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曾经有个精辟的论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的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那么试想,一个没有学生活动的、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肯定是一个被动的、没有生气的课堂,这样的数学课堂限制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是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的。因此,如何将“动”的理念贯彻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让学生“动”起来,这些问题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真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重点。下面就这些问题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字:活动 实践 鼓励 互动
一、让学生“心” 动
我有一位同事,他是个很敬业的老师,可是他的数学教学效果以前一直不是很好。他曾经多次和我探讨过其中的原因。在听了他的几节数学课之后,联系我们探讨的内容,我发现他的教学中,老师的理性分析与归纳过多,而学生在课堂中除了听与练之外,很少有自主探索与展示自我的机会,一句话,课堂中学生没有真正地“心动”起来。其实,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数理、算法的推理和各种数字的演算,小学数学课堂也应该是让学生“心动”和向往的乐园。要真正地做到这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彻底放开束缚学生思维活动的枷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相关的生活实际,善于创设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让学生手动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必须重视他们的动手实践活动。“心动”不如行动,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参与,需要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动手实践,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摆摆、画画以及教具的制作,再经过自己的观察与猜想、推理与判断,比较与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形成学生各具特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童年可能都有过背诵乘法口诀表的经历,同样,我们每个有一定教龄的数 学老师也都有过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的举动。横着背、竖着背、斜着背、倒着背,让 不少我们认为懒惰的或者所谓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吃了苦头,花费了他们许多时间 和精力,甚至由此而让极少数学生以后怕上了数学。现在我们在教学苏教版新课程 乘法口诀时,广大教师绝大多数都采用让学生根据规律自己动手编写乘法口诀的教 学策略。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口算、观察、比较、仿编,很顺利地就编 写成了一至九的乘法口诀表,同时全面系统地弄清了表内乘法口诀之间数字规律。 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鼓励,他们就会在自豪中轻松地记住一到九的乘法口诀表,而且印象深刻。
三、让学生口动、互动
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会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当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时候,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时候,其中有的学生可能并没有在思考,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比别人慢一拍半拍,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全班交流中,当然就难以引起这些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有的还在下面不自觉地做起小动作来。我听了许多教师的课,不少课堂上都有类似这样情况的学生在做小动作,或者心根本不在课堂上。这时如果教师请到他们回答问题,他们绝大部分又表现为手足无措或者缄 口不言,就是说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的收获很小。然而教师为了整个课程的进度,常常被大多数学生的正常表现所蒙蔽,往往忽视了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 和课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学习有困难、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同学习比较正常的同 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他们中有的成了让教师头痛 的“问题”孩子。
曾听过本校一位陈老师的数学课,其中让我们所有听课老师最激动的也是课堂教学最精彩、最成功的环节,就是后面学生之间的口动互动部分。那节课的课题是《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经过一番折、剪、看、画等一系列活动后,陈老师让同位同学互相交流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于是同学们立即投入到热烈的相互讨论之中。当陈老师请学生说说交流的结果时,我们都以为是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陈老师却让他说说同位同学的想法,还请当事人证实这位同学听得是否认真仔细,然后又让他对同位同学的看法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又巧妙地让这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让学生口动、互动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或者有意省略的环节。因为这个 环节似乎最浪费时间,也似乎最不容易掌控的环节,弄不好会造成课堂混乱的局面。是的,在这个环节中最令教师担心的就是有的学生情绪常常过于亢奋,有的学生不 等别人的话说完,就大声地嚷着要说出自己的见解,急于体验成功,所以课堂上有 时显得闹哄哄的,甚至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我认为一开始出现这些不尽人意的情况是正常的、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种活动的正常开展,加上教师精心 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然就会转化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要把学生正常的、合理的数学讨论和表现成功的欲望看成是“乱”的表现,更不能把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斥为“嘈哄”的场所。我们相信,“动”是永恒的概念,“動”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四)焦肖燕 伏志瑛:《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 2 页
(五)刘加霞 刘琳娜:《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 3 页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明皇路校区 王昊贵
关键字:活动 实践 鼓励 互动
一、让学生“心” 动
我有一位同事,他是个很敬业的老师,可是他的数学教学效果以前一直不是很好。他曾经多次和我探讨过其中的原因。在听了他的几节数学课之后,联系我们探讨的内容,我发现他的教学中,老师的理性分析与归纳过多,而学生在课堂中除了听与练之外,很少有自主探索与展示自我的机会,一句话,课堂中学生没有真正地“心动”起来。其实,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数理、算法的推理和各种数字的演算,小学数学课堂也应该是让学生“心动”和向往的乐园。要真正地做到这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彻底放开束缚学生思维活动的枷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相关的生活实际,善于创设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让学生手动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必须重视他们的动手实践活动。“心动”不如行动,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参与,需要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动手实践,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摆摆、画画以及教具的制作,再经过自己的观察与猜想、推理与判断,比较与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形成学生各具特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童年可能都有过背诵乘法口诀表的经历,同样,我们每个有一定教龄的数 学老师也都有过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的举动。横着背、竖着背、斜着背、倒着背,让 不少我们认为懒惰的或者所谓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吃了苦头,花费了他们许多时间 和精力,甚至由此而让极少数学生以后怕上了数学。现在我们在教学苏教版新课程 乘法口诀时,广大教师绝大多数都采用让学生根据规律自己动手编写乘法口诀的教 学策略。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口算、观察、比较、仿编,很顺利地就编 写成了一至九的乘法口诀表,同时全面系统地弄清了表内乘法口诀之间数字规律。 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鼓励,他们就会在自豪中轻松地记住一到九的乘法口诀表,而且印象深刻。
三、让学生口动、互动
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会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当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时候,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时候,其中有的学生可能并没有在思考,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比别人慢一拍半拍,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全班交流中,当然就难以引起这些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有的还在下面不自觉地做起小动作来。我听了许多教师的课,不少课堂上都有类似这样情况的学生在做小动作,或者心根本不在课堂上。这时如果教师请到他们回答问题,他们绝大部分又表现为手足无措或者缄 口不言,就是说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的收获很小。然而教师为了整个课程的进度,常常被大多数学生的正常表现所蒙蔽,往往忽视了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 和课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学习有困难、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同学习比较正常的同 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他们中有的成了让教师头痛 的“问题”孩子。
曾听过本校一位陈老师的数学课,其中让我们所有听课老师最激动的也是课堂教学最精彩、最成功的环节,就是后面学生之间的口动互动部分。那节课的课题是《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经过一番折、剪、看、画等一系列活动后,陈老师让同位同学互相交流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于是同学们立即投入到热烈的相互讨论之中。当陈老师请学生说说交流的结果时,我们都以为是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陈老师却让他说说同位同学的想法,还请当事人证实这位同学听得是否认真仔细,然后又让他对同位同学的看法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又巧妙地让这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让学生口动、互动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或者有意省略的环节。因为这个 环节似乎最浪费时间,也似乎最不容易掌控的环节,弄不好会造成课堂混乱的局面。是的,在这个环节中最令教师担心的就是有的学生情绪常常过于亢奋,有的学生不 等别人的话说完,就大声地嚷着要说出自己的见解,急于体验成功,所以课堂上有 时显得闹哄哄的,甚至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我认为一开始出现这些不尽人意的情况是正常的、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种活动的正常开展,加上教师精心 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然就会转化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要把学生正常的、合理的数学讨论和表现成功的欲望看成是“乱”的表现,更不能把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斥为“嘈哄”的场所。我们相信,“动”是永恒的概念,“動”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四)焦肖燕 伏志瑛:《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 2 页
(五)刘加霞 刘琳娜:《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 3 页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明皇路校区 王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