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找出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分析网络舆情现状,并利用其特点促进良性传播,从政府、网民、客户端等多主体角度分析,为营造良好信息传播氛围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传播;网络言论
  一、问题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逐渐增加,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从以往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如今依托互联网的各大门户网站、APP等新媒体渠道。新旧媒体的传播方式、媒介渠道不同,导致人们对于媒体的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新媒体拥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其特性散播谣言、影响社会秩序,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在信息化的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得以拓广、接收速度增快,表达个人看法的频率也增加,对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存在有利的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发展给舆情传播带来的有利影响
   (一)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便捷
   2020年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遇到了疫情,新冠肺炎也是百年来影响人类范围最大的一场流行病。在我们国家的防疫防控措施中,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了最新疫情发展情况及重要指示,这也使人民更加了解、遵守最新政策。而在这个特殊期间,新媒体技术维持了民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传达、交流的需求,针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大家也予以配合、沟通,形成良性的舆情传播环境,缓解了疫情时期大家的恐慌情绪,网络舆情规模也达到了一个峰值。新冠疫情中,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当日数据信息,我们也从中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特点及相关规律,这为日后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二)满足受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媒介融合的时代到来,给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手段与渠道,也缩短了找寻娱乐方式的时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一般只有10至15秒的传播时间,满足了大众快节奏的生活,且兼具视听功能。用户可通过抖音平台了解新闻热点,娱乐视频也能在此平台及时传播和扩散,大众在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短视频满足娱乐需要、了解时事。短视频平台在娱乐方式的选择中逐渐获得较大比例,因此一些官方机构也利用短视频平台,通过娱乐的方式传达较为枯燥严肃的内容,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共青团中央在其公众号中建立《青年大学习》专属版块,为爱国爱党人士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途径,建立了独特的话语体系,使民众爱国情感得到宣扬,达到了软文化的硬着陆,更加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三)丰富信息传播途径
   通过互联网载体,多方信息可进行传播、互通,例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的发展。无论是发布权威信息的各大官方主流媒体,还是不同领域的企业公司、社会组织,各方都在通过两微一端提高自身影响力,传播品牌文化。这些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既是社会肌体的延伸,也是媒体传播方式的延伸。通过这些媒介发布报道,容易引起大众的强烈关注并引发广泛讨论,开放的交流平台更容易让人民发表想法、了解时事,同时政府也增强了舆论引导能力与公信力,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新媒体发展给舆情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容易煽动大众情绪
   网络传播环境的丰富变化,使得网络舆情的负面传播也更加迅速,最先传出的信息,在经过不同群体的转发、互动、再加工以后,很有可能推动负面情绪的发酵。例如在新冠疫情初期,部分未经过验证的非官方言论四处传播,人心惶恐,带不良节奏的舆论占领了舆论导向,只有后期正面积极的引导并引发共情传播,才最终消除了负面影响,稳定了群众情绪。通过网络除了传递偶像努力、向上的正能量以外,也会出现一些不良言论,引起平台读者不满,最后导致全网蔓延式对肖战的谩骂与攻击。
   (二)作者素质参差不齐
   各类媒体渠道不断丰富发展,各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获取更多的阅读量与浏览量,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博眼球”手段,例如曾经很火的“震惊体”标题。一般会采用轰动策略,将自身置身于社会事件当中,在文章上运用振动效果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同时采用多重批判的立场,思想输出较为灵活。往往会将一些普通的事件通过言语放大,甚至引起群众的恐慌。
   (三)真实性有待考量
   公众容易根据自身已有的成见与内容产生共鸣、盲目从众、产生代入感,部分主体以此来利用公众的舆论成见引发社会讨论,但同時容易忽略到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言人,真假不明的信息充斥了各个角落,究其根本,在于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热点在网络中更易扩散、过度解读,而在这过程中,真相可能需要多方挖掘,一些媒体却因为追求速度、获得点击率,抢占所谓的“头版头条”而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事实。
  四、营造良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议
   (一)政府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部门可以将新媒体作为普法工具,合理利用网络渠道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在部分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当中,可以“蹭热度”式的提供一些基础法律常识讲解,并利用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恰当推送相关案件,科普法律知识。关于网络谣言,有部分学者认为,指的是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捏造信息以及对既有事实传播失去真实性的信息。这类信息根据大众关注的痛点问题进行故意捏造,并夸大部分事实内容。这容易左右部分网民的思考判断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不良现象。
   (二)网民自身需提高辨别能力
   基于我国网民数量基数的庞大,很多评论、转载都是盲目且失真的,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会使得一些好事者对一些未鉴别真实性及具有一定煽动性的信息进行传播,而部分网民会下意识的认同多人传播的信息,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破坏舆论环境。因此网民自身在接收各类信息的同时,还需加强警惕,丰富法律知识,对时事新闻加以主观性去理解、评论。
   (三)各大网络客户端需加强筛选
   各部门间需明确权利范围,加强管控,梳理各组织架构,针对大众关心度高的热点新闻,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事件,及时进行调查介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在保证公民发表言论权利的同时,与社会主义导向相契合,及时发布并更新权威信息,避免社会舆情在网络环境中失去真实性,并掌握好主流舆论的话语权。致力提高高科技技术对网络信息的监控能力,加大对网络资源的监管能力,针对部分“敏感词汇”进行拦截、审核,维护网络环境的绿色安全。
  五、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当今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从便捷获取信息到丰富深层精神生活,给大众的生活品质带来了很大的提高,也提供了人们言论表达的平台,各类舆论得以快速传播扩散。但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舆情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通过媒体技术获益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辨别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网络信息筛选,为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许明月.媒介融合时代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研究[J].新闻传播.2021(03):45-46.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张显峰.企业都“两微一抖”了,媒体“抖”不“抖”[J].青年记者.2020(28):15.
其他文献
摘 要:法人制度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法人分类模式将直接影响各类法人主体的民事地位、权利能力、行为界限、责任担当等方面。而纵观学界对于法人分类模式的研究,却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对此,笔者在厘清我国法人分类的历史沿革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现行《民法典》中的法人分类模式,探析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之设置,并提出我国法人分类模式完善之展望。  关键词:民法典;法人分类
期刊
摘 要:传统乡土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乡村留守农民呈现出了对法律知识学习不主动、对以法律方式维权不愿意、对法律功能价值不相信的法律信仰危机,其危机产生的原因既有乡土社会变迁过程中留守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法治环境不理想的因素存在。因此应进行实质性普法,规范法律教育体制,建立对法律的初步认知,将乡村留守农民培养成为法律意识较强的新时代农民;应重点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当事人通过改变诉讼请求、变更当事人人数等方式,滥用诉权重复提起诉讼的情况经常发生。这种重复起诉行为不仅会使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大大增加,更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司法权威。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次使用了“民事重复起诉”这一概念,并规定了认定重复起诉的三个要件以及对重复起诉行为的处理方式,明确表示禁止重复起诉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普法宣传还存在注重机关院校市区,忽视个别偏远农村,宣传内容和具体实际结合部紧密,以突击宣传为主,常态化宣传机制建设不够等问题。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学生具有法律宣传规模性优势和时间优势,通过社会实践方式,采取网上网下双结合的方式,在宣传过程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既锻炼了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刑事执行制度是实现法律权威和正义的重要刑事制度。当前,我国刑事执行制度存在操作性不强、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时间滞后、监督手段缺乏力度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国外刑事执行制度的优势,使其符合本土化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在刑事执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以及一些改革措施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刑事执行制度改革与完善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刑事执行制度;改革策略
期刊
摘 要:精准扶贫法治化就是依法保障贫困群众的权利需求,确保贫困群众免于贫困。在现实精准扶贫过程中,由于仍然存在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操作不规范、扶贫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健全贫困群体权利保障机制、建立政府扶贫权力规范机制、完善扶贫立法体系等方面入手,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法治化。  关键词:精准扶贫;法治化;贫困  一、精准扶贫法治化概述   法治是捍卫权利和维护利益的有力武器。精准扶贫的
期刊
摘 要:民事诉讼行为保全作为一项临时性的救济措施,旨在给予申请人预防性的紧急权利保护。2013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了一般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为保全制度。但由于法律规范过于原则,行为保全在启动、审查、担保和救济等方面欠缺具体的规定。为弥补保全制度的不足,建议厘清行为保全的启动条件,丰富行为保全的审查内容,优化审查程序,健全行为保全的担保机制,灵活认定担保数额,构建多方面、系统化的行为保全救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融入怀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把怀化建设成为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建设现代化新怀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红色基因融入怀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研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端正学习态度,确保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重大的理论实践与创新成果,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项,是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树立大国形象地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发资源环境与发展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大瓶颈。只有破解这一难题,才能使得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梦”的良好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   一
期刊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