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思维情境中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矛盾,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质疑,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结论,而且能从中领悟出学的道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问一问:“这个结果你是怎么得到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不仅仅要学生感知到是什么,更要学生明白为什么。
  二、在学习过程回顾中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在迁移训练中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四、在多重训练中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地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要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渗透学法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训练
  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智力活动,如学习生字新词、拟订学习提纲、抓住教材重点、探索学习目标、独立完成练习、进行自我检查等。其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吸收学习信息、组织知识信息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抓住典型范例进行示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孕育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便于从教师的示范中领悟学法、总结学法。
  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付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J].成才之路.2010.
  [2]尹莉萍.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一种能力,而小学语文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尤其是处在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要求更多,这就把小学语文的也读教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通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字】小学语文 阅读 新课程  语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门主力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的进行,教学模式不断变化演进,这就需要
水泥中的s03含量,是国家检测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用重量法测定,时间长、操作难度大,而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水泥中s03含量,时间短、方法简便、易操作.通过实验对比,测
如何将英语单词教学活起来、动起来。那么,我将平时的一些做法经验整理如下:  一、单词呈现方式灵活巧妙多样  1.实物、单词卡片、课件呈现单词。实物、单词卡片及课件是最直接直白向学生呈现单词的方式。学生能一目了然的学习单词,如“desk”“door”“bag”等。如学习“pen”这个单词时,我随手拿起一学生的钢笔,说:“This is a pen”,然后将“pen”重复两遍,学生在听到“pen”这个
谢志江,男,1963年1月出生,湖南湘乡人,工学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本科毕业后,先后在重庆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专业委员会
中职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宗旨。但在实践的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体现为英语教学缺乏
【摘要】从2011年开始,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考试分别进行笔试与听力会话测试。其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50分)的10%。口语考试的加入,无疑是为了打破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同时促进教师改变教学中重笔试,轻口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真正做到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相对于口语考试这类终结性评价,口语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更能让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倡导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能优化教学过程,激活学生英语积极学习情感,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本文就和谐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进行了探析,围绕自由、平等、民主来创设
目前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上都要不断有所创新。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像、数据、动画、视音频、
亚高山森林林窗可能通过改变冬季雪被格局和生长季水热环境影响林窗内凋落物中半纤维素的分解动态,但目前对此还缺乏研究。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亚高山森林5种典型物种岷江
有效教学是二十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所谓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