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活动以及创业教育越来越关注。本文简要论述了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内涵,以此引出了在高校当中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并对开展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几个需要注重的原则,分三个部分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与开展原则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原则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一词的含义与表述方式极其广泛,没有非常完整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创业”按照粗略的理解,包含创业者、创业活动、创业企业与创业精神。在汉语表达当中,“创业,即:创立基业。”人们为了强调事业起步时的艰辛、突出创办事业过程的意义、彰显在前人基础上所取得的新的成就与贡献时,大抵上都会用到“创业”一词。
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创业内涵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以不同的侧重点对创业内涵进行了相对应的论述。从价值角度上来说,创业活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价值的创造上,即强调创业活动是创造价值的这样一个过程,其着重点在于“实现价值”;从功利角度去考虑,则创业是一个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过程,重点强调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还有学者从实体角度去研究创业,认为创业需要一个承载创业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所说的企业,如此看来,创业就是一种创建企业的行为过程。
创业内涵的研究发展至今,具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领域,甚至可以拓展到文化、政治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创业可以被界定为人类进行创新的一种探索性行为,从这一界定上来说,创业又有了一定的哲学范畴。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概念也正是伴随着创业内涵的研究理解应运而生。“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开创性、创造性、冒险性、创新性等优秀品质的个人,并使受教育者能够把握商机、创造商机,创立创办新的企业或事业。而在高校当中开展创业教育,更直接的意义是在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主动创业精神和创业基础技能。因为学历不等于工作,这一观点被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所认可。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
高校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性组织,它肩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输送动力的重要使命。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也日益被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要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改变就业岗位争乏状况,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自主创业提高社会就业率,从而减轻政府与社会压力,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高校创新知识体系的形成,加快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价值体系,有益于高校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强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能力。
(二)现代社会日趋开放,多元化经济与多元化文化的挑战客观的摆在创业者面前,这一客观现实要求创业者在思想观念以及能力素质等方面必须体现出开创性和创新性。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创造正是秉承创新性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观念以及敢于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可以促进就业方式由单一的填充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三)高校创业教育拓展到行业领域方面,鼓励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人才积极参与创业,特别是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过程,不但可以促进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专业人才,而且加快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建设步伐,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原则
(一)全面、综合发展的引导原则
现阶段,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盲目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企业家”,创业教育的对象也只是针对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整个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与教育的本质相背离,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各项发展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文知识、道德情感、技术智能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缺乏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创业教育不单单只是方法和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具有全局性的高校教育结构革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注重大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坚毅、奋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创业理想,使其明确创业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将理想化为主动投身于创业实践的动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
(二)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
高校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着重于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优良品质,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那么创业教育的内容就很容易脱离实际。高校创业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需要,从而达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独立思维的主体性。这就意味着老师要还给学生足够多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研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其次,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性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而人才的个性化正是创新的驱动力。能否有效地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关键在我们是否承认个性化是发展创业教育的源泉。高校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
(三)多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要求,创业教育本身也离不开生活实践。因而,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各式各样行为活动当中,那么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坚持与多项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一,高校创业教育必须强调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及文化所蕴含精神的教化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对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很强的依赖性。第二,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这就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的增强、学生把握机遇能力的时效等,这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范畴。第三,坚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更加有效的开展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进行大量的创业实践,只有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对学生发展、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而言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并通过遵循全面、综合发展的引导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多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来推动创业教育价值的体现于发挥。(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歆桐,李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大连市高院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3(31).
[2]苏毓敏,汪卓妮.海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
[3]赵汉杰,孙洪彬,薛君华,贾淑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
[4]高辉,赵文亮,程文玲.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原则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一词的含义与表述方式极其广泛,没有非常完整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创业”按照粗略的理解,包含创业者、创业活动、创业企业与创业精神。在汉语表达当中,“创业,即:创立基业。”人们为了强调事业起步时的艰辛、突出创办事业过程的意义、彰显在前人基础上所取得的新的成就与贡献时,大抵上都会用到“创业”一词。
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创业内涵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以不同的侧重点对创业内涵进行了相对应的论述。从价值角度上来说,创业活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价值的创造上,即强调创业活动是创造价值的这样一个过程,其着重点在于“实现价值”;从功利角度去考虑,则创业是一个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过程,重点强调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还有学者从实体角度去研究创业,认为创业需要一个承载创业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所说的企业,如此看来,创业就是一种创建企业的行为过程。
创业内涵的研究发展至今,具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领域,甚至可以拓展到文化、政治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创业可以被界定为人类进行创新的一种探索性行为,从这一界定上来说,创业又有了一定的哲学范畴。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概念也正是伴随着创业内涵的研究理解应运而生。“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开创性、创造性、冒险性、创新性等优秀品质的个人,并使受教育者能够把握商机、创造商机,创立创办新的企业或事业。而在高校当中开展创业教育,更直接的意义是在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主动创业精神和创业基础技能。因为学历不等于工作,这一观点被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所认可。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
高校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性组织,它肩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输送动力的重要使命。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也日益被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要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改变就业岗位争乏状况,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自主创业提高社会就业率,从而减轻政府与社会压力,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高校创新知识体系的形成,加快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价值体系,有益于高校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强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能力。
(二)现代社会日趋开放,多元化经济与多元化文化的挑战客观的摆在创业者面前,这一客观现实要求创业者在思想观念以及能力素质等方面必须体现出开创性和创新性。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创造正是秉承创新性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观念以及敢于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可以促进就业方式由单一的填充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三)高校创业教育拓展到行业领域方面,鼓励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人才积极参与创业,特别是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过程,不但可以促进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专业人才,而且加快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建设步伐,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原则
(一)全面、综合发展的引导原则
现阶段,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盲目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企业家”,创业教育的对象也只是针对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整个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与教育的本质相背离,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各项发展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文知识、道德情感、技术智能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缺乏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创业教育不单单只是方法和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具有全局性的高校教育结构革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注重大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坚毅、奋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创业理想,使其明确创业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将理想化为主动投身于创业实践的动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
(二)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
高校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着重于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优良品质,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那么创业教育的内容就很容易脱离实际。高校创业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需要,从而达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独立思维的主体性。这就意味着老师要还给学生足够多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研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其次,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性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而人才的个性化正是创新的驱动力。能否有效地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关键在我们是否承认个性化是发展创业教育的源泉。高校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
(三)多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要求,创业教育本身也离不开生活实践。因而,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各式各样行为活动当中,那么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坚持与多项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一,高校创业教育必须强调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及文化所蕴含精神的教化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对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很强的依赖性。第二,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这就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的增强、学生把握机遇能力的时效等,这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范畴。第三,坚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更加有效的开展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进行大量的创业实践,只有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对学生发展、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而言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并通过遵循全面、综合发展的引导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多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来推动创业教育价值的体现于发挥。(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歆桐,李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大连市高院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3(31).
[2]苏毓敏,汪卓妮.海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
[3]赵汉杰,孙洪彬,薛君华,贾淑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
[4]高辉,赵文亮,程文玲.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