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不仅来自那些经过专家处理、反复推敲的教材和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容易被人忽略的教学事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们具有加深学习理解和学生认识的作用,或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并利用好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与自己的教学预案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而且使我们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努力理解知识本质,善于发现生成资源
数学知识的本质在宏观上是指“数学是什么”,体现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精神里,体现在数学的抽象、严密、简洁等特点上。这需要我们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层层追问隐藏在客观知识背后的数学规律是什么?这个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因为,某个具体知识的数学本质既可能是隐藏在客观知识背后的数学规律,也可能是客观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或者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一位老师执教“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拼组、演示、交流,证明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也很满意,及时进行了表扬。这时,有一位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我们在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现在我们是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能不能也把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老师一愣,估计是没想到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或者备课时也没有这方面的设想,只是说:“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我们课后再讨论好吗?”接着就进入了推导面积公式的学习环节。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如果能顺势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讨、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想象的空间、提高图形几何空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及时抓住生成资源
现行的教材编排中,基本是把数学知识分解成若干小的部分进行学习, 并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去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分散学习、螺旋上升的逻辑结构来组织知识的编排。这样的知识学习固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同时也造成了同类知识之间、各部分内容之间、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相对独立、封闭, 不能发挥知识的整体结构功能的负面影响。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一些“散装”的内容, 没有形成具有普遍联系和广泛迁移能力的数学知识结构。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掌握同类知识之间、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相同(相近)的教学策略、方法在不同知识中的应用,运用整体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比较下面两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后,画图明理、列式解答。
(1)5×4=20(张)
(2)5+4=9(张)
这时,有学生对第(2)题提出了不同的解法:5×2-1=9(张)和4×2+1=9(张)
老师及时抓住这个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到后两种方法是前面刚刚学习的乘加、乘减的知识,虽然这道题比较简单,用加法更直接,但也应该学会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这样的处理,不仅仅局限于本课知识的学习,而是着眼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和能力的发展,无疑对于拓展学生的能力、萌发学生的整体意识都是有很好作用的。
三、适当组织开放探究,巧妙利用生成资源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打开思路,发展能力,既能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开发,也有利于教师充分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 下面是一位教师进行“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过程。
揭示学习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归纳出大家的想法基本是把圆锥转化成圆柱。接着让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不同的圆柱和两只不同的圆锥容器,其中有一只圆柱和一只圆锥等底等高)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下各自的发现。有的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有的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还有的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2或1/4。
教师根据这些实验组的汇报,把结论分成两大类:(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2)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的1/3。
师:“请各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找一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有不同发现的小组互相交换实验器材,再次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再次汇报交流,经过辨析,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如果不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很多时候不是圆柱的1/3。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组织了一次成功的学习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俯拾皆是,教师再加以巧妙引导,通过对不同实验结果的争辩和质疑,引发了知识矛盾,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比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有意义的收获。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生成资源以其鲜活有效、自然生成的特点,直接反映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火花,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并越来越受重视。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善用课堂生成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精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努力理解知识本质,善于发现生成资源
数学知识的本质在宏观上是指“数学是什么”,体现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精神里,体现在数学的抽象、严密、简洁等特点上。这需要我们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层层追问隐藏在客观知识背后的数学规律是什么?这个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因为,某个具体知识的数学本质既可能是隐藏在客观知识背后的数学规律,也可能是客观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或者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一位老师执教“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拼组、演示、交流,证明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也很满意,及时进行了表扬。这时,有一位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我们在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现在我们是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能不能也把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老师一愣,估计是没想到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或者备课时也没有这方面的设想,只是说:“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我们课后再讨论好吗?”接着就进入了推导面积公式的学习环节。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如果能顺势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讨、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想象的空间、提高图形几何空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及时抓住生成资源
现行的教材编排中,基本是把数学知识分解成若干小的部分进行学习, 并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去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分散学习、螺旋上升的逻辑结构来组织知识的编排。这样的知识学习固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同时也造成了同类知识之间、各部分内容之间、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相对独立、封闭, 不能发挥知识的整体结构功能的负面影响。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一些“散装”的内容, 没有形成具有普遍联系和广泛迁移能力的数学知识结构。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掌握同类知识之间、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相同(相近)的教学策略、方法在不同知识中的应用,运用整体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比较下面两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后,画图明理、列式解答。
(1)5×4=20(张)
(2)5+4=9(张)
这时,有学生对第(2)题提出了不同的解法:5×2-1=9(张)和4×2+1=9(张)
老师及时抓住这个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到后两种方法是前面刚刚学习的乘加、乘减的知识,虽然这道题比较简单,用加法更直接,但也应该学会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这样的处理,不仅仅局限于本课知识的学习,而是着眼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和能力的发展,无疑对于拓展学生的能力、萌发学生的整体意识都是有很好作用的。
三、适当组织开放探究,巧妙利用生成资源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打开思路,发展能力,既能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开发,也有利于教师充分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 下面是一位教师进行“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过程。
揭示学习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归纳出大家的想法基本是把圆锥转化成圆柱。接着让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不同的圆柱和两只不同的圆锥容器,其中有一只圆柱和一只圆锥等底等高)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下各自的发现。有的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有的发现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还有的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2或1/4。
教师根据这些实验组的汇报,把结论分成两大类:(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2)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的1/3。
师:“请各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找一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有不同发现的小组互相交换实验器材,再次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再次汇报交流,经过辨析,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如果不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很多时候不是圆柱的1/3。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组织了一次成功的学习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俯拾皆是,教师再加以巧妙引导,通过对不同实验结果的争辩和质疑,引发了知识矛盾,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比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有意义的收获。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生成资源以其鲜活有效、自然生成的特点,直接反映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火花,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并越来越受重视。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善用课堂生成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精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