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要实现三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前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
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引导发现。“引导发现”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思维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发展能力。其步骤为:A、发现问题。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一般难度适中,有明确的指向性,不笼统抽象。必要时我们提供一定的条件,以便于学生获得线索去解决问题。B、探求验证。学生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加以验证。这个过程中,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和猜想,课堂充满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学生能心情愉快地学习。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他们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允许学生“散漫”讨论、小组讨论、组际之间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个别辅导,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提供线索,指出关键之处,让学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C、总结概括规律。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把刚才讨论的、提出并解决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获得更深的思考。在实践中我发现,引导发现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具体措施是:A、营造氛围,敢于质疑。首先,充分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力求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研究者,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敢于自由发问。其次,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和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后再给予启发,这样每个学生都逐渐地敢于提出问题。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学生,我们让他们课外继续提问。我们还通过开展评选“最佳问题”和“出题小老师”等活动,让学生乐于质疑,在班级中形成了争先提问,勇敢质疑的良好的风气,让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步走向主动质疑,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B、教给方法,善于质疑。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先让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了质疑的能力。首先我让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质疑可能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的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会从正面提问,也会从反面或侧面提问。C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质疑需要勇气。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和书本是至高无上的,是他们心中的权威。经常有家长说,当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错误,让他改正时,孩子就会说:这是老师说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啊。因此,我们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勇敢地向书本和教师提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说错、做错,绝不挖苦讽刺,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权威。如果教师出现错误,我们也不尴尬,诚恳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明白应该相信事实,有信心为自己质疑的结论寻求理由。
3.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做法:A、优化组建合作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长开始可以选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合作学习开展了一段时间,学生都能比较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小组长实行轮换制度,让每个孩子都有当组长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提高。B、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清题目,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思考,为讨论作好准备;(2)给学生合作研究的时间。
二、加强学法指导,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知道,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会学习、能创造,让他们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读”是指阅读数学课本。主要有读标题,读插图,读例题,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深刻理解题意。
2.指导“说”。课堂上给每个学生说出想法的机会。同学们可以根据某一个问题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小组交流说等等,让学生说出思路,说出解题过程。
3.指导“看”。看就是指观察。帮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在观察中思考、辨析,增强求知欲。
4.指导“记”。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记忆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是理解记忆。很多知识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先理解然后再记忆就不容易忘了;还有分类记忆,记住一个就有可能记住一类。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认为:仅仅依靠学科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片面不完整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格外注重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实践活动中,我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用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作为主要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体验到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快乐。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引导发现。“引导发现”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思维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教师向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发展能力。其步骤为:A、发现问题。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一般难度适中,有明确的指向性,不笼统抽象。必要时我们提供一定的条件,以便于学生获得线索去解决问题。B、探求验证。学生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加以验证。这个过程中,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和猜想,课堂充满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学生能心情愉快地学习。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他们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允许学生“散漫”讨论、小组讨论、组际之间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个别辅导,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提供线索,指出关键之处,让学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C、总结概括规律。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把刚才讨论的、提出并解决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获得更深的思考。在实践中我发现,引导发现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具体措施是:A、营造氛围,敢于质疑。首先,充分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力求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研究者,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敢于自由发问。其次,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和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后再给予启发,这样每个学生都逐渐地敢于提出问题。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学生,我们让他们课外继续提问。我们还通过开展评选“最佳问题”和“出题小老师”等活动,让学生乐于质疑,在班级中形成了争先提问,勇敢质疑的良好的风气,让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步走向主动质疑,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B、教给方法,善于质疑。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先让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了质疑的能力。首先我让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质疑可能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的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会从正面提问,也会从反面或侧面提问。C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质疑需要勇气。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和书本是至高无上的,是他们心中的权威。经常有家长说,当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错误,让他改正时,孩子就会说:这是老师说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啊。因此,我们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勇敢地向书本和教师提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说错、做错,绝不挖苦讽刺,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权威。如果教师出现错误,我们也不尴尬,诚恳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明白应该相信事实,有信心为自己质疑的结论寻求理由。
3.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做法:A、优化组建合作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长开始可以选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合作学习开展了一段时间,学生都能比较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小组长实行轮换制度,让每个孩子都有当组长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提高。B、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清题目,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思考,为讨论作好准备;(2)给学生合作研究的时间。
二、加强学法指导,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知道,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会学习、能创造,让他们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读”是指阅读数学课本。主要有读标题,读插图,读例题,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深刻理解题意。
2.指导“说”。课堂上给每个学生说出想法的机会。同学们可以根据某一个问题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小组交流说等等,让学生说出思路,说出解题过程。
3.指导“看”。看就是指观察。帮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在观察中思考、辨析,增强求知欲。
4.指导“记”。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记忆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是理解记忆。很多知识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先理解然后再记忆就不容易忘了;还有分类记忆,记住一个就有可能记住一类。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认为:仅仅依靠学科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片面不完整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格外注重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实践活动中,我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用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作为主要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体验到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快乐。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