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安阳县吕村镇农村体育现状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农民的身心健康状况、场地器材条件和农民体育活动的自主性以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农村体育现实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农村体育 现状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中吕村等5个行政村为例进行吕村镇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农村体育和新农村体育建设相关的文章,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对吕村镇5个行政村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为93.2%。
3.数理统计法。对吕村镇5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处理,以得出最科学的调查结果。
二、研究結果与分析
(一)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
1.生活性。吕村镇农村体育运动长久弥漫于生活之中却又处于人们的视野之外,融入了日常生活。在农村日常的生活劳作中就自然而然的发展了与劳动、生活相关的一系列体育运动。这些运动与农村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2.本土性。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本土的地理条件分不开。吕村镇的武术运动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紧密相关,是以当地的河南武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3.自由性。由于吕村镇农村体育项目的产生于发展依附于当地传统生活和劳作,与现代体育运动相比技术含量不高,规则比较少,在活动时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4.开放性。吕村镇农村体育运动项目的起点比较低,在游戏中还可以学习到不少的劳动技能,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对游戏者限制不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二)吕村镇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认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认识的水平及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认识水平和了解程度。通过调查表明,吕村镇广大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总体偏低,仅有少部分农民对我国全民健身的战略意义有所了解,并且这部分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意义了解得非常肤浅,更严重的是还有大部分的居民对健身的意义的理解根本不正确。此外大半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因此产生了既然身体是健康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错误观点。
2.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最重要的基层文化建设。目前吕村镇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体育的认识有偏差。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生活教育。然而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不懂体育能带来快乐,能促进健康,能强健体魄,对体育内在的价值无法认识。
3.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薄弱。体育文化得益于体育实践的形式来实现,体育实践必须依靠一定的体育硬件设施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才能顺利进行。而农村体育场地甚少,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的8.1%,共有66446个场地。中国农村人口有9亿,平均1.4万人中才有一个场地,此外,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少且质量较差。这种情况表现在吕村镇则更加严重,全镇没有一个标准体育场地,仅有一些附属于中小学校的落后的教学用场地。
4.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缺少强有力的组织系统。虽然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要把体育、文化、卫生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吕村镇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从村、乡(镇)两级都没有专门的组织和必要的工作人员,没有基层领导的领导和重视,更没有必须的专项经费投入保证,还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体育文化活动处于半瘫痪状态,农民直接接触到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娱乐等活动极少。
5.青壮年流动频繁,主体力量削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2亿的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成为时尚。据查询,吕村镇目前有近3万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农民,这些在外流动打工的农民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仍需要家中“留守”劳动力负责,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
(三)发展对策。
1.规划和制定农村切实可行的体育发展目标,根据农村居民共同的目的和兴趣自愿组成各种体育组织,以现有的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进行组织管理,经常开展民间休闲体育项目活动。
2.吕村镇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体育运动环境。
3.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和力量,开办各种俱乐部,聚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
4.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改变原有的不科学的体育认识,为广大农村居民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动员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是:生活性、本土性、自由性、开放性。
2.吕村镇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体育文化建设落后;体育文化发展基础薄弱;体育文化建设缺少组织系统;青壮年流动频繁。
3.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发展还缺少针对性的对策,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二)建议。
由于时间和资金等问题,本文仅对吕村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安阳县农村体育的发展情况,希望后续研究者对其它镇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编辑 郑云东)
关键词 农村体育 现状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中吕村等5个行政村为例进行吕村镇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农村体育和新农村体育建设相关的文章,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对吕村镇5个行政村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为93.2%。
3.数理统计法。对吕村镇5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处理,以得出最科学的调查结果。
二、研究結果与分析
(一)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
1.生活性。吕村镇农村体育运动长久弥漫于生活之中却又处于人们的视野之外,融入了日常生活。在农村日常的生活劳作中就自然而然的发展了与劳动、生活相关的一系列体育运动。这些运动与农村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2.本土性。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本土的地理条件分不开。吕村镇的武术运动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紧密相关,是以当地的河南武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3.自由性。由于吕村镇农村体育项目的产生于发展依附于当地传统生活和劳作,与现代体育运动相比技术含量不高,规则比较少,在活动时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4.开放性。吕村镇农村体育运动项目的起点比较低,在游戏中还可以学习到不少的劳动技能,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对游戏者限制不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二)吕村镇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认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认识的水平及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认识水平和了解程度。通过调查表明,吕村镇广大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总体偏低,仅有少部分农民对我国全民健身的战略意义有所了解,并且这部分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意义了解得非常肤浅,更严重的是还有大部分的居民对健身的意义的理解根本不正确。此外大半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因此产生了既然身体是健康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错误观点。
2.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最重要的基层文化建设。目前吕村镇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体育的认识有偏差。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生活教育。然而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不懂体育能带来快乐,能促进健康,能强健体魄,对体育内在的价值无法认识。
3.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薄弱。体育文化得益于体育实践的形式来实现,体育实践必须依靠一定的体育硬件设施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才能顺利进行。而农村体育场地甚少,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的8.1%,共有66446个场地。中国农村人口有9亿,平均1.4万人中才有一个场地,此外,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少且质量较差。这种情况表现在吕村镇则更加严重,全镇没有一个标准体育场地,仅有一些附属于中小学校的落后的教学用场地。
4.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缺少强有力的组织系统。虽然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要把体育、文化、卫生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吕村镇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从村、乡(镇)两级都没有专门的组织和必要的工作人员,没有基层领导的领导和重视,更没有必须的专项经费投入保证,还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体育文化活动处于半瘫痪状态,农民直接接触到的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娱乐等活动极少。
5.青壮年流动频繁,主体力量削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2亿的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成为时尚。据查询,吕村镇目前有近3万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农民,这些在外流动打工的农民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仍需要家中“留守”劳动力负责,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
(三)发展对策。
1.规划和制定农村切实可行的体育发展目标,根据农村居民共同的目的和兴趣自愿组成各种体育组织,以现有的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依托进行组织管理,经常开展民间休闲体育项目活动。
2.吕村镇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体育运动环境。
3.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和力量,开办各种俱乐部,聚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
4.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改变原有的不科学的体育认识,为广大农村居民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动员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是:生活性、本土性、自由性、开放性。
2.吕村镇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体育文化建设落后;体育文化发展基础薄弱;体育文化建设缺少组织系统;青壮年流动频繁。
3.吕村镇农村体育的发展还缺少针对性的对策,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二)建议。
由于时间和资金等问题,本文仅对吕村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安阳县农村体育的发展情况,希望后续研究者对其它镇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编辑 郑云东)