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湖北!大同8名医护人员回访仙桃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bin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从1月26日开始,国药同煤总医院前后累计派出5批23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13名队员入驻国药同煤总医院定点援助医院——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场与病魔抗争、为生命接力50多天的战“疫”中,国药同煤总医院援仙队员与仙桃医务工作者共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如今离仙7月有余,带着对仙桃的思念、对“战友”的惦念、对患者的挂念,2020年10月18日,国药同煤总医院党委书记刘伟隆,带领八名曾经援助仙桃的队员代表踏上荆楚大地,如英雄们所愿,开启了回访仙桃之旅。
  此文为国药同煤总医院党委书记刘伟隆,作为“带队者”“旁观者”“亲历者”在为期一日的回访中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是同为医务工作者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圆梦
  每与我院援助湖北的抗疫医务人员接触,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向我讲述抗疫中各种令人心动的小故事。其中,有危险、有紧迫、有耐心、有寂寞、有困难、有困惑、有无奈、有眼泪、有遗憾、有快乐……对!没听错,是有快乐。在艰难度过几十个风险与孤独的日子里,他们也收获了一种快乐,且每提到快乐,人人眼中流露着亮光。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讲,那边的人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友爱、多么的纯朴,多么的让他们想念……
  我的思维停住了,是什么样的人和事会让他们如此怀念?于是随口而问:“你们想回去看看他们吗?”“想!太想了!但是……”我明白了,我想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一个圆梦计划进入我的安排……
  出行
  “王献主任你好,我安排你组织几名援助仙桃有代表性的医护人员,在不影响医院和科室工作的情况下,由我带队去仙桃市人民医院进行一次回访,人员和日期由你来定!”
  “真的?刘书记,我不是做梦吧?没听错吧?!”电话里,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献异常惊喜。
  放下电话,我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爽快。
  于是日期定了,名字有了,一切准备就绪。
  “刘书记,我们可以给他们带点土特产吗?”
  “八项规定不能违反,我们本地不是吃的就是吃的,别了,我不能给双方单位都添麻烦。”对于一向原则谨慎的我,无情地拒绝了他们。
  “秀珍,你把出行人员建个群,通知大家明天上午11点机场集合,轻装出行……”
  启程
  一行几人几乎同步进入机场大厅,第一眼看到的是他们每个人手中提着不同的土产:“山西陈醋”、“汾酒”、“小媳妇凉粉”、“黄花”……我稍有不悦。
  “劉书记,您别怪我们,我们不带东西,心里过意不去。”
  “是啊,书记,我们都是个人掏钱买的,不给领导添麻烦。”
  “书记,我这几份是带给大夫们的,他们当时对我可好了。”
  “我这是带给护士们的。”
  “我这些是带给病人的。”
  我没说话,转过身,眼泪在眼眶里……
  “刘书记,我带了几幅画,这是咱们工会李世文知道咱们要去,赶时间画出来的,这个不违反规定吧?”
  “打包、托运、登机、启程!”我命令道。
  到达
  近两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于下午三点到达武汉天河机场,从候机到乘机,八名队员没有一个安静的,不停地拍照、发信息,不停地念叨着要去找谁,要去看谁,相互嬉笑着,能看出他们内心的喜悦,感受到他们像是要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的渴望和欢愉。我的脑海里想象着各种各样激动的场景,拥抱、欢笑、眼泪……
  走下飞机,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在叫:“武汉机场原来这样啊,这么大,这么漂亮。”
  “你们不是来过了吗?”
  “我们当时下了专机列队通过,机场空无一人,灯光暗淡,空气似乎凝结了,根本顾不上看机场。”
  “看了你也没感觉,因为两次的心情不一样”身边有人说道。
  “你们是国药同煤总医院的吗?”一个悦耳的声音传到了我们推着大包小包、大箱小箱的队伍中。
  “我是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我叫李文,欢迎亲人们来看我们!”
  一阵寒暄后,我们上了大巴车,在欢声笑语中直奔仙桃。
  回家
  汽车刚一下高速匝道,有人就喊:“仙桃,仙桃到了。”
  “仙桃,我们回来了。”王献主任叫道。
  “仙桃,我们回来了。”更多的人附和着。
  “不是‘来’,是‘回来’,这是真把仙桃当家乡了。”我感慨着。
  “师傅,开慢点,我们要多拍些照。”
  “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半夜来的,来了就没上过街道。”
  “我们白天来的也记不住,当时特别紧张,根本顾不上看。”
  “我记得那个高楼,每天坐车路过。”
  “这是黄金大道。”王献说道,“再往前就是仙桃人民医院的路口,再走几个红绿灯就到了维也纳酒店,我每天从这里走……”
  “我要全程拍下来,回去让我家人看,这就是我驰援来过的地方。”
  每个人持手机拍着,嘴里叨叨着回家喽……
  欢迎
  汽车一到,立刻有两排人员映入眼帘,一排正装,是院领导;一排工装,是白衣天使。
  “哇,这么隆重,我都不敢下车了。”
  “太意外了,我还没来得及换装,穿的太休闲了。”
  阵阵的掌声中,我们被院领导和同志们迎入酒店,在一一握手中,我的内心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热情和敬意。
  “维也纳酒店欢迎大家回家!”
  又是两排林列,酒店经理和员工盛情相迎。
  我自嘲见识少,没有受到过这般隆重的礼遇,却在今天真切感受到了,这都缘于抗疫医疗队员的坚守与付出,缘于仙桃人民的感恩和真诚。   相见
  我们回访的第一目标是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我在想,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应该在此,但是我失望了。
  车行至感染性疾病科门口,依然是整齐划一的全体医护人员列队欢迎,这些曾经在一个阵地上战斗的天使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企盼的笑容。
  “王献主任,回你家了,你先下。”我率先发令,“其他队员随后,我最后下车。”
  队员们依次下车,然而情形却令我大失所望,没有惊喜,没有拥抱,没有想象中激动人心的场面。
  “why?”我腦中蹦出一词,于是我走进人群,试图一探究竟。
  “你是于文虎主任!”
  “你是王主任!”
  “你是周护士长?”
  “你是仝大夫!”
  “声音太熟了。”
  “听声音就知道你是谁了。”
  “我也听出来了!”
  我明白了,共同相处几十天的队友,都是在防护服包裹中工作的,相互间从未见过真容。我离开人群,任眼泪肆意。
  回放
  终于以真容相见的战友们,带着彼此发自内心的喜悦进入到感染性疾病科内。
  “这是我的操作室。”
  “这是我们的办公室。”
  “这是我换鞋的地方。”
  “这张床住过胡大爷。”
  “这张床上的患者差点没抢救过来。”
  “我要找我拍照的那个地方。”
  “那个鞋架到哪儿去了?”
  “你们看,我当时穿隔离衣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
  “我有一次太累了,就坐在这里了。”
  “给我们俩再拍一个照,老地方,原造型。”
  一片嘈杂,一片混乱,一切都没有秩序,但却暖意四溢。
  真情
  晚餐的餐桌上,感人的场面再次出现,我们的队员和对方的战友真情乍现,相拥着不放的、相抱着哭泣的、相搂着叙旧的,每个人眼里都带着泪花,但每个人脸上都是无比开心的笑容,“哭并笑着”也许这个词是最妥当的。
  “大英,大英在哪里?”我们的护士长在找。
  “我在这里。”一个低微的声音马上回应,循声望去,一个腼腆的小姑娘带着甜甜的微笑站在角落里。
  “大英!”立刻有四五个人扑过去,将这个大英围住,然后是笑声、泣声的交织……
  此时此刻,只有真情。
  感激
  按照安排,我们此去还要走访慰问几名患者,但消息传出后,已经有五六位患者和家属从武汉来到仙桃市人民医院,要见他们的恩人,于是院方给我们安排了患者见面会。
  几位长者和一对夫妇进入会议室,王献主任第一个迎上去。
  “您是老吴”,“您是雄美……”
  “啊,你是王主任?!你一说话我就知道是你了,太熟悉你的声音了。”
  “终于看到你的真容了。”
  不出意外,又是凭声识人。
  王献主任被紧紧拥抱着,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着,听不清他们在交流什么,此刻我想也不必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
  一面锦旗,30只仙桃特产卤水鸡,有几箱苹果和梨,几位患者特地带过来的,我没有认真看,这已经不是吃喝的小事了,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意外
  院方为了表达感谢,给我们预定了仙桃市最好的酒店,但队员们都说:“我们要住当时的维也纳酒店,最好住我们当时的房间,让我们体验一下那种感觉。”执拗不过,院方答应了。
  酒店热情地满足了我们所有要求,重现了队员们当时的住宿情景,房门上贴上了名字,更暖心的是房间全都摆放着水果和干果,一张贴纸上写着:欢迎山西亲人回家。
  凌晨四点,一个队员被咚咚的敲门声惊醒,她急忙穿起衣服,开了房门,原来是酒店的一个服务员,知道我们来了,怕早上我们走得早,连夜买了很多水果,带着家属来看我们……
  这个意外令大家无比感慨,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却得到如此真诚的回报。
  温馨
  我开始留意了一下那个叫“大英”的小姑娘,个子不高、很瘦弱、不言语,就是甜甜的笑,或是泪花满眼,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我们队员在仙期间,这位瘦弱女孩儿,无论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悉心照料着每一名队员,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再回头看大英时,突然觉得她变得很高大。
  李院长偷偷和我说,你想不想见一见王献主任的“老相好”?
  “王献还有花边新闻?”我惊讶道。
  几分钟后,李院长把一位大约三十五六岁的女子带到我面前,这就是王献“老相好”。
  女子害羞地看着我,李院长告诉我,她是医院职能科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自从我们队员入住维也纳以来,她每天默默地做着各种服务工作,最感人的是,每天都目送每一班人员去医院,又迎接每一班人员回酒店,不论昼夜,从未间断过,曾有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亲人们平安,我才放心。”原来王献是被她打动了,每次都和她道谢问好,所以才有这么个“老相好”。
  我再一次感动了,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
  惜别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天回访,转瞬即逝。当仙桃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仙桃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以及一些战友们已经静候在酒店门口。大家依次拥抱道别,战友们不分男女,个个两眼泛红,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完的友情相惜,几经回转,汽车终于驶向机场。李院长和一位主任随车送行,直到候机厅、办登机、过安检,依依不舍……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分离,只待明日再见。
  另访
  仙桃市中医院是疫情期间仙桃地区轻症患者的主要治疗医院,我院张瑛洁主任受命驰援仙桃市中医院。按行程安排,我们没有回访中医院的计划,张瑛洁煽情地和我说:“我也想回我家看看。”于是,下午我们联系了仙桃市中医院,新上任五天的党委顾书记亲自率班子成员和医护人员列队相迎,真诚相待。
  瑛洁主任说,“顾书记刚上任,早知道我不回来扰您了。”
  笑容可掬的顾书记说道:“不说你为我们中医院救治病患,做出无私奉献,作为土生土长的仙桃人,我都应当对你们给予最高礼遇,你们是仙桃人民的恩人。”话语朴实,却感人至深。
  仙桃人民感谢我们,可我更想说,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祖国!
其他文献
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儿时的记忆经久如昨,挥之不去。尤期是我居住的旧宅子,虽然现在已经破旧,失去了昔日的原貌,但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还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岁月蹉跎而褪色。  万字会院位于大同旧城区西南隅,东西走向,蜿蜒曲折,东邻欢乐街。西接北马市角。西口几十步之遥的七号院,是过去的万字会。  传说万字会是放粥的地方。墙高院深,高大的门楼,飞檐兽脊,门廊两侧彩绘砖雕,褐漆大门上兽形的门叩,硕大
期刊
挖金湾就是大同矿务局的八矿,八矿就是挖金湾。挖金湾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地方,这里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也是产生我最初炽热的纯真爱情的地方。年少时的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都在这个温暖而陡峭狭窄的地方流淌着。  在这个地方尽管生活的时间不长,仅仅三四年,但常有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事情生灵活现地浮现在脑海中。和它分别已经20余年了,但它似乎在耳边和眼前从未消失过,身边也不时有来自这里的人或者有关它的消息都
期刊
法华寺位于大同古城和阳门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亩。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法华塔是寺的中心,是我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2008年,在我市名城保护工程实施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源自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法华寺得以原址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程以白塔为中轴线,整体院落前移至和阳街大槐树下,使古木大
期刊
《封和突墓志铭》,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刊。碑青黑色石灰岩,碑有座,高42厘米,宽32厘米,书刻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1981年秋出土于大同城西小站村花圪塔台封和突墓,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碑文:  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使君墓志铭。  屯骑校尉、领都牧令昌国子,公姓封,字和突,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弔,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赠
期刊
和一只狼的相遇  在晋北初夏,我用镜头摄掠原野的生机。记忆中的河湾依然婀娜,几棵河柳风韵正浓。一只七彩的锦鸡在温暖的阳光下随风独舞,它华丽的盛装就像原野的花朵,让我童年的幻觉幡然省悟,记忆里绚烂的色彩链接了多少诗意,就像这空气里淡淡的甜。  我的思绪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  大地的青春融不开我心头那一抹流淌着的绿,意映卿卿天籁之音来自白云垂暮。  一只狼,一个久违的故友。他站在不远处灌木丛的边缘
期刊
1952年冬天我还不到5岁,面对生活困境,爹妈艰难做出决定:从大同城回回巷迁出,搬到40里外的口泉镇居住。  为啥说决定艰难?主要是爹妈对大同城的感情特别深。爹17岁时便从原平崞阳来到大同城里學习做买卖,在关南人开的一家面铺里当伙计一干就是30来年,并娶妻生子。爹简直就是精通古城四大街八小巷72条绵绵巷的“大同通”。 我妈对古城更是不舍啊!她出生在大同古城南城墙内以东的云路街,出嫁后曾在大东街靠南
期刊
日前,第十二届平谷西柏店菊花美食文化季暨第八届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在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周庄子村湿地公园举办。展厅专属区域的“幸福结菊——千年结艺特展”引起众多游客的关注,匠心朴素、典雅精美的结艺作品深受人们欢迎。  结艺展由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和山西省大同市服饰文化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从博物馆精选而出,与此次菊花展高度融合,相得益彰,体现了“结”与“菊”(结局)美好的寓意。“大同结艺”
期刊
我喜欢文学,先是从喜欢老师在作文中的点评语开始的,委婉、中肯,还带着鼓励。平素老师是非常严肃的,在评语里则呈现出温柔耐心的另一面,这让我感觉文字表达实在是太美了。后来红色批语由一行变为一段,由一段变为一篇,点评内容多了表扬。我经常写,写的多,需要的纸张也多。我的班主任冯老师经常送一些本子给我用。他不仅把我的作文读给班里的同学们听,还在别班老师面前夸赞我写的好,引的别班同学也相互传看学习,我成了全校
期刊
天气一暖和起来,我们这座北方小城的路边,便簇涌出了一摊又一摊下棋的人们。这也是许多退休抑或打工者打發时光的好方式。那种北方汉子特有的吆五喝六声,像是迎接这久违的春天一样,随着棋摊而鲜活着这个城市的视野。  得空时,我也不由地凑到棋摊前,不仅仅是因为博弈时的那种思筹与激烈,更多的是喜欢那种众人围观时的氛围。只见,下棋者凝思、出棋,观棋者也仿佛置身于棋局中,都在为下棋者出谋划策,捏着一把汗。  这样的
期刊
黄花干菜、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化妆品……琳琅满目的黄花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时值冬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种植基地,记者虽然没有看到遍地黄花的美景,但从种类丰富的黄花产品上,看到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州区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