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心理情感的创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是德育的核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多种教学手段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来实现德育的内化。
  【关键词】《品社》德育目标 教材情感因素 心理情感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9-01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课程,肩负着教育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的德育使命。德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而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又是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使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行之有效的调节方法,引导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心理情感气氛中,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内心共鸣。
  一、联系对比,内化情感
  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道德认识。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将具体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排列,再适当与历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医学等多方面的成就与外国进行比较。如讲四大发明:介绍我国印刷术、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地动仪的发明早于欧洲一千七百多年,圆周率的计算长期在世界遥遥领先,万里长城成为美国宇航员回望地球最明显的建筑物……大量生动具体史事的信息输入和鲜明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耀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历史, 内化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主题交流,深化情感
  为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先进的科技、众多杰出的人物。在教学“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之后,我布置学生分组从“我国古代发明知多少?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知多少?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医学家知多少?”等内容入手,通过网上资料搜索,课内知识融汇,小组合作推选代表发言,上了一堂师生互动的主题交流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系统学习祖国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化了对中华民族的崇敬热爱之情。
  三、形象感染,激发情感
  历史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书写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胸怀、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历经艰辛的郑和下西洋、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完成《本草纲目》、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殉国、谭嗣同变法献身、孙中山领导武装起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古今杰出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彰显出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在不屈不挠的中国人”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些可歌可泣的崇高形象教育感染学生,使之从中汲取营养,形成道德情感。如:为了突出邓世昌不屈的民族气节。我首先用高昂、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渲染邓世昌在致远舰中弹、船身倾斜,弹药将尽的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开足马力向敌舰撞去的情景,传达人物情感,扣动学生心灵,接着让学生观看邓世昌“义不独生”的视频,声情并茂的讲述,历史画卷的再现,突出了邓世昌入水后,曾被随从救起,但当他看到全舰官兵都已英勇牺牲,毅然跳海殉国,临死仍大呼杀敌不绝,悲壮的场景,撼人心魄的人物形象,极大的激起學生的情感共振。
  四、分析评论,升华情感
  帮助学生从众多优秀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上认识一般品质。如:张蘅、祖冲之、李时珍、孔子、邓稼先,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但他们都有一种立志图强,刻苦治学的崇高品质;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孙中山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是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的爱国精英,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而决不屈服。研究这些杰出人物不朽的业绩和献身精神,无不与他们青少年时期就发奋读书,严于律已,形成优良的品质有关。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认识,懂得一个人从青少年起就应该努力发奋,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提炼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探究创造心理情感引发心理共鸣的最优“导火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浓烈的情感体验,以感染内化学生心灵。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3-01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导助教,以导促学,教师导,学生学。导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发展;导学的时机要适时、适度;导学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导而不牵,引而不发。就此可见,引导策略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如果说学生的头脑是炸弹,那么教师“导”就是引线,“导”得
【摘要】秉承“艺术兴学”的办学传统,以艺术教育为平台,在非艺术专业中开设艺术类普及课程。“简笔画训练与应用”成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选修课程之一,它简单易学、应用广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素质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简笔画绘画技能,又能触类旁通的把简笔画应用在学校、生活、公司等领域,如何把训练与应用相结合进行同步教学,是简笔画教学的难点,
【摘要】“和谐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及教学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数学课堂,营造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创造性的课堂,让和谐的音符飘洒数学课堂,进而构建和谐数学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间的和谐互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6-01  众所周知,在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劳技课程,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也就是说,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仅仅是开始。通过初步接触以及了解劳技,促进学生对劳技的亲近和理解,并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事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才是勞技课程的独
【摘要】素质教育呼唤德育教育创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的教育。德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改变方法,提升德育效能。  【关键词】德育 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1-01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向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百年
近年来,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行为。游客的日渐增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环境、资源、安全和健康等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