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梗患者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梗 护理 健康指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2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1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的中断而导致的一定范围内的缺血性坏死[1],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死率极高,因而成为严重危害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且变化快速,同时合并的并发症多,病情危重的特点,所以该病种对于护理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为了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治疗和护理进行更好的配合,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59例,女 21例;年龄 32-77,平均年龄48.77 ±11.23岁。所有入选对象均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早期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步开始活动;指导患者在发病的前1-2周,应选择高维生素、高优质蛋白的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戒酒戒烟,待病情出现好转后可考虑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做好疼痛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嘱患者勿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立即遵医嘱实施药物镇痛治疗,用药后对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出现恶性并发症;高质量的排便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照顾者做好充分教育指导,使患者了解保持大小便通畅对其疾病的重要性,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防止出现意外;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促进其疾病康复,因而护理人员应以真诚关怀的态度以及娴熟的操作技能来获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信任,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病情观察,以便早期发现病情恶化的先兆,及时为医师的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1.3 评价标准。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 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有效地促使了该类患者对医院所提供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主动积极的配合,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增进了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缩短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护患的感情[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皎燕.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11:327
[2]吴勇萍.急性心梗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1):278
[3]彭玉玲.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 8):263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梗 护理 健康指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2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1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的中断而导致的一定范围内的缺血性坏死[1],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死率极高,因而成为严重危害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且变化快速,同时合并的并发症多,病情危重的特点,所以该病种对于护理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为了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治疗和护理进行更好的配合,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59例,女 21例;年龄 32-77,平均年龄48.77 ±11.23岁。所有入选对象均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早期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步开始活动;指导患者在发病的前1-2周,应选择高维生素、高优质蛋白的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戒酒戒烟,待病情出现好转后可考虑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做好疼痛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嘱患者勿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立即遵医嘱实施药物镇痛治疗,用药后对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出现恶性并发症;高质量的排便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照顾者做好充分教育指导,使患者了解保持大小便通畅对其疾病的重要性,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防止出现意外;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促进其疾病康复,因而护理人员应以真诚关怀的态度以及娴熟的操作技能来获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信任,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病情观察,以便早期发现病情恶化的先兆,及时为医师的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1.3 评价标准。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 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有效地促使了该类患者对医院所提供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主动积极的配合,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增进了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缩短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护患的感情[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皎燕.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11:327
[2]吴勇萍.急性心梗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1):278
[3]彭玉玲.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 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