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著名小说。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将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整理,并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研究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 《简·爱》 家庭教育 文学影响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虽出身贫寒,相貌平平,生活历尽艰辛,但她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位有智慧、有独立和反抗意识的女性。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了研究,如简·爱的双重性格、简·爱的独立精神、简·爱的反抗意识、简·爱的恋爱观等,然而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始终没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将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整理,通过研究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深化我们对小说的理解。
家庭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则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首先是培养性的教育。由父母在家庭环境中通过诱导、感化、示范、训练等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的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子女的许多个性品格和行为习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分为两种:里德家的家庭教育及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
一、里德家的家庭教育
里德家的家庭成员包括里德先生、里德太太、两个女儿伊丽莎、乔治亚娜和一个儿子约翰,可怜的简·爱由于父母过早去世,从小被收养在里德舅舅家。由于舅舅里德较早地离开了人世,故里德太太便是一家之主,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从一开始,里德太太对简·爱与对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不一样的,她把简·爱当做佣人一样对待,对她实施的是“惩罚性”的教育方式:当简·爱与她的孩子有矛盾时,里德太太“恩准我不必同他们坐在一起了,说是她很遗憾,不得不让我独个儿在一旁待着”。又有一次约翰用书打中了简·爱,她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这时简·爱说:“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你是个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听到这,他“直冲过来,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他把简·爱打得“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时简·爱不再畏惧,而发疯似的同他对打起来。里德太太得知情况后,说:“带她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那房间别人是不敢在夜里进的,因为害怕里德先生的鬼魂,而里德太太“多狠心呀,把我一个人关在里面,连支蜡烛也不点。心肠那么狠,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简·爱的悲惨处境、孤独及不被重视,这也造就了她后来的反抗精神。当她的舅母在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怒斥她是一个撒谎而又讨厌的女孩子时,简·爱觉得自己的人格正在遭受无情的践踏,心中的屈辱与愤怒化成铿锵有力的反抗:“我不喜欢你,我恨你。”在罗沃德“慈善”学校,简·爱遭受惩罚、凌辱、甚至挨打,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愈摧弥刚,“要是你对那些强横霸道的人,总是客客气气,说啥听啥,那坏人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天不怕地不怕,非但永远不会改,而且会愈变愈坏。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肯定得这样,狠到可以教训那个打我们的人再也不这样干了”。这些话正是简·爱反抗性格的进一步深化。当简·爱来到罗切斯特先生的桑菲尔德庄园做一名家庭教师后,她以自身的魅力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他们相爱了。这显然是对等级森严的资产阶级门第观念的挑战和反抗,简·爱的反抗性格也日趋成熟。
里德太太对自己的孩子则采用“溺爱式”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在约翰身上尤其得到体现。约翰是个“十四岁的小学生,他长得又大又胖,但肤色灰暗,一副病态。还喜欢暴饮暴食,落得个肝火很旺,目光迟钝,两颊松弛。这阵子,他本该待在学校里,可是他妈把他领了回来,住上—两个月,说是因为‘身体虚弱’。但他的老师迈尔斯先生却断言,要是家里少送些糕点糖果去,他会什么都很好的。做母亲的心里却讨厌这么刻薄的话,而倾向于一种更随和的想法,认为约翰是过于用功,或许还因为想家,才弄得那么面色蜡黄的”。面对约翰的恐吓和欺侮,简·爱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站在她一边而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至于约翰,由于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因此,他什么坏事都干:捻断鸽子的头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采摘温室中的葡萄,掐断暖房上等花木的嫩芽。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皮肤黝黑像他而破口大骂。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但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他在一批坏男女中厮混,糟蹋了身体,荡光了家产,负了债,坐了牢。他母亲两次把他弄出来,但他一出来便又找到了老相识,恢复了旧习气。他的脑子不大健全,那些同他相处的无赖,不择手段地欺骗他。而他母亲的财产早已被他挥霍掉了很多。随后约翰在伦敦住所去世了,天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这种宠爱的“溺爱型”教育方式,过分保护、过分放任约翰,结果毁了约翰的一生。
二、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
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体现在罗切斯特及简·爱对阿黛勒的教育方面。阿黛勒是一位法国歌剧女郎的私生女,但阿黛勒的妈妈一口咬定她是罗切斯特的女儿,虽然罗切斯特不承认自己有抚养阿黛勒的义务,因为他不是她的父亲。但一听到阿黛勒的妈妈穷困潦倒,罗切斯特“便把这个可怜虫带出了巴黎的泥坑,转移到这里,让她在英国乡间花园健康的土壤中,干干净净地成长”。罗切斯特对她宠爱有加,尽可能满足她的愿望,每次外出归来,总是给她买许多礼物,以至于孩子“由于过分溺爱,有时显得倔强任性”不得不请家庭教师教育她。简·爱作为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她意识到“她十足是个孩子,大约七八岁,个头瘦小,脸色苍白,五官很小,一头累赘的卷发直披到腰上”。还有她“相当听话,虽然不大肯用功。对任何正儿八经的事她都不习惯。觉得一开始就给她过多限制是不明智的。她没有非凡的才能,没有个性特色,没有那种使她稍稍超出一般儿童水平的特殊情趣,不过也没有使她居于常人之下的缺陷和恶习”。面对这样的学生,简·爱一开始就制订了培养计划,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阿黛勒喜欢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在她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简·爱允许她露一手;针对她算术不太好,简·爱由浅入深、循循诱导,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并且赏罚分明,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简·爱还注重培养阿黛勒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弹琴等。在简·爱的照管下,阿黛勒“很快改掉了任性的举动,变得驯服可教了,取得了合情合理的进步”。简·爱出色的工作,也受到了主人罗切斯特的好评,罗切斯特说“我已经检查过阿黛勒的功课,发现你为她花了很大力气,她并不聪明,也没有什么天分,但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次简·爱还对阿黛勒实施爱的教育。当罗切斯特告诉简·爱阿黛勒的身世时,他原以为简·爱会辞掉工作,没想到简·爱却说:“阿黛勒不应对她母亲和你的过失负责。我很关心她,现在我知道她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父母——被她的母亲抛弃,而又不被你承认,先生,我会比以前更疼爱她。我怎么可能喜欢富贵人家一个讨厌家庭教师的娇惯的宠儿,而不喜欢像朋友一样对待她的孤苦无依的小孤儿呢?”之后,简·爱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她更多的关心和赏识,使她成为一位既受到良好的教育又阳光的女孩子。
三、结语
家庭教育在《简·爱》这部经典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会产生久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这部经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黄源深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8.
[2]丁立福.浅析简·爱反抗性格之形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3]黄小芮.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2012.10.
[4]汪正平.简·爱的心路和情路历程心理原型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6.12.
关键词: 《简·爱》 家庭教育 文学影响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著名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虽出身贫寒,相貌平平,生活历尽艰辛,但她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位有智慧、有独立和反抗意识的女性。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了研究,如简·爱的双重性格、简·爱的独立精神、简·爱的反抗意识、简·爱的恋爱观等,然而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始终没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将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整理,通过研究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深化我们对小说的理解。
家庭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则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首先是培养性的教育。由父母在家庭环境中通过诱导、感化、示范、训练等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的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子女的许多个性品格和行为习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分为两种:里德家的家庭教育及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
一、里德家的家庭教育
里德家的家庭成员包括里德先生、里德太太、两个女儿伊丽莎、乔治亚娜和一个儿子约翰,可怜的简·爱由于父母过早去世,从小被收养在里德舅舅家。由于舅舅里德较早地离开了人世,故里德太太便是一家之主,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从一开始,里德太太对简·爱与对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不一样的,她把简·爱当做佣人一样对待,对她实施的是“惩罚性”的教育方式:当简·爱与她的孩子有矛盾时,里德太太“恩准我不必同他们坐在一起了,说是她很遗憾,不得不让我独个儿在一旁待着”。又有一次约翰用书打中了简·爱,她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这时简·爱说:“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你是个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听到这,他“直冲过来,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他把简·爱打得“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时简·爱不再畏惧,而发疯似的同他对打起来。里德太太得知情况后,说:“带她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那房间别人是不敢在夜里进的,因为害怕里德先生的鬼魂,而里德太太“多狠心呀,把我一个人关在里面,连支蜡烛也不点。心肠那么狠,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简·爱的悲惨处境、孤独及不被重视,这也造就了她后来的反抗精神。当她的舅母在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怒斥她是一个撒谎而又讨厌的女孩子时,简·爱觉得自己的人格正在遭受无情的践踏,心中的屈辱与愤怒化成铿锵有力的反抗:“我不喜欢你,我恨你。”在罗沃德“慈善”学校,简·爱遭受惩罚、凌辱、甚至挨打,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愈摧弥刚,“要是你对那些强横霸道的人,总是客客气气,说啥听啥,那坏人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天不怕地不怕,非但永远不会改,而且会愈变愈坏。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肯定得这样,狠到可以教训那个打我们的人再也不这样干了”。这些话正是简·爱反抗性格的进一步深化。当简·爱来到罗切斯特先生的桑菲尔德庄园做一名家庭教师后,她以自身的魅力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他们相爱了。这显然是对等级森严的资产阶级门第观念的挑战和反抗,简·爱的反抗性格也日趋成熟。
里德太太对自己的孩子则采用“溺爱式”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在约翰身上尤其得到体现。约翰是个“十四岁的小学生,他长得又大又胖,但肤色灰暗,一副病态。还喜欢暴饮暴食,落得个肝火很旺,目光迟钝,两颊松弛。这阵子,他本该待在学校里,可是他妈把他领了回来,住上—两个月,说是因为‘身体虚弱’。但他的老师迈尔斯先生却断言,要是家里少送些糕点糖果去,他会什么都很好的。做母亲的心里却讨厌这么刻薄的话,而倾向于一种更随和的想法,认为约翰是过于用功,或许还因为想家,才弄得那么面色蜡黄的”。面对约翰的恐吓和欺侮,简·爱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站在她一边而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至于约翰,由于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因此,他什么坏事都干:捻断鸽子的头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采摘温室中的葡萄,掐断暖房上等花木的嫩芽。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皮肤黝黑像他而破口大骂。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但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他在一批坏男女中厮混,糟蹋了身体,荡光了家产,负了债,坐了牢。他母亲两次把他弄出来,但他一出来便又找到了老相识,恢复了旧习气。他的脑子不大健全,那些同他相处的无赖,不择手段地欺骗他。而他母亲的财产早已被他挥霍掉了很多。随后约翰在伦敦住所去世了,天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这种宠爱的“溺爱型”教育方式,过分保护、过分放任约翰,结果毁了约翰的一生。
二、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
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育体现在罗切斯特及简·爱对阿黛勒的教育方面。阿黛勒是一位法国歌剧女郎的私生女,但阿黛勒的妈妈一口咬定她是罗切斯特的女儿,虽然罗切斯特不承认自己有抚养阿黛勒的义务,因为他不是她的父亲。但一听到阿黛勒的妈妈穷困潦倒,罗切斯特“便把这个可怜虫带出了巴黎的泥坑,转移到这里,让她在英国乡间花园健康的土壤中,干干净净地成长”。罗切斯特对她宠爱有加,尽可能满足她的愿望,每次外出归来,总是给她买许多礼物,以至于孩子“由于过分溺爱,有时显得倔强任性”不得不请家庭教师教育她。简·爱作为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她意识到“她十足是个孩子,大约七八岁,个头瘦小,脸色苍白,五官很小,一头累赘的卷发直披到腰上”。还有她“相当听话,虽然不大肯用功。对任何正儿八经的事她都不习惯。觉得一开始就给她过多限制是不明智的。她没有非凡的才能,没有个性特色,没有那种使她稍稍超出一般儿童水平的特殊情趣,不过也没有使她居于常人之下的缺陷和恶习”。面对这样的学生,简·爱一开始就制订了培养计划,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阿黛勒喜欢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在她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简·爱允许她露一手;针对她算术不太好,简·爱由浅入深、循循诱导,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并且赏罚分明,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简·爱还注重培养阿黛勒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弹琴等。在简·爱的照管下,阿黛勒“很快改掉了任性的举动,变得驯服可教了,取得了合情合理的进步”。简·爱出色的工作,也受到了主人罗切斯特的好评,罗切斯特说“我已经检查过阿黛勒的功课,发现你为她花了很大力气,她并不聪明,也没有什么天分,但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次简·爱还对阿黛勒实施爱的教育。当罗切斯特告诉简·爱阿黛勒的身世时,他原以为简·爱会辞掉工作,没想到简·爱却说:“阿黛勒不应对她母亲和你的过失负责。我很关心她,现在我知道她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父母——被她的母亲抛弃,而又不被你承认,先生,我会比以前更疼爱她。我怎么可能喜欢富贵人家一个讨厌家庭教师的娇惯的宠儿,而不喜欢像朋友一样对待她的孤苦无依的小孤儿呢?”之后,简·爱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她更多的关心和赏识,使她成为一位既受到良好的教育又阳光的女孩子。
三、结语
家庭教育在《简·爱》这部经典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会产生久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这部经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黄源深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8.
[2]丁立福.浅析简·爱反抗性格之形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3]黄小芮.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2012.10.
[4]汪正平.简·爱的心路和情路历程心理原型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