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我国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重点课程,也是我国母语文化的重点传承方式。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性较强,在低年级教育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字、次、句等的基础性学习,而在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字词基础已经逐渐积累增加,此时则要展开阅读和写作教学。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对故事性、趣味性并且带有插图的文本阅读更有兴趣,而对于纯文字类、诗歌类的文本兴致缺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激发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在全面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校学习,提升教学质量[1]。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智力、生理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若教师没有加以引导,学生很难坚持将阅读任务完成。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往往一篇文章需要反复的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标注才能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寓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悬念设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欲望,让其自主积极的参与阅读,快速进入阅读状态[2]。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讲解一些三国小故事,让学生知晓诸葛亮和曹操是处于对立状态的,之后向学生提问,对立中的曹操为什么会借箭给诸葛亮呢、草船的作用是什么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探究,并且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此在问题和悬念的激发作用下,学生的阅读欲望会被燃起,进而带着兴趣主动地去阅读。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悬念的设置,需要找准切入点,以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内容为主,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全面更新和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及爱好,从而寻求与学生相契合的教学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设置适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完成阅读任务[3]。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季节的描写文章,或是散文、或是诗歌、或是小故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录音设备或者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季节风景的小视频,或者放一段有关于季节的歌曲音乐,让学生在切实的情境氛围中进行阅读,并且鼓励学生大声、优美的朗读出来,寻找文本的阅读两点,分析文本的表达情感,模仿文本的修辞手法。如此可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学习,并且融入阅读情感,更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创设情境,让学生阅读之后开展角色扮演类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3. 扩展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和教材中,积极扩展课外阅读也是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逐渐积累起来。教师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推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选择适宜学生现今知识体系的读本,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读本,以免学生读而无味,缺乏兴趣,也不能选择过于深奥的读本,学生难以理解、晦涩难明,一样会丧失阅读兴趣[4]。教师应该推荐给学生既能读懂,又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深入阅读才能理解文章含义的读本,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逐渐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便于在之后的教学中,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可自动选择和应用课外资源,丰富自身的知识。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书阅读大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教师规定的书籍,然后老师对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如此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4. 现代信息工具的应用
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是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课”,将阅读内容以视频、图像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阅读中解放出来,从而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视频、图像等融合,可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之后再进行文字阅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现代信息工具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更为生动活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学习,可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工具只能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应用,以免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积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珍.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OL]. 學周刊,2017,(22):146-147.
[2]黄雅琼. 论童话教学对低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J/OL].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6):107+109.
[3]于双双. 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6,(18):215.
[4]柳玮媛.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6.
[5]潘国芳.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2):25-2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激发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在全面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校学习,提升教学质量[1]。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智力、生理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若教师没有加以引导,学生很难坚持将阅读任务完成。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往往一篇文章需要反复的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标注才能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寓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悬念设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欲望,让其自主积极的参与阅读,快速进入阅读状态[2]。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讲解一些三国小故事,让学生知晓诸葛亮和曹操是处于对立状态的,之后向学生提问,对立中的曹操为什么会借箭给诸葛亮呢、草船的作用是什么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探究,并且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此在问题和悬念的激发作用下,学生的阅读欲望会被燃起,进而带着兴趣主动地去阅读。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悬念的设置,需要找准切入点,以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内容为主,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全面更新和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及爱好,从而寻求与学生相契合的教学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设置适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完成阅读任务[3]。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季节的描写文章,或是散文、或是诗歌、或是小故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录音设备或者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季节风景的小视频,或者放一段有关于季节的歌曲音乐,让学生在切实的情境氛围中进行阅读,并且鼓励学生大声、优美的朗读出来,寻找文本的阅读两点,分析文本的表达情感,模仿文本的修辞手法。如此可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学习,并且融入阅读情感,更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创设情境,让学生阅读之后开展角色扮演类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3. 扩展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和教材中,积极扩展课外阅读也是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逐渐积累起来。教师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推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选择适宜学生现今知识体系的读本,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读本,以免学生读而无味,缺乏兴趣,也不能选择过于深奥的读本,学生难以理解、晦涩难明,一样会丧失阅读兴趣[4]。教师应该推荐给学生既能读懂,又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深入阅读才能理解文章含义的读本,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逐渐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便于在之后的教学中,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可自动选择和应用课外资源,丰富自身的知识。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书阅读大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教师规定的书籍,然后老师对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如此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4. 现代信息工具的应用
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是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课”,将阅读内容以视频、图像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阅读中解放出来,从而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通过视频、图像等融合,可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之后再进行文字阅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现代信息工具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更为生动活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学习,可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工具只能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应用,以免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积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珍.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OL]. 學周刊,2017,(22):146-147.
[2]黄雅琼. 论童话教学对低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J/OL].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6):107+109.
[3]于双双. 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6,(18):215.
[4]柳玮媛.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6.
[5]潘国芳.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