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伯特·勃莱是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新超现实主义又称“深层意象派”的领袖。本文从历史角度对国内勃莱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归纳,认为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对勃莱的研究则主要遵循了四个路线:①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②对勃莱诗中的“深层意象”和“无意识”的研究;③对勃莱诗歌中“中国特性”的研究;④对勃莱诗中男性气质的研究。总体来看,我国对勃莱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
关键词: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中国特性;男性气质
罗伯特·勃莱是一个划时代者的诗人,至今已出版诗集十余部,代表作有《雪野宁静》、《身体周围的光》、《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等。其中《雪野宁静》被认为是美国当代诗歌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之一,《身体周围的光》1968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随其声誉渐隆,在美国本土关注他的学者很多,有关勃莱的评论著作也随着其“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得相继面世。
在国内,对勃莱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王佐良、赵毅衡等人翻译其诗歌开始,掀开了大规模翻译勃莱作品浪潮;1998年,伴随着对勃莱作品的全面翻译,中国学者开始对其诗歌进行零星批判性的评论。2008年之后,随着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勃莱诗歌创作的理论,学者开始结合相关理论对勃莱诗集中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勃莱研究的状况进行述评,重点探讨国内学者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以及对勃莱“深层意象”、“中国特性”、“男性气质”的研究现状。
一、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
勃莱诗歌题材主要分为两类:①对战争和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的负面作用的抨击和讽喻。②对现代人与自然(特别是朴素宁静的农业文明)之关系的探讨和神往。在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中,前类题材的诗歌主要集中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诗集《身体周围的光》(1967);后一类题材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勃莱的首部诗集《雪野宁静》(1962)。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也关注勃莱1985出版的爱情题材诗集《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
(一)对《身体周围的光》的解读
彭予于1991年在《许昌师专学报》上发表的题为《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的文章认为诗集《身体周围的光》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是反对越南战争。部分诗歌表现的荒原景象就是对美国的一系列侵略、掠夺、欺压性的外交政策的揭示[1]。肖小军2010年在《外国语文》第四期上发表的题为《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中也持同样的观点,同时他还指出,《身体周围的光》代表着作者政治题材方面的最高成就,它在主题上次分为五个部分:“两个世界”、“贫穷与残酷的各种艺术”、“越南战争”、“悲伤颂”、“尚未出生的身体”。第一部分实际上是整部诗集的理论基础,是希望人们除了解现实中的外部世界外,还更需要去发现和逐步了解深邃而起主宰作用的内在世界。诗歌呈现出典型的不规则跳跃痕迹,实现着两个世界的互动与交融,一部分作品给普通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或疑惑[2]。
(二)对《雪野宁静》的解读
在彭予发表的题为《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文章中提出:诗集《雪野宁静》是典型的“田园诗”,其中描写了美国中西部,特别是明尼苏达州麦迪逊地区的风光.带有柔和的超现实主义色调,在生动表现大自然的同时还揭示了人内心生活的奥秘,主题是对大自然的爱和对心灵的探索[3]。2010年,肖小军在《英语研究》第二期发表了题为《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的文章则认为:《雪野宁静》这部诗集代表了诗人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了勃莱诗歌之新。勃莱的《雪野宁静》发表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出版后的历史境遇以及其独特而新颖的艺术特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诗歌历史的窗口。它对当时美国诗歌“当下性”的挑战意味着一段新的历史的开启,也昭示着美国诗歌正发生一次新的转向[4]。
(三)对《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的解读
沈健于1994在《名作欣赏》第四期发表了题为《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诗歌导读》的文章,沈健认为:勃莱的诗集《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是“当代爱情玄学诗”。勃莱将“两个世界”的理论创造性地引入到布莱克的诗歌理论和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美学理论之中,赋予了“两个世界”灵与肉,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现实与超现实,表层的意义与深层的意味等广阔含义。由此,勃莱在处理爱情题材时,不但超越了浪漫主义优雅或伤感的肤浅观照,也摒弃现代主义粗俗糜乱的简单表现,直接切入生命本体存在的原始地貌中,独到而玄奥地为人类找到了一种勃莱自称为“生命营养液”的广阔的爱。这是一种从人类的生命本原中焕发出来的曦光朗照的泛爱,是一种驱使人类生命与自然、宇宙、艺术完美融合的至爱。通过这种“爱”,勃莱为心力交瘁的现代人打开了他们所渴望的另一世界:灵魂的世界,从而固执而持久地为之分送“礼品”[5]。
二、对勃莱诗中的“深层意象”和“无意识”的研究
作为“深层意象派”的领袖,国内学者对勃莱的“深层意象”诗歌关注相对较多。沈健于1994年在《名作欣赏》第4期发表了《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诗歌导读》一文中谈到:在诗歌美学上,勃莱试图通过最简洁、直接、松弛的“话语”,通过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方法,穿透外在的人和世界,进入内在的人和世界的“深度意象”,返回本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勃莱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将读者自然而然地突然推入一种澄怀味象的神秘的感性境界之中[5]。徐学龙于2005年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了《跳进无意识:析勃莱诗歌中的深度意象》一文也认为:勃莱的诗大多以外在的客观意象开始,以此为轴迅速内转,使该意象连接对外在事物的感官印象与内心产生的隐秘体验,从而使内在的意识和外在的世界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他还指出,这样产生一个新的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从而架起了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桥梁[6]。
2010年,中山大学出版了肖小军的专著《深入内在世界——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诗歌研究》肖小军认为:勃莱除了受佛洛依德与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无意识理论的影响之外,还受超验主义、道教、伯麦主义以及魔幻理论等思想的影响。同时,还指出,勃莱的“深层意象”诗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即主张诗歌应转向内心,记录瞬间的无意识活动;反对现代主义的物质主义或客观主义西方哲学基础之上的诗学原则[7]。同年,张缨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第四期发表了《深度意象与罗伯特·勃莱诗歌的“冷”》,作者认为:“罗伯特·勃莱以个人的孤独、隐居方式,把美国中西部的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带人到诗歌中,实践自己“深入情感”的詩歌理念,完成了“深层意象”的成功传递,以理性而非煽情的笔调深入到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层面,在诗歌的脉络间,让激情沉静地流淌。他的诗篇带给读者的多是沉潜的、冥思的冷意”。这个“冷”,是读者深人到诗歌的人口,这是对勃莱深层意象的又一新的认识[8]。 三、勃莱诗歌中“中国特性”的研究
除美国本土诗歌外,勃莱最先接触与熟悉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并将这样一些中国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国内很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部分学者还对其中的中国特性作了深入研究,从而探究其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原因。
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在《世界文学》1980年第六期的《诗人勃莱一夕谈·附勃莱诗十首》中简要地谈到了勃莱对中国古诗的借鉴。在《世界文学》1984年的《勃莱的境界》中,他进而指出勃莱的诗歌有中国古典诗的影子[9]。赵毅衡于1985年撰写了《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一书,在该书中,他指出勃莱1978年出版的诗集《树将在此屹立千年》题意得自陶潜《饮酒十二首》[10]。1989年,他又于《北京大学学报》第二期发表《第二次浪潮:中国诗歌对今日美国诗歌的影响》一文,文章指出:罗伯特·布莱在研究了陶潜的诗之后,掌握了中国诗歌的精神:虚静。他把自己的诗和翻译的陶潜诗一起收入了1972年出版的诗集《由床上挑起》[11]。
台湾学者钟玲在1996年撰写的《美国诗与中国梦》一书中谈到勃莱,并针对勃莱诗作中的道家思想提出了新的议题:“虽然他的诗集《由床上跳起》吸收了不少道家的思想、道家的比喻、道家的论述,但其实勃莱的诗仍无法学到他所赞颂的陶潜的诗境……光由勃莱的书名来看,《由床上跳起》就很急切,而且仓促,全然没有道家的闲适[12]。”这也为后来的勃莱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肖小军于2008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五期发表了《勃莱的中国诗缘》一文认为,勃莱从模仿中国古代诗歌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如《雪野宁静》、《树将在此屹立一千年》、《从床上跳起》、《远行的冲动》等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国诗歌特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倾向[13]。原因除了诗人本人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外,还有诗人的本土意识及个人诗学建构影响。2011年,他又在美国文学研究论丛第一期上发表了《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一文,指出“勃莱诗学中的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家弘扬的‘道’,其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始终包含着对道家理想和美学的追求”[14]。次年,刘兰辉在其硕士论文《勃莱诗歌的中国色彩》中指出,勃莱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晋唐山水田园诗和道禅思想,并有意识地结合了西方社会文化语境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写和阐释,以凸显自己的诗学主张和精神追求,从而达到批判美国学院派和美国后工业文明的目的[15]。
四、勃莱诗歌中男性气质研究
罗伯特·勃莱是“神话诗学男性运动”的领导者。他高度关注“男性气质”的变迁与发展,“男性气质”成为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勃莱对当今社会“男性气质”独特、深切的思考为研究勃莱诗作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也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并对其进行研究,但通过笔者收集的文献显示,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只有一篇硕士论文。熊佳(2013)在其硕士论文《罗伯特·勃莱诗歌中男性气质的衰退》中通过分析勃莱作品中的三种男性形象,即“软男人”、“衰落的家庭英雄”和“半成熟男人”,探讨当今社会男性角色的变化和男性气质的消解,以及勃莱对其神话诗学男性这一思想的阐释和构建。这为当今社会男性和男性气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为社会两性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五、结语
总体看来,国内对勃莱诗歌的研究在这几年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每一类的研究都是对勃莱研究的拓展与推进,拓宽了勃莱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范围,加深了中国读者对于勃莱的认识与再认识。但是简单地将勃莱等同于他所写的诗歌及其诗歌理论,远不能概括他在文学、尤其是政论和文化批评上的观念。
目前国内勃莱研究的历史较短,涉及范围还不够广阔,研究角度和观点重复国外的地方不少,缺乏本土的分析研究,因此,從本土角度分析研究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以批评的眼光看待西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很必要的。另一方面,评论界早已论及到了“深层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然而国内读者很少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研究理论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作品。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远远还没有真正展开,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中西方文学的交融无疑会是一个创新。
参考文献:
[1]彭予.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许昌师专学报》,1991.
[2]肖小军.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J].外国语文,2010,136(04):26-27.
[3]彭予.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J].许昌学院学报,1991(04):86.
[4]肖小军.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J].英语研究,2010,28(02):39.
[5]沈健.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名诗导读[J].名作欣赏,1994(04):91.
[6]徐学龙.跳进无意识:析勃莱诗歌中的深度意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54.
[7]肖小军.深入内在世界——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诗歌研究[M].中山大学,2010.
[8]张缨.深度意象与罗伯特·勃莱诗歌的“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6.
[9]王佐良.勃莱的境界[J].外国文学,1984,(09):39.
[10]赵毅衡.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9-60.
[11]第二次浪潮:中国诗歌对今日美国诗歌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1989(2):84.
[12]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肖小军.勃莱的中国诗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59(05):92-96.
[14]肖小军.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01):269-283.
[15]刘兰辉.勃莱诗歌的中国色彩[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向月敏,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中国特性;男性气质
罗伯特·勃莱是一个划时代者的诗人,至今已出版诗集十余部,代表作有《雪野宁静》、《身体周围的光》、《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等。其中《雪野宁静》被认为是美国当代诗歌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之一,《身体周围的光》1968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随其声誉渐隆,在美国本土关注他的学者很多,有关勃莱的评论著作也随着其“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得相继面世。
在国内,对勃莱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王佐良、赵毅衡等人翻译其诗歌开始,掀开了大规模翻译勃莱作品浪潮;1998年,伴随着对勃莱作品的全面翻译,中国学者开始对其诗歌进行零星批判性的评论。2008年之后,随着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勃莱诗歌创作的理论,学者开始结合相关理论对勃莱诗集中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勃莱研究的状况进行述评,重点探讨国内学者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以及对勃莱“深层意象”、“中国特性”、“男性气质”的研究现状。
一、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
勃莱诗歌题材主要分为两类:①对战争和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的负面作用的抨击和讽喻。②对现代人与自然(特别是朴素宁静的农业文明)之关系的探讨和神往。在对勃莱诗作的整体解读中,前类题材的诗歌主要集中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诗集《身体周围的光》(1967);后一类题材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勃莱的首部诗集《雪野宁静》(1962)。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也关注勃莱1985出版的爱情题材诗集《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
(一)对《身体周围的光》的解读
彭予于1991年在《许昌师专学报》上发表的题为《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的文章认为诗集《身体周围的光》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是反对越南战争。部分诗歌表现的荒原景象就是对美国的一系列侵略、掠夺、欺压性的外交政策的揭示[1]。肖小军2010年在《外国语文》第四期上发表的题为《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中也持同样的观点,同时他还指出,《身体周围的光》代表着作者政治题材方面的最高成就,它在主题上次分为五个部分:“两个世界”、“贫穷与残酷的各种艺术”、“越南战争”、“悲伤颂”、“尚未出生的身体”。第一部分实际上是整部诗集的理论基础,是希望人们除了解现实中的外部世界外,还更需要去发现和逐步了解深邃而起主宰作用的内在世界。诗歌呈现出典型的不规则跳跃痕迹,实现着两个世界的互动与交融,一部分作品给普通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或疑惑[2]。
(二)对《雪野宁静》的解读
在彭予发表的题为《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文章中提出:诗集《雪野宁静》是典型的“田园诗”,其中描写了美国中西部,特别是明尼苏达州麦迪逊地区的风光.带有柔和的超现实主义色调,在生动表现大自然的同时还揭示了人内心生活的奥秘,主题是对大自然的爱和对心灵的探索[3]。2010年,肖小军在《英语研究》第二期发表了题为《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的文章则认为:《雪野宁静》这部诗集代表了诗人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了勃莱诗歌之新。勃莱的《雪野宁静》发表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出版后的历史境遇以及其独特而新颖的艺术特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诗歌历史的窗口。它对当时美国诗歌“当下性”的挑战意味着一段新的历史的开启,也昭示着美国诗歌正发生一次新的转向[4]。
(三)对《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的解读
沈健于1994在《名作欣赏》第四期发表了题为《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诗歌导读》的文章,沈健认为:勃莱的诗集《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是“当代爱情玄学诗”。勃莱将“两个世界”的理论创造性地引入到布莱克的诗歌理论和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美学理论之中,赋予了“两个世界”灵与肉,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现实与超现实,表层的意义与深层的意味等广阔含义。由此,勃莱在处理爱情题材时,不但超越了浪漫主义优雅或伤感的肤浅观照,也摒弃现代主义粗俗糜乱的简单表现,直接切入生命本体存在的原始地貌中,独到而玄奥地为人类找到了一种勃莱自称为“生命营养液”的广阔的爱。这是一种从人类的生命本原中焕发出来的曦光朗照的泛爱,是一种驱使人类生命与自然、宇宙、艺术完美融合的至爱。通过这种“爱”,勃莱为心力交瘁的现代人打开了他们所渴望的另一世界:灵魂的世界,从而固执而持久地为之分送“礼品”[5]。
二、对勃莱诗中的“深层意象”和“无意识”的研究
作为“深层意象派”的领袖,国内学者对勃莱的“深层意象”诗歌关注相对较多。沈健于1994年在《名作欣赏》第4期发表了《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诗歌导读》一文中谈到:在诗歌美学上,勃莱试图通过最简洁、直接、松弛的“话语”,通过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方法,穿透外在的人和世界,进入内在的人和世界的“深度意象”,返回本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勃莱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将读者自然而然地突然推入一种澄怀味象的神秘的感性境界之中[5]。徐学龙于2005年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了《跳进无意识:析勃莱诗歌中的深度意象》一文也认为:勃莱的诗大多以外在的客观意象开始,以此为轴迅速内转,使该意象连接对外在事物的感官印象与内心产生的隐秘体验,从而使内在的意识和外在的世界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他还指出,这样产生一个新的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从而架起了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桥梁[6]。
2010年,中山大学出版了肖小军的专著《深入内在世界——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诗歌研究》肖小军认为:勃莱除了受佛洛依德与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无意识理论的影响之外,还受超验主义、道教、伯麦主义以及魔幻理论等思想的影响。同时,还指出,勃莱的“深层意象”诗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即主张诗歌应转向内心,记录瞬间的无意识活动;反对现代主义的物质主义或客观主义西方哲学基础之上的诗学原则[7]。同年,张缨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第四期发表了《深度意象与罗伯特·勃莱诗歌的“冷”》,作者认为:“罗伯特·勃莱以个人的孤独、隐居方式,把美国中西部的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带人到诗歌中,实践自己“深入情感”的詩歌理念,完成了“深层意象”的成功传递,以理性而非煽情的笔调深入到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层面,在诗歌的脉络间,让激情沉静地流淌。他的诗篇带给读者的多是沉潜的、冥思的冷意”。这个“冷”,是读者深人到诗歌的人口,这是对勃莱深层意象的又一新的认识[8]。 三、勃莱诗歌中“中国特性”的研究
除美国本土诗歌外,勃莱最先接触与熟悉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并将这样一些中国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国内很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部分学者还对其中的中国特性作了深入研究,从而探究其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原因。
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在《世界文学》1980年第六期的《诗人勃莱一夕谈·附勃莱诗十首》中简要地谈到了勃莱对中国古诗的借鉴。在《世界文学》1984年的《勃莱的境界》中,他进而指出勃莱的诗歌有中国古典诗的影子[9]。赵毅衡于1985年撰写了《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一书,在该书中,他指出勃莱1978年出版的诗集《树将在此屹立千年》题意得自陶潜《饮酒十二首》[10]。1989年,他又于《北京大学学报》第二期发表《第二次浪潮:中国诗歌对今日美国诗歌的影响》一文,文章指出:罗伯特·布莱在研究了陶潜的诗之后,掌握了中国诗歌的精神:虚静。他把自己的诗和翻译的陶潜诗一起收入了1972年出版的诗集《由床上挑起》[11]。
台湾学者钟玲在1996年撰写的《美国诗与中国梦》一书中谈到勃莱,并针对勃莱诗作中的道家思想提出了新的议题:“虽然他的诗集《由床上跳起》吸收了不少道家的思想、道家的比喻、道家的论述,但其实勃莱的诗仍无法学到他所赞颂的陶潜的诗境……光由勃莱的书名来看,《由床上跳起》就很急切,而且仓促,全然没有道家的闲适[12]。”这也为后来的勃莱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肖小军于2008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五期发表了《勃莱的中国诗缘》一文认为,勃莱从模仿中国古代诗歌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如《雪野宁静》、《树将在此屹立一千年》、《从床上跳起》、《远行的冲动》等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国诗歌特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倾向[13]。原因除了诗人本人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外,还有诗人的本土意识及个人诗学建构影响。2011年,他又在美国文学研究论丛第一期上发表了《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一文,指出“勃莱诗学中的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家弘扬的‘道’,其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始终包含着对道家理想和美学的追求”[14]。次年,刘兰辉在其硕士论文《勃莱诗歌的中国色彩》中指出,勃莱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晋唐山水田园诗和道禅思想,并有意识地结合了西方社会文化语境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改写和阐释,以凸显自己的诗学主张和精神追求,从而达到批判美国学院派和美国后工业文明的目的[15]。
四、勃莱诗歌中男性气质研究
罗伯特·勃莱是“神话诗学男性运动”的领导者。他高度关注“男性气质”的变迁与发展,“男性气质”成为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勃莱对当今社会“男性气质”独特、深切的思考为研究勃莱诗作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也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并对其进行研究,但通过笔者收集的文献显示,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只有一篇硕士论文。熊佳(2013)在其硕士论文《罗伯特·勃莱诗歌中男性气质的衰退》中通过分析勃莱作品中的三种男性形象,即“软男人”、“衰落的家庭英雄”和“半成熟男人”,探讨当今社会男性角色的变化和男性气质的消解,以及勃莱对其神话诗学男性这一思想的阐释和构建。这为当今社会男性和男性气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为社会两性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五、结语
总体看来,国内对勃莱诗歌的研究在这几年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每一类的研究都是对勃莱研究的拓展与推进,拓宽了勃莱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范围,加深了中国读者对于勃莱的认识与再认识。但是简单地将勃莱等同于他所写的诗歌及其诗歌理论,远不能概括他在文学、尤其是政论和文化批评上的观念。
目前国内勃莱研究的历史较短,涉及范围还不够广阔,研究角度和观点重复国外的地方不少,缺乏本土的分析研究,因此,從本土角度分析研究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以批评的眼光看待西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很必要的。另一方面,评论界早已论及到了“深层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然而国内读者很少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研究理论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作品。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远远还没有真正展开,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中西方文学的交融无疑会是一个创新。
参考文献:
[1]彭予.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许昌师专学报》,1991.
[2]肖小军.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J].外国语文,2010,136(04):26-27.
[3]彭予.评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布莱[J].许昌学院学报,1991(04):86.
[4]肖小军.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J].英语研究,2010,28(02):39.
[5]沈健.罗伯特·勃莱诗四首——二十世纪外国名诗导读[J].名作欣赏,1994(04):91.
[6]徐学龙.跳进无意识:析勃莱诗歌中的深度意象[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54.
[7]肖小军.深入内在世界——罗伯特·勃莱“深层意象”诗歌研究[M].中山大学,2010.
[8]张缨.深度意象与罗伯特·勃莱诗歌的“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6.
[9]王佐良.勃莱的境界[J].外国文学,1984,(09):39.
[10]赵毅衡.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9-60.
[11]第二次浪潮:中国诗歌对今日美国诗歌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1989(2):84.
[12]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肖小军.勃莱的中国诗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59(05):92-96.
[14]肖小军.远行的冲动:道家美学在勃莱诗学中的吸收与利用[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01):269-283.
[15]刘兰辉.勃莱诗歌的中国色彩[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向月敏,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