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减少问题少年的产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机制,希望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关键词:家校协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338
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自卑
青少年很容易自卑。自卑和害羞本来不应被视为心理问题,但青少年的自卑感并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他们常常以他人为标准与自己比较:衣着、学习成绩、家庭等,让“我不如别人”的心理占据内心,产生自卑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叛逆和极端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不仅身体变化较大,思想起伏也较大。父母觉得这时候孩子非常叛逆,什么都不听,这是青春期的典型表现。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叛逆心理,但行为却不同,因此管理和教育需要因人而异,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3.早恋和厌学
青少年时期两性特征逐渐显现,异性吸引力逐渐增强。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与异性相处方式不正确,一旦出现拒绝、破裂等情况,一方很容易承受不住打击,进而产生不良的情绪。此外,许多青少年会厌学,如果家长和老师引导不当,恶性循环下去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
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目标和出发点的一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家庭氛围和谐,正确引导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不和谐往往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平静、祥和、幸福和稳定的家庭环境,但在部分家庭中,夫妻关系不和、父亲角色缺位,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陪绑,这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所以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多与孩子沟通,适当的交流学习体验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引导他们正确地与异性相处,缓解早恋和厌学带来的影响。当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创设平台,引导学生乐学、好学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大,学校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由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果学校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引导,青少年所遇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疏导,久而久之,积郁成疾。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让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有效引导、疏导。学校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通过放映短片、举办主题班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可以搭建优秀学生平台,收集优秀学生的事迹,在学校广播电台、校刊上刊登和广播,树立榜样的力量,以此弘扬正义,树立榜样。
学校也要改变自己的育人方式,竭力培养身心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据统计,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业的压力,尤其是毕业班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为避免疲劳和焦虑,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单调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学习,合理设置每周的最佳学习和作业时间,并减轻作业负担。学校也要适当减少考试次数,改变传统单一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提升,真正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挫折和失败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体育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充实而有趣,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工作大多数由我们教师承担,要给学生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教师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不仅无法有些引导,而且还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情绪健康地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因为我们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当然,学校也需要为教师持续成长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健康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技能,利用班队会等形式教会青少年如何識别、控制和调节情绪,让青少年拥有良好的情绪。
4.家校社协同,共筑成长港湾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可能孤立地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只有建立家校协同预防及干预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及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与学校、与老师要多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解孩子的心理限现状,并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教育工作。老师工作也很繁重,家长要多体谅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弱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充满自信,迎接生活和学习的挑战,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快乐。当然,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包容他们的一些小错误,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避免过重的批评指正,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教师与社会成员都要提高重视,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并行,教育和引导共进,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丹丹,罗蓉.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启示[J].青春岁月,2015,(20):261-261.
[2]刘燕华.浅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启示[J].孩子天地,2017,(06):10-11.
本文为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成果
关键词:家校协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338
一、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自卑
青少年很容易自卑。自卑和害羞本来不应被视为心理问题,但青少年的自卑感并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他们常常以他人为标准与自己比较:衣着、学习成绩、家庭等,让“我不如别人”的心理占据内心,产生自卑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叛逆和极端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不仅身体变化较大,思想起伏也较大。父母觉得这时候孩子非常叛逆,什么都不听,这是青春期的典型表现。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叛逆心理,但行为却不同,因此管理和教育需要因人而异,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3.早恋和厌学
青少年时期两性特征逐渐显现,异性吸引力逐渐增强。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与异性相处方式不正确,一旦出现拒绝、破裂等情况,一方很容易承受不住打击,进而产生不良的情绪。此外,许多青少年会厌学,如果家长和老师引导不当,恶性循环下去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
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目标和出发点的一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家庭氛围和谐,正确引导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不和谐往往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平静、祥和、幸福和稳定的家庭环境,但在部分家庭中,夫妻关系不和、父亲角色缺位,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陪绑,这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所以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多与孩子沟通,适当的交流学习体验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引导他们正确地与异性相处,缓解早恋和厌学带来的影响。当然,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创设平台,引导学生乐学、好学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大,学校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由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果学校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引导,青少年所遇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疏导,久而久之,积郁成疾。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让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有效引导、疏导。学校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通过放映短片、举办主题班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可以搭建优秀学生平台,收集优秀学生的事迹,在学校广播电台、校刊上刊登和广播,树立榜样的力量,以此弘扬正义,树立榜样。
学校也要改变自己的育人方式,竭力培养身心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据统计,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业的压力,尤其是毕业班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为避免疲劳和焦虑,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单调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学习,合理设置每周的最佳学习和作业时间,并减轻作业负担。学校也要适当减少考试次数,改变传统单一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提升,真正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挫折和失败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体育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充实而有趣,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工作大多数由我们教师承担,要给学生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教师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不仅无法有些引导,而且还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情绪健康地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因为我们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当然,学校也需要为教师持续成长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健康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技能,利用班队会等形式教会青少年如何識别、控制和调节情绪,让青少年拥有良好的情绪。
4.家校社协同,共筑成长港湾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可能孤立地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只有建立家校协同预防及干预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及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与学校、与老师要多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解孩子的心理限现状,并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教育工作。老师工作也很繁重,家长要多体谅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弱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充满自信,迎接生活和学习的挑战,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快乐。当然,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包容他们的一些小错误,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避免过重的批评指正,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教师与社会成员都要提高重视,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并行,教育和引导共进,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丹丹,罗蓉.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启示[J].青春岁月,2015,(20):261-261.
[2]刘燕华.浅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启示[J].孩子天地,2017,(06):10-11.
本文为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