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速度和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防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风险;防范
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国务院于1979年发出了“出国办企业”的号召。从1979年到1985年,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此时我国对对外投资的企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批制度,我国一些大型的贸易企业开始探索对外投资的模式和途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直接投资经济活动不断增多。从2010年至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截至201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投资遍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中位居首位。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体现出的投资形式、投资主体和投资区域等都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2对外直接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分析
2.1投资企业东道国的政治环境风险
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投资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的主要对外投资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城市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今天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在经济上发展较为缓慢。很多国家的政治环境中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当地较为富裕的华人阶层常常受到当地居民的嫉妒和排挤,影响了投资活动的进行。
在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比较特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我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敌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却也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希望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他们造成威胁。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较少,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政治风险形成的原因复杂,包括东道国的政权不稳定与政局变动、政府干预和制裁、贸易政策的变动、对外国投资者的法律条款变动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如果不对这些风险进行足够重视,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国际投资经济与金融风险
2.2.1外汇风险
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包括交易外汇、折算外汇以及经济外汇三大风险。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往往持有大量现汇或者现钞,随着东道国经济环境的波动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汇率也会频繁波动变化,从而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影响,影响投资活动。
2.2.2宏观经济风险
东道国的宏观经济风險影响了国内的GDP总量、物价水平、失业率及通货膨胀等情况,以及外债规模。当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情况不乐观时,可能造成当地物价水平的不稳定,失业率上升,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2.2.3系统性风险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受到了影响,却也产生了新的机遇。不过,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引起了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指的是一件事影响了相关方的功能,同时影响到了不相干的第三方。我国的金融系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存在诸多脆弱的环节,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新的风险类别。
2.3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风险
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法律系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针对外资的一系列立法也不同。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不太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政策,从而走了一些弯路。我国与东道国的法律差异可能增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不了解当地法律;二,对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误解;三,国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3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建议
3.1加强政府对投资风险的宏观管理
政府需要牵头对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进行指导,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帮助企业规避相关风险。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明确投资目标,从整体上协调投资资源和力量,通过有力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对外投资的盲目性。
同时,可以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以便对各类投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一套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大致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风险信息系统,主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发现风险;二是风险评估系统,主要是对已经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三是风险报警系统;四是风险处理系统,消除风险。
3.2加强企业对投资风险的学习和认识
3.2.1做好投资前准备工作
同样的投资方案在不同的投资国产生的效益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前,要注重前期工作的准备,对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要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理念以及产品定位的东道国。企业应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情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及经济情况,并与东道国政府的招商引资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和沟通,从而确保企业的投资行为能够更好地融入东道国并能获取长期利益。
此外,企业应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对投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要素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投资前的可信性研究,能大大增加资本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营管理。
3.2.2实施本地化的经营策略
为了对外直接投资过程更好更顺利地进行,企业不能再单纯地将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简单地看做是当地的外资企业,而是应该实行“本地化”经营策略,有效使企业与东道国的人文、社会等投资环境相融合,让当地民众真正接受这些企业。为了进行跨国本地化,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在当地招收员工,利用当地的文化特点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在当地采购生产原材料等。
3.2.3做好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建立一套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根据各个部门或事业部的设置,将风险管理责任分解,并细化到每个部门,全员参与,在关键部门和重要业务之间要有书面凭据的传递机制。企业应实施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对实物及资本进行分散化管理和投资,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从整体上把握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争取在国际高新技术各领域内争取话语权。此外,企业还应重视投资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不断加强学习,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系統的认识,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3.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当前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迫切需要根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应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并根据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进一步细化《海外投资企业法》等法规,积极出台政策引导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机制,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境外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应加强对外投资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设立对外投资发展基金。此外,应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相关金融法规的建设,利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使得跨国银行与对外投资企业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胡伟,孙浩凯.“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56-58.
[2]李新.吉林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20-21.
作者简介:吕高见(1994—),男,汉族,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专业,无职称(在校本科生),就读于财政专业。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速度和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防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风险;防范
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国务院于1979年发出了“出国办企业”的号召。从1979年到1985年,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此时我国对对外投资的企业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批制度,我国一些大型的贸易企业开始探索对外投资的模式和途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直接投资经济活动不断增多。从2010年至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截至201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投资遍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中位居首位。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体现出的投资形式、投资主体和投资区域等都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2对外直接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分析
2.1投资企业东道国的政治环境风险
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投资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的主要对外投资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城市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今天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在经济上发展较为缓慢。很多国家的政治环境中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当地较为富裕的华人阶层常常受到当地居民的嫉妒和排挤,影响了投资活动的进行。
在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比较特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我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敌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却也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希望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他们造成威胁。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较少,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政治风险形成的原因复杂,包括东道国的政权不稳定与政局变动、政府干预和制裁、贸易政策的变动、对外国投资者的法律条款变动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如果不对这些风险进行足够重视,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国际投资经济与金融风险
2.2.1外汇风险
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包括交易外汇、折算外汇以及经济外汇三大风险。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往往持有大量现汇或者现钞,随着东道国经济环境的波动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汇率也会频繁波动变化,从而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影响,影响投资活动。
2.2.2宏观经济风险
东道国的宏观经济风險影响了国内的GDP总量、物价水平、失业率及通货膨胀等情况,以及外债规模。当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情况不乐观时,可能造成当地物价水平的不稳定,失业率上升,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2.2.3系统性风险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受到了影响,却也产生了新的机遇。不过,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引起了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指的是一件事影响了相关方的功能,同时影响到了不相干的第三方。我国的金融系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存在诸多脆弱的环节,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新的风险类别。
2.3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风险
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法律系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针对外资的一系列立法也不同。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不太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政策,从而走了一些弯路。我国与东道国的法律差异可能增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不了解当地法律;二,对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误解;三,国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3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建议
3.1加强政府对投资风险的宏观管理
政府需要牵头对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进行指导,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帮助企业规避相关风险。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明确投资目标,从整体上协调投资资源和力量,通过有力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对外投资的盲目性。
同时,可以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以便对各类投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一套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大致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风险信息系统,主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发现风险;二是风险评估系统,主要是对已经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三是风险报警系统;四是风险处理系统,消除风险。
3.2加强企业对投资风险的学习和认识
3.2.1做好投资前准备工作
同样的投资方案在不同的投资国产生的效益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前,要注重前期工作的准备,对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要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理念以及产品定位的东道国。企业应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情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及经济情况,并与东道国政府的招商引资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和沟通,从而确保企业的投资行为能够更好地融入东道国并能获取长期利益。
此外,企业应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对投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要素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投资前的可信性研究,能大大增加资本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营管理。
3.2.2实施本地化的经营策略
为了对外直接投资过程更好更顺利地进行,企业不能再单纯地将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简单地看做是当地的外资企业,而是应该实行“本地化”经营策略,有效使企业与东道国的人文、社会等投资环境相融合,让当地民众真正接受这些企业。为了进行跨国本地化,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在当地招收员工,利用当地的文化特点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在当地采购生产原材料等。
3.2.3做好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建立一套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根据各个部门或事业部的设置,将风险管理责任分解,并细化到每个部门,全员参与,在关键部门和重要业务之间要有书面凭据的传递机制。企业应实施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对实物及资本进行分散化管理和投资,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从整体上把握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争取在国际高新技术各领域内争取话语权。此外,企业还应重视投资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不断加强学习,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系統的认识,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3.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当前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迫切需要根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应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并根据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进一步细化《海外投资企业法》等法规,积极出台政策引导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机制,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境外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应加强对外投资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设立对外投资发展基金。此外,应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相关金融法规的建设,利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使得跨国银行与对外投资企业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胡伟,孙浩凯.“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56-58.
[2]李新.吉林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20-21.
作者简介:吕高见(1994—),男,汉族,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专业,无职称(在校本科生),就读于财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