体的地点。显而易见,游历丰富了诗人的表达,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之一,现实进入内心成为独特的风景,而诗人所钟情的是对个体与现实关系的探索,并让这些探索保持着纯粹的抒情质地。   当诗人从对自我的审视中进入广大的生活,她就来到了一个观察者的位置,诗人将个人的身份锁定为“借宿者”“逃兵”“落单的囚徒”,甚至作为“消耗品”被循环消耗,这是对后工业时代里个人身份的揭示。
  这时候,她是冷静、客观的,压低了自己的感情,不动声色地诉说。比如《他的临别之际》《他在慢慢衰竭》写的是父亲的最后时光。诗人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准确呈现出来,清晰而深刻。不动声色的白描很见功力。面对弥留之际的父亲,她的观察与“父亲”最后的生命体验融合为一体,体会着“父亲”的痛苦,感觉他的“挣扎”“绝望”“安静”,以及作为人而存在的“一家之主的尊严”。而“父亲”拼命守护的尊严,在《他在慢慢衰竭》一诗中被命运涤荡得干干净净。诗人描述了一个现代人所面对的“垂死的酷刑”,也是在描述個体生命最后的坚强和倔强。
  另外,我们也可以将“他”(实指父亲)这一形象看作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一本正经的挽救行动更像一场符合程序的间接谋杀。
  这正是我们常常干的事情——寻求自我的宽慰;此外,什么也做不了。我们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依然在断重复和维系:“短暂的舒适和生机”。
  如果说“梦境”为诗人的幻想提供了“逃避”现实的场所,而现实则让诗人的心灵在大地上生根。透过诗人的梦幻与现实,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踏足千山万水的渴望与呼唤。诗人所寻找的不是别的事物,乃是“我有一段情”寄寓的“爱”的理想。当我们读完整本诗集,我们的心也跟随诗人追寻的脚步,找到了心中的答案。

附:小葱诗二首


  他有最孤独的明亮
  清晨,睁开双眼,
  光停在睫毛上的刹那,感知到:
  我有一段情,待境而生,
  也许在巴黎,也许在嵩山。
  他在慢慢衰竭
  黄昏每天都会如约而至,他的咳嗽,
  却没有规律。床头的吸痰器,
  是矛盾的产物,它一面
  刺激咽喉,生成新的液体,
  一面抽走浓痰,带来短暂的舒适和生机。
  随着管子深入,他咳嗽,
  大颗大颗的星,冲出浩瀚的眼眶。
  管子拔出,
  他才安静下来,刚才的流星雨,
  似乎是未曾发生的气象预报。
  我或母亲会快速地拿纸巾,
  擦掉管子上残留物,
  把白色的泡沫丢入垃圾桶。
  他躺着,咽喉上的钢管,
  被一片轻飘、干净的纱布重新遮住。
  他的身体插着几根管,分别通向
  胃、肺和膀胱,彷佛一条条河,
  汇聚向生命的源头。我知道,那并非延续,
  将一点点收缩,耗干剩余的精力,
  他已去日无多。而我的来处,也将随之消逝。
其他文献
一个寒冷的冬夜  父亲掌灯,母亲纫线  赶做我们过年的新衣  油灯如豆,照出一小团发黄的光亮  父亲晃动轻鼾,一个激凌又一个激凌  又掌正了灯,脸上渗出沉沉的倦意  母亲微微撩了撩眼皮,瞅着父亲笑笑  摇摇头,又笑笑,在秀发上挑了一下针尖  又挑了一下针尖,繼续佝偻着头  飞针走线,北面墙上  映出他们温婉的影子  沉迷而安详  ——原载《国家诗人地理》 第93期  推荐语  寒冷的冬夜,父亲掌灯
期刊
火车是那种自带诗意的事物。因为远方和对远方的期许,因为出发或归来,因为离愁与别绪,因为一路上经历的朝暮晨昏,因为车窗外不停闪过的异乡山水、田园,因为在列车上跟陌生人同处于狭小空间而越发觉得孤单,因为从琐碎的日常中抽身,不工作、访友,不做饭、上市场,被一张对号入座的车票“拴”在座位上,终于得闲——种种缘由,不知不觉中让火车上的你心间柔软,心池荡漾。即使你不是诗人,诸多感慨吟不成句,你的情思也会受到那
期刊
海边的人,那些出海为生计的人,他们从不轻易赞美大海,只赞美到天气为止,直至收获满满的时候,才会赞美一两句大海。而更多的时候,是诅咒大海,他们是被自己驱赶到大海上,为自身与家人的生存而去冒险获取大海的物质。而居于海边的有关大海的写作者也是打捞者,他所打捞的是:有关大海的记忆、事件、亡灵。  在近海作业的话,一般是一条船,两个人,这两个人大都是父子俩或兄弟俩,也有少数的是叔侄俩。早年的气象预报常常会出
期刊
我信仰普通的一天  此时此地,就是我  我看不见它的途径  我从未看到它如何到达我  它超出一切  我所能感知的知识和真实  它带走此时  离我而去后不知它去向何处  除今天这个地点外我一无所知  只知道环绕我的未知重重  仿佛今天是唯一留下的存在  是属于我的一切,它甚至  赋予我对于今天的信仰方式  只要它在此时此地,是我  (曾虹 译)  关于“信仰”的权威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
期刊
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摘下令我们视而不见、自以为是的镜片,从而能察觉到那些裂缝——那些据我们所知,地球极有可能从中滑下的裂缝呢?要怎样才能估算出幻想力量无远弗届的危险,代之以不可或缺的谦逊呢?有没有办法去懂得我们必须摆脱人类的傲慢可以主宰地球的想法呢?这种反思全球化的艰难任务必须果断地反对那些被广泛传播、长期抱持——因而也被珍爱——的态度,而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们相信他们能将一切都归因到进化论上,自视为进
期刊
在陈东东富有多样性的诗歌写作里,新古典意味的诗歌是其重要的构成之一,其诗歌的取材主要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典场景、传统文化等。这类写作,陈东东以其清醒的历史眼光和审视态度,混合诗歌想象力的欢悦和现代性的介入,使其文本呈现一种绵密的、复合的质感。参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陈东东的诗有“洗练”的特点,“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陈东东利用这类诗歌,从历史事件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我的一些诗作机缘巧合地被国外一些汉学家翻译为英文和日文,还发表在国外出版的诗歌合集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诗人艾诗乐又把我的三十多首诗翻译为英文,之后日本汉学家佐佐木久春也把我的一批诗歌作品翻译成日文。至今己在国外出版和将要出版的我的个人诗集,包括8个国家的7个语种,分别是美国、日本、西班牙、英国、罗马尼亚、韩国、蒙古国、埃及。其他被翻译发表或收进诗歌合集的诗歌作品,包
期刊
陈东东(1961-)诗人,作家,现居上海和深圳,近年出版的作品包括随笔集《我们时代的诗人》(2017)、诗文本《流水》(2018)、诗集《海神的一夜》(2018)、《组诗·长诗》(2019)和《陈东东的诗》(2019)。  运 河  是一番奇想扛来  新时间,长河运抵  用废了何止亿万副肉肩  迷楼幽处,他徘徊  他决意去拨快  模仿宇宙节奏的钟点  指针指向了历史隐忧  那折叠起来,加速的航程 
期刊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任何人企望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都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古往今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有过种种努力,尝试着利用各自学科的优势来界定文化的概念。据说,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遗憾的是,人们迄今似乎仍然没有获得一个完全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一般而論,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语言交
期刊
我已经无法确定,我能够忆起的自己最初的经历是在几岁,在哪一年?那时候我的确还很小,有一天下午,父母带着我去乘黄浦江上的轮渡,乘到对岸,我不肯下船,于是又乘回来,接着再乘回去,在我执拗的请求和顽强的抗争下,我们来来回回,连续乘了无数趟轮渡,直到,比如说,听说在黄浦江上还会有一种更好玩的“诗歌船”可以乘,我这才不再坚持,这才在满天星斗和霓虹灯的夜色里回家。那个上船和下船的地点,正是金陵东路码头,那个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