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兵装备“很土鳖”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iness90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是中国古代军事上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其优秀的军事将领层出不穷,早期的李靖、李勣、秦叔宝、尉迟恭,稍晚的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盛唐后的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乃至后期的李晟、李塑父子,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然而,军事是个科学活、技术活,不仅要看将军打得多威风,还得看单兵的装备、兵团的配合及战术的运用,这些枯燥的东西,往往能反映出战争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朝士兵的装备和组织情况。

唐史料对装备的记载具体到每支部队有几匹马、几口锅


  关于军队的装备,一些演义里的描述是极其粗线条的,或者说是不靠谱的。例如《三国演义》,只有大将们叱咤风云、横扫战场的大场面描写,至于士兵穿什么、吃什么、带多少装备,那都是未知数。
  《说唐演义全传》则开始涉及到军队基层单位,诸如薛仁贵,传说他当过伙夫,但是薛大哥是英雄,一心想着上战场厮杀,具体怎么做饭,一餐做多少量,也是笔糊涂账。
  历史是琐碎的,要了解它的真相,得去翻史料,比如对于唐朝军队的装备,《新唐书》的“兵志”就有记录。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是民与兵合一的机制。这种兵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装备得自己掏钱购置,“皆自备”。具体自备哪些东西呢?《新唐书》交代得很清楚: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及一种叫胡禄的箭囊;横刀一把——一种佩刀,日本现在有完整样本。武器有了,还得有后勤装备,即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此外,还有着装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铠,骑兵还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铁甲,背上有长枪。
  以上装备是不是都直接配置在士兵身上呢?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那分量也不轻,不过根据记载来看,军队里有驮马。这些装备在平时都储存在折冲府的军库里,当有军事行动时,再看具体情况进行发放。
  隋炀帝时期远征高丽,因为路途遥远,粮食运输艰难,所以每名野战士兵身上要负重好多天的粮食,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和战斗力。也因此,有些士兵冒着杀头和饿肚子的危险,将粮食埋在地下。
  如果是和平时期,这些府兵就配备横刀和弓矢。
  个人装备如此,那么单位的配备情况又如何呢?唐初士兵三百人形成一个团,每五十个人组成一个队,每十个人组成一个火。火是一个很小的军事单位,但仍会配备六匹驮马,如果弟兄们实在差钱,可以用驴子代替驮马。同时还有布幕、铁马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甲床等各两件,锅子、火钻、盐袋、碓等各一件,马缰绳三件。马盂是什么呢?据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阴经》记载,它是一种盛食品的容具,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容量为三升,能保温,“冬月可以暖食”。
  唐朝的军粮可能还是未脱皮的,上了前线,还得用舂米工具,这工具就是“碓”。
  还有火钻这玩意,别以为这是取火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兵器,打仗的时候,在火钻上浇上油,点上火,直接往敌人阵地上扔,大约可以算是原始手雷吧。
  此外,每人还配备一把锤子,象牙做的。这锤子可管用了,可以用来开箱撬锁,类似瑞士军刀吧。
  这样看来,大唐王朝单兵的装备确实杠杠的。
  而对于战马,政府是有补贴的,不是直接给战马,而是每个骑兵发二万五千钱,自个儿买马去。如果战马过了服役年龄,就卖到民用市场上,用所得资金再买新的战马。不过这战马会不会和机动车一样折旧,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唐朝历时将近三百年,其军制也是在变化发展中,后来的情况如何呢?

唐朝募兵考试射击命中率要求在50%以上


  到唐玄宗的时候,由于拓边战争增多,原来的兵力明显不够用,于是改为募兵制,关于这个制度如何,咱们没必要做学术性的研究,还是看细节吧。
  唐朝募兵,首先身高是有要求的,20岁入伍,身高应该在五尺七寸(大约1.7米)以上,就算降低要求,也要在五尺以上。入伍男子免除赋税。
  对士兵使用兵器也有要求,即要求士兵能够自主使用伏远弩,射程三百步;要求士兵在四发中能命中两发,50%的命中率才算过关;对擘张弩的应用会有场考试,擘张弩是一种用双臂拉开的弓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要求是四发二中,也是50%的命中率。
  以上两种是重射击武器,对于轻射击武器的使用,则是这样的:角弓弩,射程二百步,要求是四发三中,对于命中率的要求提高了25%;单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要求是四发二中。

兵力战术分配战斗人员占七成弓弩手比例不低


  别以为古代打仗场面,就像影视里面那样,将军大吼一声,然后就奔跑吧兄弟,大伙儿一窝蜂上去群殴。实际的战争场面蛮复杂的,这里,咱们参考一下唐朝神一般的战将李靖的《李卫公兵法》吧。当然,这部兵法在宋朝散失得很厉害,幸亏杜佑的《通典》里还保存了一部分。
  李靖可不是托塔天王。《封神榜》和《西游记》里的李靖是個传说,唐朝的李靖却是实实在在的名将,平定江南,灭东突厥,因此他的军事著作也是有说服力的。
  在《李卫公兵法》里,每次出征时的军队数量是有规定的,大将出征,一般每次授兵两万。当然,这也不是死指标,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临时更定”。至于兵种的组成结构,李将军说得很详细:一支四千人的野战部队,称为“中军”,必须有2800名战斗人员,比例为70%。
  这2800战斗人员当中,有800名弓弩手,弓弩手又再细分:弓箭手400人,弓弩手400人,骑兵1000人,刀盾手500人,唐朝管这类士兵叫“跳荡”。还剩下500人干什么?他们是“奇兵”,是用来机动作战的。按照唐朝部队编制,机动作战人员必须占三成,“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
  唐代史料也记载了唐前期军队训练情况。《新唐书·兵志》对这个程序有详细记载。
  “每岁冬季”,是全国士兵集中训练的时机。以一个折冲都尉府为单位,分左右两个校尉统领,每个校尉手下有十支步兵队,一支骑兵队。还没有正式集合的时候,士兵们都打开旗帜,分散站立。
  第一通号角吹起,指挥官马上集合手下士兵,步兵和骑兵都排成队列,“诸校皆敛人骑为队”。
  第二通号角吹起,将军旗和长矛都放下,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
  第三通号角吹起,军旗和长矛都举起来,似乎进入战斗状态。
  接下来,擂起战鼓,两支部队鼓噪冲锋。当然,绝对不是漫无纪律的群殴,还是有章法的:先是右校尉这边鸣金,队伍稍稍退却,左校尉分队进入右校尉的位置;接着,相反操作。
  两支部队退却之后,又上前迎面对杀,进入演习状态。最后,三通号角,演习结束。然后,大伙去自由狩猎,猎物各自分配,“是日夜,因纵猎,获各入其人”。事实上,狩猎也是增强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军队训练要各司其职,不能逾越。有一回唐太宗在骊山上看到山谷里的军队自由散漫,不成队伍,正要大发雷霆,处分校尉,旁边的人把他劝住了:“皇上,这不是你管的事儿,别坏了规矩。”唐太宗只好强忍怒气,交由有关部门去处理。
  摘自《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是生产队长。每天清晨,当我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父亲便拿起铁皮卷成的话筒高喊:“出工啦!”有时,我躺在床上,听见他在给男女老幼分派不同的活计,偶尔也听见他暴跳如雷地骂娘,说这个“偷懒”,那个“混工分”。  我当时害怕得很,现在我才明白他为何那样急躁,他是那个年代培养起来的农村基层干部,恨不得每个人都像他那样出满勤,出满力。  父亲是一个宁肯苦死自己,也不肯吐出一个“苦”字来的人。
期刊
魏剑英是武汉市一个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大爱人生协会的发起人,他还有村支部书记、企业老总等很多身份,甚至中国好人、荆楚楷模等耀眼的光环。  “大爱人生”去年一成立,就面向偏远的高寒山区,四川的凉山,贵州的毕节,云南的西贡,发起了给贫困人口送寒衣的行动。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广场人流最多的东北角,他们设有一间小屋,集装箱大小,四围张贴着粉红底色的宣传单,有活动的简介和及时信息,有他们把衣服、学具送达时亲热的图
期刊
身为一个快40岁的中年人,最近我过得有些丧。  起因是网络流行的一篇文章,名为“中年人这个称呼你能接受吗?”点开一看,原来是说中国第一批“80后”已经37岁,步入中年行列了。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是,标题前面特别加了一个四字成语:欲哭无泪……  这词加的,可就真扎心了,似乎人过了30岁,再怎么活都只能是一件不体面的事,只有用“欲哭无泪”来形容了。  中年变成贬义词?  这还不够。没多久,网上又掀起
期刊
這是以前的事: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个不足10户人家的藏村,遥远,闭塞,根子是穷。几排简陋的藏式民房,沉默无助地塌卧在沟底的一块草坡上。刀劈一般直陡陡的崖壁紧凑地夹裹着村子,半崖的石缝间偶尔会有一两棵长不大的矮松提着蝙蝠似的双脚,冷冷地兀立着。远处的山泉悠悠而来,汇聚成一条细细的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站在沟底仰望,天是一条线,白云压山低。村里很少有日晒,只有日行中天,太阳才十分吝啬地给沟底洒下几点
期刊
到了三十八岁,蒙哥马利才“春心”怒放。之前,他的眼里只有作战地图,指挥枪的准星一直瞄准战场,没有歪向美女,虽然倾心于他的美女如云。后来,他成为了二战的名将。  往往,战术是在休闲的时候忽发奇想而产生的。蒙哥马利的天才就表现了这一点。这一回,意外的爱情逼近了他。到瑞士休假,卡佛太太与他相遇。作为军人的遗孀,她的爱情画了一个血腥味的句号,剩下的是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出乎想像,面对这样的女人,他怎么就
期刊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让人印象比较深的同学。当时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对宿舍卫生包括个人内务要求较高。那个年纪的男生,大多数不怎么喜欢整理和清洁个人物品。但他的床铺永远是最干净、最平整的,就连床下的鞋子、洗漱用品都摆放得像是列队集合一样。  每次负责宿管的老师去检查,总是指着他的床铺让我们学习,以他为标准,如果做不到就虚心向他请教。  我和别的舍友当时愤愤不平,打心里看不惯这个“另类”,同在一个屋檐下,何
期刊
余梅逛街回来时,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她走到我面前拿手晃了晃:“这个颜色好看吧?”我当时注意力在电视上,就随便应答挺好看的。可是等我回过神来,才想起余梅指甲不是两周前才弄过吗,怎么又去弄了。  “这次花了多少?肯定不便宜吧。”我好奇地问了句。  “还行,就六十。”她转头看我,“你嫌贵啊?我自己赚钱自己花,又没让你掏钱。”我只不过随口问,却被她这么怼了回来,心里难免不爽,也说了回去:“这又不是必需花费
期刊
日月经天,时序流转,过年始终是宗大事体。四平八稳的日子,一到腊月就有些匆忙。  从前有人写:山家岁末无多事,画朵梅花便过年。洒脱极了,大多数人没有这份洒脱,只是热爱凡俗的喜庆,不是无事,而是事多。  为啥事多?  忙年嘛!  腊味先出,鸡鸭鱼肉,都要腊,不管是烟薰,还是日晒,都要早点置办,这样到过年才入味。  至于年酒,不管米酒,还是烧酒,终要装在坛里瓮里,喝时打将出来,方好畅饮,等酒喝,如同等米
期刊
说个朋友的糗事:他莫名其妙收到一个包裹,打开看,是月饼,发方是广东某地,可是自己并没有亲戚朋友在那里,一家人紧张起来,谁敢吃!要不报案?我朋友就是个警察,一样棘手。最后他父亲找个僻静地方、挖坑,把那盒来路不明、形迹可疑的月饼深埋了。怕万一是被人下毒的,被流浪汉或猫狗等动物吃了后果不堪设想。  陌生人都可以信任吗?回答的比率相差甚远,从挪威的65%到巴西的5%左右。世界银行的史蒂夫·奈克指出:“信任
期刊
说及道家,与老子并称的是庄子,古往今来有一说叫“老庄”。这相同于儒家并称的“孔孟”之说。  庄子,名周,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据史料,约与孟子同时,但两者不相知。莊子本可以做官司,有贵族血统,有政治背景,又有当朝领袖的提携,但他视权贵如腐鼠,不愿接受楚威王厚币礼聘为相,宁做自由之龟,或游乐之鱼。一生不理政,并不等于不卷进政治漩涡之中。庄子虽然远离官场,但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