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白光兴(1971.12-),男,重庆丰都人,汉族,毕业于重庆教育学院历史系,中学历史一级教师,学校德育主任,主要研究学校德育及历史教学。
【摘要】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下,创新已成为各项工作得必然要求;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事业,更需要创新——课堂模式的改革,充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
【关键词】历史;创新;课堂改革模式
在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创新课改模式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历史教学怎么推进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培养造就21世纪的优秀人才?
胡锦涛就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4点意见。其中第一点就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显然,以培养具有主动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历史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一项奠基工程,无疑要承担培养主动精神及创新意识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1 传统历史教学之弊端
历史学科故事性强,图片材料丰富,影视资料丰富,本应学生对该科十分喜欢。然对学生最喜欢科目的调查,历史甚至排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四五个科目之后。主要因素有:
首先,当前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和陈旧,换句话说是“背多分”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当然这不仅是历史学科面临的问题,而是当前中学各学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中似乎显得更加突出一些。
第二、有些历史知识难理解、太枯燥、不吸引人,特别学生对经济、思想、其他文化方面不感兴趣,如伏尔泰的思想及主张。
第三、老师围绕考点的传统灌输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无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无机会得到老师肯定;农村不少老师属于非专业,对系统历史知识的缺乏及表述能力等因素,导致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
第四、历史科是“副科”,学好或者学不好、考好或者考不好都无所谓,而且要背很多东西,太难了。
第五、以后是科技发展时代,用得上的是主科知识,历史离我们生活太远,在实际生活中用不上。
第六,历史学科的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简单、落后,部分教师还是一本书,一支笔上课。全中国多数中学没有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习环境和相对充足的图书资料,全中国没有多少所中学在普通教室中配备了基本的电教设备。
这几条条理由提醒我们,既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纠正学生对历史科的偏见,又要改革考试模式和教材,适当降低一些知识的难度,以期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对历史教学所提出的目标:“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历史教学的不利局面
第一、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课中影像图片资料,提高历史课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教学,改变单调的、枯燥无味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的传统模式,使图、文、声、活动有机的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就会增强,这样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就比较好。如介绍南京大屠杀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南京,南京》或《南京大屠杀》片段,让学生感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理解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记住历史教训。
第二、先学后教,精讲少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精讲点拨”上。学生看了就会的不讲,学生探讨了就懂不讲。历史课上,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实效性。如历史上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名词和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法国共和制和美国联邦制的异同。这些问题既难理解又非常重要,所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精讲。有时候不但要讲,还要深入浅出地分析,生动形象地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问题。
第三、建立合作性学习小组。
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启人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有效的合作,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发展,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通过共同参与,有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开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让学生进行试讲。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有些内容特别是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讲,改变教学内容都由教师一个人独讲的局面。试讲的学生或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和试讲,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教师补充和点评之后,每个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试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许刚开始试讲时,有些学生因准备不充分或紧张等原因,讲课效果不理想,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或组员的补充而得以完善,并不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不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教学质量。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课外的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创造之源,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为依归,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堂中心”向“生活中心”的转变。如开展历史考察,让学生体验历史形成过程,获取历史知识。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历史的天然大课堂,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探究地方文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地方志、书报、网上查寻、拜访前辈和实地考察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料,以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奇异魅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历史老师不断丰富和完善。
【摘要】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下,创新已成为各项工作得必然要求;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事业,更需要创新——课堂模式的改革,充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
【关键词】历史;创新;课堂改革模式
在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创新课改模式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历史教学怎么推进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培养造就21世纪的优秀人才?
胡锦涛就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4点意见。其中第一点就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显然,以培养具有主动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历史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一项奠基工程,无疑要承担培养主动精神及创新意识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1 传统历史教学之弊端
历史学科故事性强,图片材料丰富,影视资料丰富,本应学生对该科十分喜欢。然对学生最喜欢科目的调查,历史甚至排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四五个科目之后。主要因素有:
首先,当前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和陈旧,换句话说是“背多分”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当然这不仅是历史学科面临的问题,而是当前中学各学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中似乎显得更加突出一些。
第二、有些历史知识难理解、太枯燥、不吸引人,特别学生对经济、思想、其他文化方面不感兴趣,如伏尔泰的思想及主张。
第三、老师围绕考点的传统灌输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无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无机会得到老师肯定;农村不少老师属于非专业,对系统历史知识的缺乏及表述能力等因素,导致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
第四、历史科是“副科”,学好或者学不好、考好或者考不好都无所谓,而且要背很多东西,太难了。
第五、以后是科技发展时代,用得上的是主科知识,历史离我们生活太远,在实际生活中用不上。
第六,历史学科的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简单、落后,部分教师还是一本书,一支笔上课。全中国多数中学没有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习环境和相对充足的图书资料,全中国没有多少所中学在普通教室中配备了基本的电教设备。
这几条条理由提醒我们,既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纠正学生对历史科的偏见,又要改革考试模式和教材,适当降低一些知识的难度,以期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对历史教学所提出的目标:“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历史教学的不利局面
第一、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课中影像图片资料,提高历史课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教学,改变单调的、枯燥无味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的传统模式,使图、文、声、活动有机的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就会增强,这样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就比较好。如介绍南京大屠杀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南京,南京》或《南京大屠杀》片段,让学生感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理解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记住历史教训。
第二、先学后教,精讲少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精讲点拨”上。学生看了就会的不讲,学生探讨了就懂不讲。历史课上,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实效性。如历史上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名词和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法国共和制和美国联邦制的异同。这些问题既难理解又非常重要,所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精讲。有时候不但要讲,还要深入浅出地分析,生动形象地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问题。
第三、建立合作性学习小组。
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启人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有效的合作,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发展,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通过共同参与,有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开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让学生进行试讲。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有些内容特别是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讲,改变教学内容都由教师一个人独讲的局面。试讲的学生或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和试讲,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教师补充和点评之后,每个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试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许刚开始试讲时,有些学生因准备不充分或紧张等原因,讲课效果不理想,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或组员的补充而得以完善,并不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不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教学质量。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课外的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创造之源,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为依归,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堂中心”向“生活中心”的转变。如开展历史考察,让学生体验历史形成过程,获取历史知识。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历史的天然大课堂,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探究地方文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地方志、书报、网上查寻、拜访前辈和实地考察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料,以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奇异魅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历史老师不断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