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度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2009年网络流行语“杯具”为例,从用语的求新求变,时代对新词的影响,网民对网络新词的态度,以及谐音折射出来的不同情感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度及其相关规范问题。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杯具 生命度
  
  网络流行语是最有代表性的网民意见表达,是网络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强的网络语言代表性。本文以2009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杯具”为例,借助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检索,并进行删选归类和整合,进而描述和分析,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度及其相关规范问题。
  “杯具”以“悲剧”的身份流行,源于易中天教授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发出的感叹“悲剧啊!”。“悲剧”产生喜剧效果,随即被无数网友争相效仿。但错别字形式的“杯具”等同于“悲剧”成为年轻人常用的调侃词,似乎还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事情。
  一、网络流行语中“杯具”的发展及现状
  “杯具”原指盛液体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便成为网络流行语,代替了“悲剧”一词,风靡各大论坛,并发展出庞大的“杯具”家族。资深论坛版主曾对媒体透露称,“杯具”的创意灵感来自易中天《百家讲坛》图片,但句式模板则来自张爱玲的一句名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们最早看到的与“悲剧”相关的“杯具”,出自“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杯具”走红的最大动力,在于它适用范围很广。如同此前流行的“囧”字,网民们无论考试失败、恋爱受挫还是工作压力大,今天摔跤了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负面事情,都可用“杯具”一词来形容。此外,“杯具”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特性,更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比如“杯具地喝汤,被烫了”,在网上可就是一语双关了。与“囧”相似,“杯具”也带有自嘲的成分,而且故意写成了错别字“杯具”,看上去较之传统的“悲剧”似乎不那么深刻。如果说“我是一个悲剧”带着一种真实的绝望感,那么“我是一个杯具”就更多是一种玩笑。
  “杯具”一词,词性多变,有形容词和名词的双重词义,主观地表达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些方面的不满,主要是靠意会,一般戏谑的意味较浓。用作形容词的时候,比如“楼主你杯具了”,而用作名词的时候,可以说“坐看杯具的诞生”。
  “杯具”的走红并不孤单,以“杯具”为核心,越来越多的谐音词诞生并风靡网络。如“洗具”等于“喜剧”,“餐具”等于“惨剧”,“茶具”等于“差距”等等,“杯具”家族正在不断壮大,逐步超越红极一时的“贾君鹏家族”,令“杯具”文化发扬光大。
  “杯具派”渐成主流,各种版本和各种经典语录蔓延在各个角落,终极版更能证实这一系列词的主流地位:
  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具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默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是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二、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
  以“杯具”为例的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流行语,在短短的时间里,不仅改变了广大网友的网络生活,而且也日益影响着现实生活。为什么网络语言具有如此魅力呢?从一个社会流行的新词语可以清晰地洞悉当时社会发展的脉络。对网络词语来说,也不例外。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它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它对社会的发展又有应变性。网络词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心理的映射。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时代车轮前进的印记,它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也将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网络流行语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网络早已强势地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现实社会千纠万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有别于现实社会的是,匿名的网络虚拟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巨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重要的社会资源如信息、话语权、影响力、注意力等被人类重新分配,网络文化成为了夺目耀眼的风景。作为信息传播最快捷、最广泛、最方便的一种方式,网络越来越多地主导了舆论的方向。网络流行语就好比是一个网络接头暗号、一种文化标签,成为公众语文生活的一个新特点。凭着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理解和运用,网民们在网上网下相互引为同道或同好,获得心领神会的默契和认同。“杯具party”的形成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例如“今天一大早去赶公交,竟然没赶上,真是杯具啊!”这些被记忆并广泛流行的语词和句子中,蕴含着大众的爱憎和喜悲,并逐渐变成一种民族的公共记忆。
  (二)网络流行语是网民群体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呼唤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时尚的标志,更是一种群体身份的认同。网络语言的标新立异和所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折射出网民群体企望被社会承认、理解,以及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网民们普遍年轻化,主要是大学生、中学生、白领、技术人员等;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更富有创造性,喜欢追新求异。网络语言超越传统语言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在构词上任意搭配、随意组合,创造出许多规范词语中没有的先例。“杯具”的盛行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既新奇又有形象性,很容易让我们接受,并迅速流行开来。
  “网络流行语”的活跃与生动,展示着一种“为快乐而生活”的主张,也成为网民表达自我叛逆、寻找娱乐的媒介和工具。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这种没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实时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流行语”,使其一直具有旺盛生命力。
  (三)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的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轻人,尤其是20岁以下的学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习惯于模仿老师、家长、同学的行为。在网络交流上,他们会模仿使用别人的新颖有趣的表达形式,网络新词一旦受到网民们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词语,“杯具党”的火爆流行就说明了这点。这些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的体现。这种从众行为的实施,一方面因为网络语言新颖别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另一方面,是网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网民群体的需要。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从以上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部分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有着很多特点:直观幽默风趣、富有创造性、形象生动简洁等。通过对“杯具”词族的研究,本文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两点:
  (一)生动传神,诙谐幽默
  一是新造网络语言的新奇色彩,二是符号网络语言的眉目传情。网络语言中的大多数表达方式都是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但为什么要费尽心力地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呢?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在《社会语境中研究语言》中曾指出语境等级或层次与年龄层次有着重要的联系,现在的网民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思维比较活跃,言语新潮,同时又喜欢幽默俏皮的交流方式。他们所使用的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的才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语言所制造出的幽默诙谐的气氛来打破传统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平庸和枯燥。例如“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装它的是餐具。”具有很强的冷嘲意味。
  (二)求新求异
  求新求异是网民的基本文化心理特征,这是网络新词频出和特征新异的重要原因。“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形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在自由度更大的网络虚拟空间内,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被放大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网络写手‘语不惊人死不休’。”(刁晏斌,2008)。网络语言不仅代表了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
  网络语言的修辞方式主要有谐音、缩略、图示等等,而“杯具”的走红就是谐音的结果。谐音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它是指在语言应用的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言特点表达丰富、隐晦或曲折的意义,从而形成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语言应用的角度看,它属于修辞方面的语音应用,其目的是语言表达者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进而有效地透露信息、传达感情。通过谐音转换,新词可以表达原词所不具备的意味,增加语言的艺术情趣,形成义在音外、义在形外的修辞效果。谐音本质上是一种同音替代关系,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开发和运用。谐音修辞在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比如“886(拜拜喽)”“8错(不错)”“稀饭(喜欢)”“油菜花(有才华)”等。谐音修辞在网络语言中的大量运用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群体的心理密切相关。“杯具洗具”就能很好地阐释当今社会现状下群体的自我调侃,例如“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
  四、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度
  据调查,我国网民以年轻人为主,其中18~38岁的网名占了网民总数的60%左右,平均年龄27岁左右,学历大多为专科或者本科及以上,收入则以中高收入为主。这样一大群在年龄、学历、收入、地位上均占优势的新一代,在网络交流中自然更容易流露出智慧的火花,能更广泛地传播网络流行语,但是这些流行语的生命度似乎都很短暂,就像“杯具家族”逐步超越“贾君鹏家族”一样,广大网民们不断地给这个家族添加新的成员,到最后就形成了以“杯具”为核心的“杯具”词族。“不稳定性”是新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新词语可能会继续、频繁地被人们使用,逐渐成为人们熟知的词语,甚至可能成为固有词语,如“谷歌”“八荣八耻”等;有些则不为人们经常使用而逐渐退出语言领域。我们以“杯具XX年”为关键词运用百度搜索引擎展开搜索,可以得到以下图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杯具”一词的使用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不管是网络语言使用度还是媒体关注度。截至2010年5月底,以“杯具”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检索,得到38,700,000篇,这与我们2005年在百度检索到的1,390,000篇相比,增加了37,310,000篇。相较于网络媒体的“杯具”热,传统媒体也经常用“杯具”一词来表现事情的无奈。
  “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不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语言是而且只能是一种社会现象。”(陈原,2000)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自身鲜明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习惯以“规范”的标准的心态要求汉语既纯洁又健康。用几十年前的规范标准去限制约束不同语体的汉语,如同削足适履。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交流本质上应该属于口语语体交流。口语交流的随意性、个性化、交互性、多变性在网语中同样有着充分的表现,这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流行语。流行语的出现往往是社会热点现象的反映,而那些网络言语变体也遵循着汉语言的结构规则。我们认为,规范网络流行语的方式可以是:第一,定期编辑新词语词典,增加有意义的新词,删除不再流行或已消失的词语;第二,增强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引导网民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注意交际语境;第三,对英文单词的翻译需规范化,由权威部门统一审定、规范词语的翻译,使现代汉语更好地吸收外来语。
  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总体上说是一个民族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是语言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新词语的流行一般经历初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从收集研究,到推广、编入教材和词典,必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杯具”词族能否编入词典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五、结语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曾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存在即合理”,我们应正确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以此来促进语言健康发展并保护网友的话语权利,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
  
  (本文为盐城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09YCKW026。)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M].北京:五十
  年代出版社,1953.
  [2]杜晋华.雷词爆发2008 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N].中国青年报,
  2008-07-21.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组.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张会娟.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网民心理的体现[J].理论学刊,
  2006,(11).
  [5]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祁伟.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2,(3).
  [7]陈思和.从文化多层面看“新词汇”[N].文汇报,2007-08-30.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武荣强 江苏盐城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22400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义突转型短信通常通过衬跌辞格的使用,使其语义发生突然转变,前后语义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本文就衬跌辞格在这类短信中的表现形式、运作机制、修辞效果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短信 语义突转型 衬跌 辞格    在众多手机短信中,有一类短信被学界冠以“语义突转型短信”。这类短信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使用衬跌辞格,使得短信在语义的组合层面上,前后之间发生出人意料的突然变化,即在一
期刊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较接近原意的,但却是对“莫须有”的一种“意译”,而不是“直译”,它给人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也许”和“莫须”毕竟不是同义的,也看不出两者的词义联系;
期刊
摘 要:说话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选用语码转换来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及心理动机的顺应,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运用顺应论,结合具体语料对语码转换进行解释,由此阐明语码转换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及认知心理过程,从而揭示语码转换的认知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认知心理模型图。  关键词:语码转换 顺应论 认知心理机制 认知心理模型    一、引言  社
期刊
在交际中,凡是已经在话语中出现了的就是显性话语,而在话语中没有出现的则是潜性话语,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之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的但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语言的一个完整概念应是:“语言=潜语言+显语言”。显语言中的显词是在我们观察它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词。对于观察者来说是一个经验的事实。本文的语料来源为通过网络检索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词新语。下面试以新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就《三国演义》中一段祭文从微观的评价语言角度和宏观的评价韵律角度阐述了其文体的评价特征及其体现的文体效果。祭文的文体评价特征受语境因素驱动,语境制约着祭文文体的评价特征。  关键词:祭文 文体 评价 语境    祭文也叫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的对死者表示哀悼与敬意的文章,主要追述死者生平、对死者做出评价、表达追悼者的感情和态度(张建,2008)。可见,祭文蕴含着评价。Martin评价理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借用语料库对英汉动词“gain/获得”的词块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造成“gain/获得”词块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认知缘由。研究发现:“gain/获得”词块均表现出[±连续性]、[+抽象性]、[+心理现实性]的特征;“gain”词块大多对动词进行抽象,结构多变,语义呈隐形义和错综义,“获得”词块大多对宾语进行抽象,结构统一,语义呈显性义和积极义;“gain”词块的概念整合
期刊
摘 要:汉语离合词在语法特点上与短语类似,在人脑中离合词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否也类似于短语,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区分高频、低频离合词,从语素粘着性角度,通过视觉词汇/短语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实验,比较了原式离合词与短语在人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发现:1.反应时:离合词为高频时受语素粘着性影响,低频时则不然;2.ERP:离合词为高频时仅P2a(
期刊
摘 要:“晒×”类词是如今汉语中新词新语的代表之一。自其出现以来,对“晒×”这一形式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其新义的解释、源头的探究以及其词语内部结构修辞的分析。虽也有若干涉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未能抓住社会心理对“晒×”形式使用范围变化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以往对“晒×”的研究成果,着重关注社会心理对“晒×”形式使用范围变化的影响,以此探讨现代汉语中新词新语所体现出的文化深意。  关键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从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变化来考查社会的变化。建国以来共召开过十届党代会,前四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召开的,后六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召开的。在前四届的主题报告中,“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而在后六届的主题报告中,“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六个词的词频变化与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是一致的。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收”字的动词义项分别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和历史发展,并对“收”的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收 概念要素 词义系统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一文,从“投”的基本意义入手,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词典》中“投”的动词义项(核心要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