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那么,怎么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建立起数学的高效课堂呢,这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多年来教研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科学搭配,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搭配,如果随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起不到预想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同时也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科学、优化地搭配,在此基础上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的带动下,通过组内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1.复习中创设情境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出现复习时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环节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唤醒旧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要设计好教学的细节,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要适时开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设计教学:
(1)独立思考,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2)组内讨论,让小组内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的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
(3)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表各组的意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
(4)引导评价,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老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三、拓展合作学习形式,引放适时、充“盈”合作
如何采用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在合作研讨时,讨论与交流是紧密联系的,但也有以交流为侧重的小组交谈活动,在进行知识的建构、问题的思考、活动的反思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产生的想法和表现自然也会有不同。适时交流,给予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展示自己发现的机会,每个人还将会得到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时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能包容多种答案,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一方面交流不会“冷场”,另一方面要遵守“有相同意见可不重复”的规则。交流中有述说、有补充、有倾听、有启发,使有效合作得以实现。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解决,积极运用“做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目标之一”等先进理念,丰富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如学习“角的认识”,学生在小组内人人操作,画角、剪角、折角、然后交流每个人的发现,不一会儿角的基本特征学生就能完全了解。在学习“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先自愿组成小组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或简单计算。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同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教师“收放自如”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四、重视合作学习评价
心理学认识: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
1.课堂评价。“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个小组办法多,合作好”,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闪光点、成功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定期评价。在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进行“个人与小组”评价活动。先在组内评价个人,然后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让学生体会合作优势,同时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培养。
总之,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县平顶堡镇中心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那么,怎么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建立起数学的高效课堂呢,这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多年来教研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科学搭配,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搭配,如果随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起不到预想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同时也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科学、优化地搭配,在此基础上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的带动下,通过组内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1.复习中创设情境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出现复习时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环节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唤醒旧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要设计好教学的细节,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要适时开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设计教学:
(1)独立思考,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2)组内讨论,让小组内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的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
(3)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表各组的意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
(4)引导评价,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老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三、拓展合作学习形式,引放适时、充“盈”合作
如何采用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在合作研讨时,讨论与交流是紧密联系的,但也有以交流为侧重的小组交谈活动,在进行知识的建构、问题的思考、活动的反思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产生的想法和表现自然也会有不同。适时交流,给予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展示自己发现的机会,每个人还将会得到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时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能包容多种答案,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一方面交流不会“冷场”,另一方面要遵守“有相同意见可不重复”的规则。交流中有述说、有补充、有倾听、有启发,使有效合作得以实现。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解决,积极运用“做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目标之一”等先进理念,丰富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如学习“角的认识”,学生在小组内人人操作,画角、剪角、折角、然后交流每个人的发现,不一会儿角的基本特征学生就能完全了解。在学习“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先自愿组成小组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或简单计算。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同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教师“收放自如”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四、重视合作学习评价
心理学认识: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
1.课堂评价。“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个小组办法多,合作好”,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闪光点、成功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定期评价。在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进行“个人与小组”评价活动。先在组内评价个人,然后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让学生体会合作优势,同时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培养。
总之,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县平顶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